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物|邵燕祥:作为历史的证人之一

2016-12-20 吴子茹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小提示:在微信最新版本中点开“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公众号,设置“置顶公众号”,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更新。

邵燕祥的新书取了一个倔强的名字,他说这“不是辩诬,不是自恋,更不是怀旧。是在反思历史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或者说在解剖自己的同时,也重新审视历史”      


 2016年2月,邵燕祥在家中。摄影|窦海军

邵燕祥:作为历史的证人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吴子茹
本文首发于2016年12月19日总第785期《中国新闻周刊》

下午2:30,约好的采访时间刚到,邵燕祥准时从楼上走下来。

 

房间不大,兼具客厅与书房的功能。进门处一张方桌,铺着橙色细方格子桌布,桌上摆放着茶杯、水果,这就是会客区了。其余靠窗大半个房间,桌上、地上,到处堆满了书。     

 

邵燕祥在桌前坐下,缓缓开口。他语速虽慢,思路却非常清晰,让人想起作家孙郁多年前对他的描述:“他仿佛从寒冷中走来的人,从那冒着热气的口吻里,不断地述说着冬天的故事。”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

 

今年夏天,邵燕祥的回忆录《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叙述作者1945年至1958年间的亲身经历。全书正文共432页,按照时间线索叙述,除1945和1946年的叙述合并为第一章节外,其余按照年份,每个年份为一章。

 

在这本书正文前面“作者的话”中,邵燕祥这样写道:“我是临近暮年,才来重数走过的脚印,分辨走过的道路,在反思历史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或者说在解剖自己的同时,也重新审视历史。”

 

正因如此,邵燕祥在这本书里的文字简单、直接,但却十分纯粹,是一位垂垂老者经历半生痛苦挣扎后不知疲倦的絮叨旧事,也是对个人和历史的剖析和反省,是对自我灵魂的一次深刻拷问。

 

反思历史的同时,作者将手术刀深刻地转向自己,这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这也是邵燕祥自从80年代大量写作杂文以来的一贯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是辩诬,不是自恋,更不是怀旧。”这些文字,是“力求符合外在真实和内心真实的叙述”。

 

这次的书名,来来回回,“一共想了差不多有二三十个”,出版社最后选出“我死过,我幸存”作标题,这源自邵燕祥在这本书的扉页援引的卡夫卡的一段话: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你毕竟经过死亡,你是幸存者。

 

邵燕祥觉得这标题还不错,但“死过”,然后“幸存”,“无非让人理解为现在还活着”,但若仅仅是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于是提笔,加上三个字:“我作证”。

 

同样在扉页上,卡夫卡这段话之前,邵燕祥还引了另一句话,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官修历史的补充

 

很难用一种文学类型来概括这本书。除了这个乍一看上去有些没头没脑的书名,没有任何副标题或者说明,更没有时下流行的腰封、推荐语。这本书从装订到排版,都非常朴素。

 

没有插图,篇章、段落之间没有时下为方便阅读而流行的大片留白,细细密密的排版,就如同文字本身带给人的感觉,紧凑、压迫,读起来让人心情沉重、紧张,但却无可回避。

 

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1996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从杂感的诗到诗的杂感:邵燕祥与他的时代》,这样写道:“二十世纪的晚期,也许还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带有浓重的鲁迅风骨……他的文字所挟带的冲击力,常常使我想起 ‘五四’那一代人。他抨击时弊,直面生活,他苦苦咀嚼着人生的涩果,有时文字中也夹带着鲁迅式的冷傲……”

 

邵燕祥也因此被称作“当代鲁迅”。从“文革”结束至今,邵燕祥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此前,他已经编写出版了一系列回忆、反思的书籍。其中包括《沉船》(1996年)、《人生败笔—— 一个灭顶者的挣扎实录》(1997年),还有《找灵魂——邵燕祥私人卷宗:1945—1976》(2004年)和回忆录《一个戴灰帽子的人》(2014年)。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正是这类反思作品中的一部。邵燕祥非常清楚,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他这样的写法,“信息太过密集”。即便读起来,大概也像要读懂他这个人一样,“有种啃硬骨头的心理”。

 

但他本就无意于“卖弄”思想,或者借以招徕更多读者,对他来说,写作这类书籍的目的,只是忠实、不加修饰地记下对历史的思考。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邵燕祥提起鲁迅和陈寅恪,他们都曾特别提出要看野史,是为官方历史的补充,这是邵燕祥最看重之处,至于文笔,则是次之了。

 

“一个小人物走过大时代的足迹和心迹。”邵燕祥字斟句酌,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定义他编写的这些反思的作品。

 

正如邵燕祥自己对《中国新闻周刊》总结的话来说,“你说它是编年史吧,但它又不是按照时间老老实实写,它还有点意识流,又有点儿跑野马,说到这儿,又跑到那儿去了。”

“死”于1958

 

邵燕祥“死”于1958年。

 

是年2月,邵燕祥被迫在“定案材料”上签字,接受“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罪名。

 

