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恢复高考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竞争原则|那三届 四十年

2017-06-24 宋春丹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40年前的夏天,邓小平复出。


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本已开过,还是延续“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旧路。由于邓小平的复出,历史在这里骤然拐弯。文件追回,招生会重开,高考制度恢复。


命运只敲一次门,它敲得如此急促,以召唤那些有准备、有信念、爱读书的人。1977有27.8万人、1978年有40.2万人、1979年有28万人成为被选中者,作为与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代,成为改革力量的中坚。


有人说,恢复高考如同一个支点,撬动了中国。40年后,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仅以高等教育而言,那三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不到1%,如今已超过40%,中国已越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


这是对恢复高考40年最好的纪念。


总第809期《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报道《那三届 四十年》


★ 复旦数学77级:在新世界门前

★ 那三届,四十年

★ 恢复高考最重要的是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竞争原则

——专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


2017年5月23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主教学楼111教室,几位已步入花甲的老人仿佛回到大学时光。这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几位老同学的聚会,距离他们第一次踏进南开大学的校园,已过去了将近40年。图|CFP

恢复高考最重要的是

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

公平公正竞争原则

——专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宋春丹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23日总第809期《中国新闻周刊》  


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张力从事专职教育政策研究已30多年,多次参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面文件的起草工作。

 

张力1974年高中毕业,到北京市通县台湖公社田家府大队插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本科。作为恢复高考的直接受益者,他却并不赞成把那三届精英符号化。相反,他更看重由恢复高考所开启的、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中国新闻周刊:77级、78级、79级考生与文革前的大学生相比、与80年代后的大学生相比,分别有什么不同特点?

 

张力:如果进行特点比较,一般需要规范的调研成果支持,目前我们可以见到的大多数比较,主要基于学生个人体验或者部分学校案例,很难得出可以覆盖全局的结论。

 

文革前和77、78、79级那三届的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处在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注:指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到1%的客观条件下,也就是99%以上同龄人没有进大学的机会。80年代以后至今,改革开放近4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渐超过40%

 

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小于15%、15%〜50%、50%以上,分别是精英、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端,估计2020年前后即可迈入普及化阶段。

 

需要注意,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可比性是有限的。时代背景不同,劳动力市场形态完全不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谋生发展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地看,那三届学生年龄跨度大、进校前从业情况复杂,年长者和比自己小10岁左右的同学一起学习,人文社科、财经政法类专业还有些优势,但理工农医类专业真要付出比年轻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

 

总之,除个别学科专业外,我们无须高估文革前和刚刚恢复高考的三届大学生所受到的学术训练水平。同时,我们也无须低估后来大学生迅速接触全球科技创新前沿的能力。

 

中国新闻周刊:这三届大学生中,文革前的“老三届”占了相当比例,他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张力:我仅能从个人体会来看。我不是老三届,班里也没有老三届,但系里其他专业有,据说学习比较吃力。特别是已经成家生子的,负担更重。可能文科类老三届会好些,有些干脆跳过本科,直接考研了。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评价77级、78级、79级大学生所起的历史作用?

 

张力:那三届毕业生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国家各行各业专门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由此开始扭转,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注入新的活力。

 

顺便说一句,那三届已成历史。从某种角度看,少数精英的回忆,通常占据社会话语制高点,但这并不能代表那三届的数十万人。最好不要把精英们得意与失意的记录简单放大为那三届人的符号。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评价恢复高考的意义?

 

张力:从根本上看,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期望尽快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恢复高考后那三届毕业生直奔各行各业专业技术岗位,就是向全社会昭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全民族都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回顾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最重要的是重新确立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竞争原则,改变了当时年轻一代沉闷的精神状态,调动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广大教师也精神振奋,教育界风气和整个社会风气为之改变,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步入正轨。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恢复高考40年来,主要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张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教育普及总体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入学状况居于世界银行划分的中上收入国家行列。

 

至于说到高考制度的经验教训,我认为,基本面是高考一直在坚持,说明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制度是稳定的;同时高考也一直在改革,说明这个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高考制度改革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决策位次也从教育部提升到党中央国务院。

 

今后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明确指出,就是要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根据中央的要求,国务院专门发文部署,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完成包括高考改革在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今年沪浙两地高考实行新的方案为先导,今后各地将陆续跟进。相信今后高考制度将沿着科学设计、取信于民的路径进入新的阶段,不仅为适龄青年提供更多进修深造的机会,而且要搭建起有利于所有公民终身学习的宽阔平台。

相关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跳转)

高考:全国一张卷的前世今生


特稿|“高考镇”神话

观察|高考40年,困惑仍许多

调查|衡水模式为何要去教改前沿浙江“叫板”素质教育

叶选宁|林存德|布小林

赖声川|丁石孙|华西医院

郭伯雄|中纪委|首富扶贫

黄奇帆……


回复

“人物目录”

“调查目录”

“特稿目录”

“往事目录”

提取更多过往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