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 | 文艺伪娘

2017-05-13 青丝 罗西 肖遥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插画 | 肖振铎

文艺伪娘

文 | 青丝

微信上常有一些挂着女性头像的ID,申请加为好友,查看“她们”的朋友圈,平时发的都是些很文艺的内容。但隔上不久,就会收到私微广告,推荐各种商品或服务。据说这些ID其实大多是男人,之所以用女性身份示人,是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接受。尤其对老男人,会形成一种恍如正在秘密采食禁果般的暧昧刺激。


早在QQ和微博时代,就不乏各式文艺伪娘。曾轰动一时、自称为失足女的“若小安”,在微博上娓娓叙述自己的“失足经历”,引发十几万人围观,被誉为现代版的苏小小和柳如是。后来被逗引得荷尔蒙溢满屏幕的一众粉丝,发现所谓的失足女,其实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扮伪娘纯属恶搞,才悻悻然地吹熄了心头的红灯笼。


掀开历史的喧闹之门,会发现文艺伪娘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古代的酒楼茶馆、驿站客舍、寺庙道观的墙壁,即相当于现代的BBS。北宋末年,有人自称“幼卿”,在陕西一处驿馆的墙上题写了一首小令,并作序讲述,她与表哥从小一起读书,双方都“雅有文字之好”,情投意合。后来表哥想要纳聘,幼卿的父母嫌弃他没有功名,把幼卿嫁给了一位武将。


但戏剧化的是,表哥第二年就甲科登第,成为公务员。幼卿随丈夫到陕西赴任途中,与表哥偶遇,心怀怨愤的表哥假装不认识幼卿,径自策马而去,双方形同路人。幼卿于是作词题壁,抒发内心的郁闷……我有时想,假如古人能够反穿越,这位假托“幼卿”之名编造故事的人,一定会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或知名编剧。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叙他所处的时代,有人在江西的驿馆墙上留言,自称为世家女,嫁给宰相的家奴鹿生,生下孩子的第三天,就被财欲熏心的丈夫逼着上路赶赴新职,不幸染病,她临死前把经过写在客店的墙上。其文字斐然成章,为之哀悼的诗作竟然达一百多首。后来还有人把这些颇多佳句的悼诗,刊印成集,名为《鹿奴诗》。


不过,古人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傻,宋人周煇就说,这些文字“皆好事者戏为妇人女子之作”。他在旅途中见有自称“女郎张惠卿”的人,在客店墙上写了一首诗,等他返程时,应和的诗作已经写满了整面墙壁。这种情况,就像现代心理学说的,人偶尔开放自己内心的边界,是卸下生存重负的唯一方式。古人意淫获得狐仙侍寝、女鬼荐席的香艳桥段,不也就是为了让清苦孤独的读书生涯,多少获得一些精神上的快慰吗?当然,我们今天的处境比古人的处境要险恶得多,当文艺伪娘们带有商业目的或不怀好意时,这个局该怎么破?


幸福无须反问

文 | 罗西

有个发现,你也可以说是我的偏见:港台地区或者海外华人,相对中国大陆人而言,他们更温柔,其中有个表征是,中国大陆人爱用反问句,而港台人更喜欢用陈述句甚至祈使句,哪怕是“你想怎样啊”也是那么温柔,可商可量。


很多时候,温柔是因为更自信,或者更文明。大陆人是从“阶级斗争”的套路里走过来的,所以特别强调狼性、警觉性、重口味,比较血腥、暴戾一些。而反问句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斩钉截铁,更革命,更痛快,更有杀伤力。反问句一般会带这些“锯齿”:讽刺、挑衅、蔑视、高高在上、优越感,或者就是为了刷存在感。


反过来说,爱用反问句的往往更心虚、浮躁、不痛快,用官方的语言说,即“情绪不稳定”,那么也说明其不爽,甚至就是不幸福。


年轻时,一天早上,坐着朋友的摩托去海边买海鲜,等红灯时,旁边停了辆美女开的宝马,朋友酸了,鄙夷地说:“她肯定是个二奶!”可能是声音有点大,被那小姐听到了,看着有点不悦,绿灯一亮,我们赶紧开溜,宝马小姐一踩油门追了上来,摇下车窗,冲我们喊道:“见过二奶这么早上班吗?”