很快,他就被发配到北京北郊十三陵水库和河北沧县等地方劳动改造,接着又被调往渤海边上的黄骅农场监督劳动。

 

和所有猝不及防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一样,这对邵燕祥来说是一个近乎毁灭性的打击。2004年出版的《找灵魂——邵燕祥个人卷宗:1945—1976》,邵燕祥在前言里描述了这段时间以来自己整个人的变化:“从飞扬的 ‘浪漫主义’下降到匍匐的 ‘现实主义’。从 ‘不识人间有折腰’堕落到发誓遵命听话……”

 

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进而下放劳动,从一直以来“我们”中的一员突然被判出局。身份急剧转换,少年时代就步步追随的政治生命宣布结束,他称自己是“死”在这一年。   

 

事情起变化是在1956年末和1957年初,现在想来,邵燕祥和当时的一般党员和普通干部一样,“头脑中充满了 ‘太平观念’”。他对知识界即将发生的天翻地覆几乎没有一点预感。邵燕祥清楚地记得,1957年1月,自己“几乎没有动笔什么东西”。但他发表了1956年秋冬写下的一文一诗。一篇是针对王蒙发表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读后感,名为《去病与苦口》;另一篇是诗作《忆西湖》,呼应公刘的西湖诗稿。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抨击体制中出现的官僚主义,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文艺界的激烈讨论。邵燕祥比王蒙大一岁。《去病与苦口》对这篇反对官僚主义的小说明确持肯定态度。他在文章中提出,文学作品不应该回避共产党干部身上的缺点、弱点和错误,用意是“基于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认真反对官僚主义”。

 

而《忆西湖》发表不久,就被上海的姚文元归为当前“诗歌创作中的不良倾向”。批评邵燕祥这首诗中是思想感情不健康,“大意说有封建士大夫的味道”。

 

此后几个月的风云转换,此时其实早已有了伏笔,只是“迟钝”的邵燕祥仍然不知道而已。很快,作协党组副书记郭小川发表了将近八千字的长文《官僚主义与小资产阶级的偏激》。写道“……我们读到了一些描写青年人与官僚主义斗争的小说,作者看中了这样的主题,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当我们看到某些作品竭力提倡那种小资产阶级的偏激情绪的时候,我就捏了一把汗。”在邵燕祥的心中,郭小川原本被视为“反官僚主义同道的前辈革命者,竟忽然变脸”,不谙形势风云变幻的邵燕祥很失望,随即写了一篇《与郭小川谈官僚主义》,所幸的是,他随后改了标题,将文章中直接谈论成绩与缺点错误关系的非诗的句子删去了。

 

紧接着邵燕祥去山西阳泉采访,跟着《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带领的记者团访问苏联。等到7月,邵燕祥从武汉长江大桥工地回来,反右派斗争已经“如火如荼”。邵燕祥也参与其中。作为中央广播电台第三支部五人小组的成员,他每天在参加批判会后,写一篇报道给机关内的报纸《广播》,“总是作为示范性的通报登在头条。”

 

在《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这本书里,邵燕祥写道:“那是跟当时报纸上的反右报道一样,充满极端语调,夸大其词,丑化被批判的人,杀气腾腾。”

 

紧接着他又写道:“这样的文风不是偶然的,我已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

 

直到9月,“十一”国庆放假前夕,党支部开会问邵燕祥与人民大学林希翎的关系,并责令邵燕祥写材料,“一并交代与文艺界大小右派的关系”。

 

多年后,邵燕祥十分坦诚地写道:“土地改革,我是工作队员,三反五反,我是 ‘打虎队员’,机关肃反,我是五人小组成员,此外,抗美援朝,思想改造,我也算得上积极分子,挨整都是别人的事。这一回,反右派,轮到我了。”

 

坦诚、直接,充满复杂的情绪,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生于忧患”

 

2016年,11月的北京,刚刚入冬不久,潘家园附近这栋老式的居民楼已经开始供暖,但邵燕祥仍然穿了一层又一层衣服。这些年他的身体不太好了,2007年做过一次心脏手术,听力也渐渐不行了,与来客交流时必须戴上助听器,但身板看上去却依旧直挺。

 

他说起话的时候一边思考,不自觉地皱起眉头,这让他的表情更显严肃。但却在提及往事的荒谬之时,一次又一次准确地爆发出大笑。笑完,眼角却时时有泪。

 

邵燕祥生于1933年,“生于忧患”。

 

“九·一八”事件爆发,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一·二八”事件,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被炸毁……邵燕祥的小学是在日军占领下度过的。一系列“奴化”教育下,几乎一切涉及历史的书籍都被销毁。依靠亲友和师长私下的教导,孩子们确认是在“忍气吞声当亡国奴”。

 

邵燕祥开始记事起,正是在日军占领下当亡国奴的年代。和当时很多青年一样,他对共产党由好感而至“开始接受共产党的宣传”,始于抗战胜利后的几年里。

 

研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民族屈辱感和为振兴民族的努力求索是大前提。这也是1949年许多知识分子选择留在大陆、拥护新政权的原因,国家统一、独立,正是多少年来几代知识分子的夙愿。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的叙述,从1945年开始。

