庭审你敢这样说,法官一定打断你!
庭审时,为什么律师发言,很少被法官打断。而当事人发言,容易被法官打断,而且还不止一、两次。难道律师就有特权吗?当然不是。
有些当事人庭审发言,屡屡被打断,往往是他们庭审说的内容不适合,引起了法官的注意,甚至是抵触、反感,并非是法官有意刁难。
庭审中出现以下情况,法官通常都会打断发言。只要你敢这样说,法官一定会打断。
第一种,当事人不礼貌插话,打断正在进行的法律程序。众所周知,法庭由法官主持,当事人配合庭审环节发言。
比如,在法庭调查环节,法官会让原告出示证据,并说明每份证据所证明内容、目的。等原告发言完,法官会让被告发言,对原告证据提出质证意见,对证据的三性发表意见。
但有些被告容易“上头”、激动,听到对方说证明了什么事实时,就插话打断对方的发言,开始滔滔不绝地反驳。这时,法官一定会打断被告的发言,告知等对方说完,被告才能发言。
第二种,当事人多次重复发言。有的当事人怕法官听不进去,为了多次强调,会多次重复发言,可是,庭审时间非常宝贵,如今案多人少的局面让不少法官不堪重负,哪有时间允许当事人一次次地重复。
当事人翻来覆去地说着一样的观点,法官势必会打断他们发言,提醒他们不必重复,庭审说过的,已经记录在案了。
第三种,发表与本案无关的内容。有些当事人口才不错,说话不停顿,跟发射子弹一样,一连串说个不停,可缺乏法律专业知识,十句里八句都是跟案件无关的,没有围绕案件的争议焦点展开,
看着当事人说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考虑到时间宝贵,庭审效果,法官一定会打断他们的发言。
当然,个别律师运用辩论技巧,答非所问,刻意避开关键性问题,试图带着法官、对方当事人“游花园”,也会遭到法官的当庭打断。
第四种,过于情绪化的发言,甚至发表人身攻击、侮辱性的内容。有的案件,当事人结怨很深,即便到了法庭,大家火药味都很浓,没说上几个回合就开始说很难听的话,侮辱、攻击对方。
对这类发言,法官会第一时间制止。当然,当事人有点情绪,法官都是能理解的,毕竟,法律不可能要求人人是情绪管理大师。但有些过激语言,已上升到人身攻击,法官一定会打断、制止。
第五种、询问证人时的诱导性发问。何为诱导性,比如法官要查明谁把张三打死了。一方当事人询问证人,“你那天在什么地方看见李四把人打死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封闭性的问题,不管证人如何回答,都间接承认了李四是杀人犯。当事人用暗示性、引诱证人按自己意图作答的发言,法官是会打断、制止的。
以上这几种情况,你敢在庭审这样说,法官恐怕真会打断你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