我们被她反问得哑口无言。彪悍的人生是不用解释的,但偶尔也可以借力发力地反问回去。这算是我对反问句的一分为二的中立态度:反问句也不是一文不值。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用反问句的时候,你的情绪是不稳的,甚至意味你的人生遇到瓶颈。


一位女白领说,她曾是个非常爱用反问句的人。作为公司主管,曾经工作压力山大,一旦下属出错、犯傻,她常常会毫不留情地用反问句反问,特别是生理期那几天,更是变本加厉。后来业绩上去了,工作平稳了,有了男朋友,就能自如掌控自己的情绪,就很少咄咄逼人地反问,撒娇多了,祈使句多了,这就是情商的历练。


生活里,喜欢用反问句的人,往往是想强烈证明自己的存在感、高级或者无上正确。上司爱用反问句,会让人感觉戾气重而不愿亲近;家里,一直用反问句,很容易引燃怒火或者冷战的硝烟。有人问你:难道你不知道?难道你不懂?你或者会回答他:是的!我不知道!是的!我不懂!不过心里一定会再加一句:“去你大爷的!”问题是,标准答案或者真相往往是心里的那个声音,没发出来的那个声音。


王思聪曾制作了一档叫《hello女神》的节目,其间有一位女选手大胆地问王思聪:你觉得自己长相怎么样?王思聪脱口而出:当然是天下第一帅了!并反问女孩:“你觉得我需要长得帅吗?”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国民老公”是真的不高兴了。如果问他:你很有钱吗?王公子一定不用发力用反问句去反驳,可能只是一笑而过。


所以,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当你要用反问句的时候,说明你或被挠到痛处了。


做掮客的套路

文 | 肖遥

M是公务员,还是一个权威部门的“老”公务员,她最害怕听到的话是“回头到××部门办事就找你哈”。人们说这话通常暗含恭维的意思,是在充分肯定你的价值,可M一点也不为自己有这样的利用价值而感到荣幸。


比如M的同学老杨,双边关系已经滑落到朋友圈连个赞都不点的“社交弱联系”,但只要他联系M,不是在秀成功就是要“找你办个事哈”,让M都为他感到难堪的是,即便是求人,他也说得像你欠他点啥,不还的话对不起他似的,比如:“上次你还说请我吃饭的,也别请了,找你帮个忙……”多亏M记性好,她想起来吃饭的话不是她说的,是他说“改天一起吃个饭”而她没拒绝而已!不光吃饭,你会发现,老杨运用套近乎这个套路的深浅度,和他要办的事的难易程度成正比。比如当他聊起同学少年啥的,最后不过是想打听下最近办证还收费不?如果他亲昵地跟M打情骂俏,甚至暗示“大王有意翻你的牌子”,其目的是“公司涉案被查了,能给找找人从轻发落吗?”


在所有找M办事的人当中,M爹妈的挫败感是最强的,这个挫败还是双方的。比如M的爹对她说:“你××叔叔的儿子,去找你销个记录,你找人给关照一下哈。”M说销违法黑名单到政务大厅去处理呀,找我干啥?爹说,“娃太小,害怕嘛,你给找个熟人一办,有啥难的?”M心想,找个熟人?你女儿不过是在官僚机构打了几年工,不可能跟谁都熟,得辗转托关系吧?办完以后,既得还那一串串中间人的人情,又得在还人情的时候向那一串串人表白自己愿意成为他们每个人的熟人,承诺以后也会给那一串串熟人办事。可是,自己既不想把那一串串人变成所谓的“熟人”,又不能给那一串串熟人承诺自己能办啥事,就像M不忍心给爹妈的坦言:“这年头人情淡了,权力才是资源,我级别太低,没什么资源去跟人交换、抵押、租借,即便用脸皮去蹭,脸皮也太薄,不经蹭。”M承认,当然不排除有“会办事”的人,没权力没资源干指头蘸盐也能把事办漂亮:人情也落下了,甚至还挣了钱。这中间的套路足以催生一个职业叫掮客。可是,M该怎样给所有找她办事的人说明:“掮客也是很专业的,求您别那么高看我!”


现代城市与其说套路深,不如说各行业的专业化程度都高了。从专业角度讲,掮客要做得风生水起也需要技术含量好吗,不是谁都有本事动人家掮客的蛋糕。从商业角度来说,M也没有足够多的“客户”需要把自己训练成一名专业掮客。何况,现代社会的高度契约化使得办很多事已经不需要人情,甚至不需要人,直接跟电脑程序交涉去,连掮客都纷纷转行当房屋中介去了。 


点击图片浏览过往【随笔】小男人改造记

点击图片浏览过往【随笔】吃瓜群众,爱说真话

点击图片浏览过往【随笔】无用之养

点击图片浏览过往【随笔】咖啡和茶

叶选宁|林存德|布小林

赖声川|丁石孙|华西医院

郭伯雄|中纪委|首富扶贫

黄奇帆……


回复

“人物目录”

“调查目录”

“特稿目录”

“往事目录”

提取更多过往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