 

这年,日本宣布投降,持续了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胜利。邵燕祥12岁,这年秋天进入汇文中学。北京复称为北平,日军治下沉寂多年的文化出版界,突然涌现出各类报刊杂志,邵燕祥就读的汇文中学教学主楼前,也已“壁报连篇”,高年级的同学们积极办报,纷纷发表时事评论和文艺见解。 热爱文学的初一学生邵燕祥,一个人办起一份壁报,名为《五十年代》,贴在学校教学主楼前。

 

汇文中学初创于1871年,和育英、贝满这些学校一样,汇文中学原本也是美国基督教会开办的私立学校。在汇文,壁报和课外社团十分活跃,被称为中学里的“民主堡垒”。

 

《五十年代》由四张16开纸拼成,邵燕祥用毛笔抄写,其中一版是他这年所写的小品剧本《流线型》,模仿鲁迅《故事新编》的手法,讽刺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国民党各类接收队伍。后来,邵燕祥又参加学校几个同学组织的自由读书会,参与负责壁报《奔流》《自由周刊》。

 

那是风云激荡的年代。初二时邵燕祥偷偷读了油印本的《论联合政府》,“开始接受共产党的宣传”。和身边很多青年学生一样,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到对国民党失望,转而对共产党寄托希望。1947年,邵燕祥14岁,参加了“五·二O”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并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邵燕祥视之为“成年礼”。

 

邵燕祥记得自己平生第一次在街头向公众作口头宣传的经历,那是1949年1月30日,北京东四牌楼人行道上,16岁的邵燕祥站在从旁边商家借来的板凳上,向公众宣讲解放军进城的“约法八章”。

 

根据8天前签署的《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部分人民解放军这天开始陆续从西直门进城。第二天,1月31日,解放军全部入城。

 

两个月后,邵燕祥以中法大学大一新生的身份考入“准军事化管理的”华北大学。像所有急于走入课堂以外广阔世界的年轻学生一样,邵燕祥激动万分,他将华北大学称为“向往的参加工作的开始”。两个多月的学习结束后,邵燕祥到位于西长安街3号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上班,成为资料编辑科一名见习编辑。生性单纯、快乐的邵燕祥,对革命和个人未来充满诗一般激情。在《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这本书里,邵燕祥写道,作为广播台里最年轻的“初来者”,他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快乐非常”的美好时光。

 

10月4日,邵燕祥以“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主题,发表了一百多行说唱节律的诗作《歌唱北京城》。这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被郭沫若封为“反动文艺”炮制者的沈从文、萧乾等人,被排除在这次文代会之外。

 

邵燕祥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一些人从此逐渐“认识到形势,早早地罢了笔”。另外一些人,“一时没认识清楚”,以身试文,收到警告才罢手,但“直到文化大革命,全部认罪缴械”。

 

多年后,邵燕祥重新审视这段往事,用冷静的笔调将它们写进书里并最终公开出版时,已是将近一个甲子之后了。昔日的少年邵燕祥已入耄耋之年,往事却还历历在目。

 

2016年,邵燕祥83岁。

 

在潘家园附近这套简单刷白的老旧房子里,邵燕祥和老伴、当年中央广播电台的同事谢文秀每天过着同样简单的生活。看书、写杂文、写诗,关注网上的新闻和窗外的现实,偶尔和三两老友聚聚,聊聊旧事,谈谈天。

 

但在内心深处,邵燕祥却越来越感觉到时间的紧迫。近几年,那个时代熟悉和不熟悉的老朋友们一个个走了,邵燕祥很清楚,也从不讳言,留给他和他这代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时间成了最奢侈的东西,如今真要认真说起每天最大的困惑,大概就是如何在读书与写作之间合理地分配时间了。如同一杆秤的两头,顾此则往往失彼。他指着书桌上和地上堆起的一摞一摞的书告诉记者,“这些,这些,都还没有来得及读。”

 

到了这个年纪,每出版一本书,邵燕祥都当做自己对这个世界的“遗嘱”。既然是遗嘱,当然是不愿意删改的。好在最新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很顺畅,除了邵燕祥删去序言中的几个字以外,正文几乎一字未删。


china-newsweek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总第785期《中国新闻周刊》现已上市

关键词目录

人物


  候孝贤

刘德华

范伟

谭维维
黄怒波

毛大庆

陆琪

倪超

冯小刚
李岚清

郑钧

陆川
贾樟柯

俞可平

……


调查

  外滩踩踏

聂树斌
留学作假
东方之星

五常大米
信访销号
电梯危情
天津爆炸

贪二代
白雪山

假法王

传媒大学

毒跑道

电信诈骗

……


特稿

故宫
南水北调
MH370
同志圈
巅峰救援
冥王星
性别决定
活佛
复旦投毒
单身
贫穷
小三劝退师

80后离婚

虚拟饭局

……


回复

“人物目录”  “调查目录”  “特稿目录”  “往事目录”

提取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