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 | 日子像梁,上面挂满了篮子

2016-07-23 叶倾城等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小提示:在微信最新版本中点开“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公众号,设置“置顶公众号”,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更新。


插画|向朝辉


日子像梁,上面挂满了篮子

文|叶倾城


他老了,齿缺发秃,有时候不记得眼下的事,有时候会忘记身边的人——老伴早逝,保姆来来去去,分不清脸容和名字也正常。旧房子拆迁,他不得不搬离,住过一段时间养老院,最后又回到儿女身边,随身只有一个瘪瘪的行李袋。


小孙女好奇地翻一翻,衣物很少,剩下的全是纸:毕业证等各种证件的内瓤,一寸证件照——他说那是他平生第一次照相,有与老伴的合影,是黑白的,边上还剪出美丽的花边,当然也有最后一张全家福。来往信件,有些已经薄脆得半透明,一抖瑟瑟响,有些连信封都留着,上面还贴着古老的八分钱邮票,图案是中国民居。


他也蹲下身,跟孙女儿说:“这些,都是我的篮子呀。”


篮子?这是什么鬼?


爷爷说的故事是这样的: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他还小。又是鬼子下乡扫荡,又是空袭,房子烧的烧,毁的毁,男人们不是去打鬼子就是去读书,女人们像燕衔泥一样,垒起一个新家,一个“茅草庵子”。东西没处放,都放在篮子里挂在梁上,经常碰到人的脑袋。但生活还是在继续,又开始慢慢地积东西,一点两点,都是宝贝。


屋梁上挂满了一大串篮子,搬个凳子,往里面一摸,总是有一些吃的。特别到了过年的那段日子,奶奶和母亲总会想尽办法,混了些杂粮,做了些馒头、包子,还有撒子、麻花和绿豆丸子。


有一只篮子母亲是不准孩子们乱翻的。他看到母亲在其他人都睡下的夜,自己把它从梁上取下来,原来都是一张张抻得平平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字迹。识字不多的母亲轻轻抚着它们,端详半天,放回去。他知道了:那是父亲的家书。在外地奋斗的父亲信写得不算少,在战火连天里,却不能保证封封都寄到,母亲担心孩子们摸东西的油手把它弄脏了。


再想起来,母亲收纳的岂止是一封封信,那是苟活之人对家园的渴望呀。


他是慢慢才懂得了积累与鸡肋:几十年没派上过用场的通讯录也不舍得扔——上面有最初供职单位的电话号码与地址。连那条街都已经不在,街名都成为记忆。曾经那么重视的第一本书,太兴奋了,见人就送,送到最后,竟然手边一本都没了。这几年,隔段时间上孔夫子旧书网找一下,而它,从不曾现身过。他有时候会猜疑:是写得太烂,全被卖废品了吗?儿女们一致向他保证:不,是写得太好,都被珍藏不愿意出手。


所有当下的人当下的物,都不长久,所有过去的人过去的物,都像从来没存在过。所幸还有那些篮子,挂在日子的梁上。


小柳不吃亏

文|肖遥


小柳其实已经快退休了,早就到了该叫老柳的年龄,可是不知为何,单位里的60、70、80、90后都有自己的名字,不会被人唤作小某。只有小柳,从参加工作到快要退休,都被叫“小柳”。


说起来,小柳还算是我的师傅,我们面对面办公桌坐的时候,小柳教过我文件装订,但她更愿意指导我的是,毛衣怎么洗,炒菜何时放花椒,烧汤何时放胡椒,哪种油最香,冰箱除味剂哪家强。虽然这统统不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我就装作看报纸,边听她说话,边慢慢地挪动报纸,直到报纸遮住我的脸。


她就转换到另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她自以为和我利益攸关,我定会感兴趣,她说:“最近调工资了,你现在工资多少?这可是一辈子的事,你怎么就不去打听一下呢?”我想说你咋知道我这辈子都要在这儿领薪水?还有,即便薪水在哪儿领无所谓,可一想到这辈子都要和小柳待在一起……这事还是有所谓的!她看到我细思恐极的表情,如愿以偿了,就继续煽惑:“小H最近是不是升职务了?你和她一年来的,你得操心一下,我看她最近往人事部门跑得勤快!”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就像自己是个醉卧沙滩的比基尼美女,你再装柳下惠,在她面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可笑的就是自己了。


其实也不是故意躲她,只是觉得对她敬而远之要好些,毕竟小柳太不好惹,比如食堂里某天吃排骨,别人去晚没有排骨了就算了,不会再吱声,最怕小柳去晚了,她一定要指桑骂槐地数落厨师,拐弯抹角地谴责前面的人不知道给后面的人留些,没公德心。于是,和她一个桌子坐的几个人小心翼翼、尴尬地默默咀嚼,好像自己啃的不是猪的肉,而是小柳阿姨的肉。


小柳的确擅长把小事化大,如果有人开会迟到了,我们都装作看不到,免得人家不好意思,只有小柳会凑上来,严肃地提醒:“领导早就来了,会议都快结束了……”她会把情况说得无比严重,暗示这种后果是你造成的!你以为她是卫道士,其实她只是心里不平衡,觉得她今天来得这么早,吃了亏,而她吃亏就意味着有人占了便宜,她有义务提醒那占了便宜的,你的便宜绝不是白占的!


