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诗圣杜甫:见证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过程

2017-09-09 自强不息 平民书友会

  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两人并称“李杜”,他们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两座高峰,他们诗歌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成就。李杜的诗歌风格不同,各有千秋,不分轩轾,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白的诗篇天马行空,气吞宇宙,这些反应盛唐气象的诗篇折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墨客,故李白有“诗仙”的美称。而杜甫的诗作多半描述民间疾苦,抒发诗人悲天悯人及忧国忧民情怀,折射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故而他的诗有“诗史”之称,同时杜甫也被誉为“诗圣”。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移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家是名将之后,家学渊源,让杜家引以为傲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十三代祖,即注《左氏春秋传》又参与统一三国的杜预;一个是他的祖父,即唐初五言律诗奠定者之一杜审言。当然,杜甫成为一代伟大的诗人,倒不一定是因为的出身,而是他才华和他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才名垂青史。


  作为中国传统的文人,杜甫跟李白一样,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但是杜甫跟李白进入仕途的途径是大不一样的,李白梦想着以他华美的辞章打动权贵,被奉为帝王师,从而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但是杜甫不同,他进入仕途不赶捷径,他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通过政绩不断升迁,来实现他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最终李杜二人却是殊途同归,他们的梦想都破灭了。李白我们知道,一直扮演帝王家弄臣的角色。而杜甫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也是没有考上,在他考进士科名落孙山之后,他也开始走李白的老路,把自己的诗文当作进入体制内的敲门砖。


  杜甫以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榜样,直接向皇帝献赋,他一连写了三篇词赋,唐玄宗被他优美的辞章打动了,召他入宫,通过笔试杜甫被授京兆(今陕西西安)府兵曹参军,这是个武职,主要管首都地区的治安,让文人去缉拿盗匪,跟杜甫的专业不对口,但是不管怎么说,杜甫总算是进入了体制内了。然而不久就发生安禄山的叛乱,李唐王朝进入了立国以来的最大动荡,杜甫在政治上比李白成熟,他离开了一片混乱中的长安,投奔正牌的大唐皇帝唐肃宗。虽然他一路吃尽苦头,甚至一度被叛军所俘,但是总算是死里逃生,几经转战终于见到了唐肃宗,被授为右拾遗,故后世也称杜甫为“杜拾遗”。


  杜甫不惜千辛万苦追随政府,但是他投入唐肃宗的旗帜下也是不得志,尤其是赏识杜甫的宰相房琯被罢相之后,杜甫没有靠山,最终又因为同情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下放华州(今华县),让他到基层去“锻炼”。


  尽管杜甫大小也算是个朝廷命官,但是兵荒马乱的,当官照样不能摆脱贫困,连他的家人生活都无以为继,致使他的孩子被饿死。杜甫被外放的华州(今陕西华县)当司功参军,是个苦差使,加上该地连年饥荒,老百姓饭都吃不上,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杜甫也只得辞了官去秦州(今甘肃秦安西)打柴、采果填饱肚子。这期间他身处底层,对老百姓受到战争和官兵的双重压迫的苦难感同身受,于是这期间他写了一系列反映民间疾苦传世之作,其中著名的“三吏”和“三别”最具有代表性。


  在秦州杜甫照样无法维持生计,几经辗转到了成都找了个落脚的地方。成都地处剑南,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战乱时期的一块化外之地,杜甫在此结草庐而居,其实也就是搭了个茅草棚子凑合着住,但是这个后来的“杜甫草堂”并没有纪念“诗圣”的用处,也不是什么中国文学史的圣地,而是并不结实的茅屋,一阵风就能吹破,到了雨季更是苦不堪言,满屋子漏洞百出,屋外下大雨,屋子里下小雨,根本就无法遮挡风雨,但是杜甫还是心忧天下,这这样的无眠之夜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诗中他大声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诉说着人民的疾苦。


  后来杜甫的朋友严武调任到剑南地区,在经济给予他很多帮助,让杜甫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严武再次向朝廷推荐杜甫,在严武的照顾下,杜甫做了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所以后世还有称杜甫为“杜工部”的。但是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再次失去了依靠,他在成都也生活不下去了,诗人再度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从巴蜀一直飘泊到湖南。


  到了晚年,杜甫更加贫困,所谓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缺衣少粮,可以说上吃了上顿没下顿。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湖南地区发生了臧玠的叛乱,杜甫再次走上了躲避战乱的路,他原计划逃往郴州,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这期间他都五天没吃到东西,几乎不曾饿死,幸亏杜甫的粉丝耒阳县县主聂县令派人送来酒肉。在耒阳没有停留多久,杜甫急于北上,但是在北上的途中,由于饮食天气变化等原因,加上长期颠簸,年老多病,一代伟大的诗人杜甫耗尽了他的生命,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悄无声息的去世了,时年五十。

关于我们

总有刁民举报朕,删前打赏见真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