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富汗为什么叫做“帝国坟场”

计白当黑 历史D学堂 2021-08-31

作者: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这样一个国家,它多次击退入侵强敌,展现出非同一般的韧性,而入侵者不但损兵折将,还损失惨重,甚至走向了衰落。人们把这个不好惹的国家叫做“帝国坟场”,这既是对这个国家的致敬,也是对入侵者的哀悼。它就是中亚小国阿富汗。


  • 天时:我的地盘我做主


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双方武力的简单加减,而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面积64.75万平方公里,人口3680万人,2018年全国GDP总额193.63亿美元,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上图_ 标注处为 阿富汗位置所在



相传张骞凿空西域时,西行的终点位于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首府马扎里沙里夫以西23公里的“蓝氏城”。公元399年,东晋高僧法显前往印度求法,途经帕米尔高原时感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可见当时阿富汗的荒凉。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阿富汗逐渐成为丝路沿线重要国家。公元628年,唐朝高僧玄奘再度西行取经,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这番景象显然和法显见到的有所不同,以丝绸之路为纽带,阿富汗的农业、畜牧业和经贸有了长足的进步。阿富汗成了连接中国、印度和西亚的枢纽,有“文明的十字路口”之誉。



上图_ 萨珊王朝或萨桑王朝,也称波斯第二帝国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阿富汗的价值吸引了大国关注的目光。在历史上,它先后被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沙皇帝国、蒙古帝国和大唐帝国等侵略、占领或控制,在近现代,英国、前苏联和美国纷纷涉足阿富汗,结果无一例外的铩羽而归。阿富汗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不仅是众多大国觊觎的对象,也是当地人民捍卫的目标。

究其原因,阿富汗占据着“天时”的优势。当地长期遭到异族侵害,人民保留了反抗对手的传统,并且这些人熟识阿富汗的情况,主场作战自然占据着优势。阿富汗有99%的人是穆斯林,主要由逊尼派和什叶派组成,同为伊斯兰国家的伊朗和巴基斯坦不会坐视教众的遭殃,因此,阿富汗并不是一个人在战争。

在战术上,阿富汗人民深谙游击战精髓,该出手时就出手,频频获胜。当大国来到当地,往往陷入游击战的困境,就连装备精良的现代美军也束手无策。打击塔利班的战争已经结束六年,美军仍然在当地驻军1.4万,真是流水的帝国,铁打的阿富汗。纷繁的形势给阿富汗提供了庇护,为“帝国坟场”营造了有利的氛围的环境。



上图_ 塔利班 成员



  • 地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阿富汗之所以能够逆袭强敌,是因为“地利”发挥着作用。它不但是中亚和南亚的交汇处,又是东亚和西亚的中转场,有“亚洲心脏”之称。山地高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5,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全国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南到西北斜贯。

当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仅240毫米。在冬季,北部地区的气温降至-30℃以下。在夏季,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气温高达49℃.严酷的气候环境,磨砺了阿富汗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国家遭到侵扰之际,阿富汗人通常可以顶住压力,坚持战斗。



上图_ 阿富汗地图



境内多山塑造了阿富汗特有的社会结构。全国散布着398个部落,它们自成体系,相对独立,操纵部落的长老拥有巨大的威望和声誉,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权威,部落成员对长老的忠诚度远高于国家领袖。现代流行的行政制度显然不符合阿富汗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当地人的抵制和反感,所以阿富汗国家影响力明显低于部落凝聚力。

侵入阿富汗的国家自以为占领意味着统治,此举引起众多部落不满,揭竿而起,四处出击,占领军疲于应付,后勤受限,压力骤增,陷入了阿版“人民战争”。而占领军与各部落之间政治见解各不相同,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反抗的枪声始终没有平息。

第一次英阿战争中,英军和一个部落达成了缴械撤军协议,在撤退途中遭到没有参与谈判的其他部落袭击,仅有一位身受重伤的军医跑回贾拉拉巴德,通报了1.6万英国军民葬身阿富汗的消息,可见阿富汗部落战斗力之强,政治形势之复杂。“地利”孕育出阿富汗独特的社会结构,是对抗强敌的主要支柱。



上图_ 第一次英阿战争,在1839年爆发,1842年结束



  • 人和:山高人为峰


人的因素在战争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阿富汗也不例外。在人口结构中,全国人口中,普什图人占40%,塔吉克人占25%,还有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等20多个少数民族。而普什图族以彪悍骁勇和质朴坦率著称。

十二世纪时,普什图人分布在巴基斯坦中部和伊朗东部的苏莱曼山脉一带,后来逐渐向北部和西部发展,来到了现今的阿富汗。头戴着“龙格”头巾或“拉赫乞那”小白帽的普什图人,保留着部落制传统,全国有约60个部落。普什图男子以崇尚武力和拥有武器为荣,当男孩出生时,家人会鸣枪庆祝,以示战士的诞生。他们以对抗莫卧儿王朝的著名诗人啥尔汗·哈塔克为榜样,认为普什图的男人应该文武全才。在尚武精神的感染下,普什图人有复仇的习俗,有时仇杀可以家族和部落之间延续几代人。



上图_ 1979年苏联阿富汗战争 游走在山区的阿富汗游击队士兵



1747年,普什图人阿赫马德·沙阿建立了以坎大哈为首都的阿富汗王国,在随后的三次抗英战争中,普什图人表现出英勇顽强和好战坚韧的精神。普什图人是整个阿富汗反抗力量的缩影,在他们的带领下,对抗外来之敌的枪声此起彼伏。

在抗苏战争中,阿富汗北部和南部活跃着六支武装力量,其中有三支是普什图族的势力。正因普什图人的突出表现,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恩格斯称赞普什图人是“勇敢、刚毅和爱好自由的人民”。普什图人为踏入“帝国坟场”的敌人,撰写了恶梦连连的墓志铭。



上图_ 1979年苏联阿富汗战争 在摆弄着武器的阿富汗儿童



《孙膑兵法·月战》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阿富汗地处亚洲中心,控制了它,就能掌握战略主动权。事实上,每一个踏入阿富汗的帝国只看到了它的表象,并未了解它的本质。阿富汗生存在两大文明古国之间,又能硬挺过外敌的屡次来犯,正是天时、地利和人和左右着战争的结局,“帝国坟场”果然名不虚传。

参考资料:
【1】《阿富汗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墓”?英美苏都拿它没办法》 潘前芝
【2】《阿富汗最大的民族——普什图人》 蒋志强

更多精彩 点击观阅

1.200多年前工业革命,美国如何突破英国的技术封锁,成为新霸主

2.志在中兴唐朝的唐德宗,为何成为王安石欧阳修眼中的昏君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大学堂】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说,历史领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你“在看”了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