这个周末,小柳的儿子结婚,她给我们部门里的人一一通知了,90后的小F、80后的小咪还有我都没去,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就是好不容易一个周末,又要和同事混在一起,跟上班又有啥区别?


可是,小柳总是有本事让你觉得你欠她的,虽然没去的都行了礼金,但上班以后,还是躲不过小柳说些不中听的话:“这次孩子结婚,我都没有叫咱公司的高层,想着给咱部门的人腾个地方的,结果,你们都不给面子……”说得这些没去的人,都该觉得自己真对不起小柳,剥夺了领导们给小柳捧场的权利。


我有点明白了,为何小柳被叫小柳,她不论长到多大,都只对小事情格外上心。



插画|向朝辉


弹指之间
文|风清不扬


弹指即手指捻弹作声。在我家,这是一种惩罚措施,通常是大人的手指快速捻弹,落在不听话小孩脑门上,其后往往伴有哭声大作。在佛家,这是一种禅意十足的手势,可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诅咒等各种意思,至于究竟是哪种意思,你就使劲猜吧,猜对了算你本事,猜不对就可能变成段子。比如那个腼腆小伙问大师:我喜欢她却不知如何追她,怎么办?大师不语,作弹指状。小伙恍然:大师是说大丈夫何患无妻,不该因这等小事烦恼?大师说:太蠢了小伙子,谈恋爱主要靠谈啊。


弹指之间,原本形容时间极短。按佛典解释,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折算下来弹指不过七秒略多,博尔特能跑六十多米。但如果变成过去时,那就长得没个边。老人家“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结果是山河旧貌变新颜,人间正道是沧桑,内心里自然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苏东坡“三过门前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说自己先后三次拜访某僧,恰遇其生老病死,弹指之间年光催人老世事转头空,这是历代文青深有同感的苍凉人生。


弹指之间,还有金庸笔下武林界的奇妙功夫,知名人物应属成功开发桃花岛的黄药师,弹指神通就是他的高阶技能。镜头回放《神雕侠侣》中的动作示范,“伸指一弹,嗤的一声轻响,一股细细的劲力激射出去”。观众仿佛看见黄药师体内藏有超级空气压缩机,能把体内或指尖的空气强力凝聚成团,随心所欲高速放射。


黄氏弹指神通还有加量不加价的升级版,就是在那团压缩空气中兑入石子之类的硬物。来自异域的恐怖分子金轮法王曾经领教过厉害,“小石子从如此远处射来,竟撞得我轮子晃动……怎地天下竟有如许高手?”《天龙八部》中花了八十多字详细介绍这门武学的运用窍门,有志者自可从而习之。不过目测下来,像我这种每天慢走一万步都有困难的家伙,有生之年是绝对练不成的。


突然想起弹指,还是因为误会。纳兰性德“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原本一直以为是他在想她。但始终难以理解的是,想她就想她呗,干吗还要一声弹指?最近多读几页书后才知,纳兰的一声弹指多半是说他在翻读至交好友顾贞观的《弹指词》,玉人未必是美女,也可指才子帅哥,这么解释才是正理。啊哈原来如此,以为是他想她,其实是他想他,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真是复杂。



点击图片浏览过往【随笔】办公领土的花式争夺

点击图片浏览过往【随笔】为了初恋上刀山

版权声明
1、本公号刊载的全部文章图片包括原创、翻译、改编等内容,版权一律归原作者以及出版单位所有。2、本公号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1)提前与本公号后台联系。2)保持文章图片完整性; 
3)不得以之盈利; 
4)完整标注文章版权信息。 
5)完整标注,来自微信公号:中国新闻周刊杂志(china-newsweek)。
  china-newsweek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总第765期《中国新闻周刊》现已上市
关键词目录
人物
  候孝贤
刘德华范伟谭维维
黄怒波毛大庆陆琪倪超冯小刚
李岚清郑钧陆川
贾樟柯俞可平……
调查

  外滩踩踏聂树斌
留学作假
东方之星五常大米
信访销号
电梯危情
天津爆炸贪二代
白雪山假法王传媒大学毒跑道电信诈骗……
特稿

故宫
南水北调
MH370
同志圈
巅峰救援
冥王星
性别决定
活佛
复旦投毒
单身
贫穷
小三劝退师80后离婚虚拟饭局……
回复“人物目录”  “调查目录”  “特稿目录”  “往事目录”提取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