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专制政权是亡于民变还是亡于内窝里斗?

2017-05-31 自强不息 平民书友会


  《三国演义》开篇有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难逃出一治一乱这个怪圈,五千年的历史就是治与乱的循环往复,而一个王朝被推翻农民起义被津津乐道,认为腐朽的王朝的灭亡归功于人民的觉醒。每到末世必有民变,秦末有陈胜吴广,汉末有黄巾起义,以及后来的黄巢李自成洪杨的太平天国,这似更加乎验证了历史教科书里说的那样,农民起义是导致王朝灭亡的最关键的因素,不仅历史教科书里这么说,其实历来的统治阶层也这么看,当然也是这么做的,于是不管是哪个王朝都将防民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甚至重中之重,防民之术已经成为一门学问,历来的统治者个个防民有术,历史上的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们披着儒家的外衣精心设计了各种旨在贫民弱民愚民的政策,因此中国的社会也是一个儒表法里的社会,中国社会的贫弱和愚昧也是制度性,是统治阶级防民的结果,最终目的为的还是要“江山永固”,子子孙孙永远享受着人间的荣华富贵!

  中国玩防民之术玩得炉火纯青的自然要数秦始皇,贾谊《过秦论》中说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但是秦王朝很快就告土崩瓦解了,强大的帝国寿命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小小的一次民变即倾覆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大秦帝国很快覆灭了,但是秦始皇的遗产——防民之术被一代一代统治者继承,并且发扬光大,越发精致,但是一治一乱模式从未改变,秦始皇之后的王朝虽然没有个个像秦朝那样几年就玩完的,但是也没有一个是“江山永固”的。那么,防民有术为何祸乱不止?要了解其中的秘密实际上还是在秦朝灭亡的过程中寻找答案,秦朝灭亡的过程其实就是后来一切王朝灭亡的翻版,毫无新意,大同小异!

  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历史上有很有名,焚书坑儒是秦始皇防民的一部分,极端残暴的手段统一全国的秦始皇对于任何可能危及秦朝政权的,哪怕是一句话都极度的敏感,都要及时扼杀在摇篮里,因此他首先拿知识界开刀,后来证明秦朝的灭亡跟知识界毫不相干,所以唐人章碣说:“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的意思似乎说天下大乱其实跟读书人无关,推倒民心丧尽的政权往往是不识字的老百姓。这样的话貌似有道理,其实也是不对的,因为自古的大乱从来不是自民间,而乱自上作是所有政权灭亡的最大的内在因素,因此统治集团空有防民之术,奈何不了一波又一波的大乱,因为再精致的防民之术也不能完全平衡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利分配,于是分赃不均窝里斗,贪污腐败捞外快压榨屁民的节目就不断上演,各种矛盾不断激化,问题越积累越多,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来一次总的爆发,每爆发一次就是一场大乱,一次改朝换代!

  其实秦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是秦始皇死后的权利分配所引发的,是丞相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和家族的既得利益篡改遗诏开始再到李斯赵高之间的争权夺利,而非陈胜吴广起义开始的。因此,《三国演义》推及汉末天下大乱的致乱之源没有归为黄巾起义,而是归于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内耗窝里斗,你死我活。同样,无论是哪朝哪代,普通老百姓知识分子从来都无法跟手握大权的统治阶级相抗衡,只有他们同样的利益集团中的人才有这个能力,因此统治阶级维持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后来会越来越贪婪,贪婪自然就会出现分赃不均的现象,矛盾就会不断激化,越来越不可调和,窝里斗就隆重上演,其结果就是同归于尽,所以一个政权亡于外力必先自己内耗内斗烂到根上才有可能发生。防民有术为何祸乱不止?通过了解秦汉的灭亡,很清晰的知道,自古都是祸起萧墙之内,而不是毫无根据的假想敌,花大力气搞一切防民之术都是徒劳无益的,长期的内耗内斗腐烂就注定必将崩溃的命运!


                   关于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