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拔尖课堂 2024-03-18


出 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又名《凉州曲》,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边塞诗杰作,旨在写征人守边艰苦。诗的前二句,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奠定了慷慨悲壮的基调。三四句抒情,写尽边地生活的寂寞凄凉,寄托着诗人对征人遭遇的深切同情,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注释: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八尺。

羌笛:直吹管乐器,出自羌族,故名。

杨柳:指乐府《横吹曲》中《折杨柳》。曲调哀愁。

玉门关:汉代关名,在今甘肃敦煌。 


译文:

黄河遥远地伸向白云之端,一片孤城屹立在万仞高山。奏出《折杨柳》的羌笛何必声声哀怨,春风本来就吹不到荒冷的边关。


赏析:

《出塞》又题作《凉州曲》。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在地。这首诗像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感受西北边疆的阔美。

 

诗的前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起得突兀,接得有力。使人立即想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奔涌的黄河与浮动的白云相映衬,此时的诗人全神贯注,感受到的是空旷但绝没有寂寞的美景享受。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目光稍移,诗人看到的是天地间其他的景物。“一片孤城万仞山”。城是“孤”的,是“一片”,山是险的,高达万仞。山的高,则更显出城的小,“山”与“城”的对比,更显现出了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

 

后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谓你们何必借《折杨柳》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凉与寒冷和征人的怨情,情调由豪壮转为忧伤。但是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凉与寒冷,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戌守边疆将士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戌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并且情景交融,运用暗喻的手法委婉地批判了当朝统治者,也表达了诗人对戌边士兵的同情。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