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明君

2017-10-02 自强不息 平民书友会

  在五代十国的君主中郭威也算是一代明君,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勤政爱民,治国有方,不仅稳定了乱局,还使得新朝有了起色。郭威去世后,因为他的亲生儿子在那场宫廷斗争中被汉隐帝屠戮殆尽,只得由他的养子郭荣继位,郭荣也叫柴荣,后世称为周世宗。


  郭荣本姓柴,是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年轻就投靠了嫁给郭威的姑妈,由于他才干出众,又相貌堂堂,深得姑父郭威的喜欢,被郭威收为养子,当时郭威还是做买卖的商人,等到后汉建立,郭威弃商从政,逐渐进入后汉的权力核心,那时候他就一直带着养子,柴荣也是养父最得力的助手。郭威当年起兵攻开封的时候,命柴荣留守邺都,足见柴荣此时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养父做了皇帝之后,柴荣被委以重任,因为郭氏满门被汉隐帝所杀,所以柴荣成为郭威惟一的继承人,并加封为晋王。


  周世宗是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明君,在他继位之初,他立誓要在三十年内统一天下,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他并不是那种有计划没有行动,光说不练,纸上谈兵的君主,他有勇有谋,雄才大略,每一步都是在推进他既定的国策。


  当初在后汉灭亡之后,留守太原的刘崇,是刘知远的弟弟,后汉被灭之后,刘崇建立了北汉政权,与后周对抗。为了对付后周,刘崇学习当年的大汉奸石敬瑭,拜辽国皇帝为“叔皇帝”,自称 “侄皇帝”,在周太祖郭威时期他就曾联合辽兵侵扰后周的边境,均被郭威打败。现在柴荣刚继位,刘崇以为后周正是主少国疑,多事之秋,是灭周兴汉的好机会。于是他集中大军,并从辽国借来一万铁骑,向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方向杀来。


  消息传到汴京,周世宗柴荣要御驾亲征,但是很多大臣认为,柴荣刚刚登基,不宜轻动。柴荣却说:“不然,刘崇认为正值我国国丧之际,又欺我年纪轻新即位,以为是吞并中原的好机会。如果我不去亲自给他点厉害,他会不断的侵扰。”但是很多大臣还是觉得皇帝亲自抵御刘崇,太冒险了,而冯道更是倚老卖老,坚决反对柴荣亲征。冯道在五代时期最著名的大臣,他一个人见证了五代的兴旺更迭——此公素有官场不倒翁之称的雅号,从后唐明宗那时候起,就开始当了宰相,包括辽在内,他历仕四朝而不倒,足见他说的话的分量,但是柴荣并不理睬冯道,坚持要亲自会会这个刘崇。


  周世宗柴荣力排众议,决定亲自率军迎战刘崇。两军在高平(今属山西)发生了遭遇战。刘崇仗着兵强马壮,人多势众,又有辽国骑兵打头阵,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周军。柴荣带的军队少,刘祟就产生了轻敌之心,以为不需要辽国骑兵的帮忙也能一举歼灭周军。周世宗柴荣亲自督战,鼓舞士气。北汉军队来势凶猛,周世宗柴荣亲冒石失,在赵匡胤、张永德等将领的死战下,抵挡住了敌人攻势,不久又在后续部队的配合下,将北汉军队打的全线崩溃,刘崇领教了这位年轻的周天子的厉害后,抱头鼠窜而去。这一战,打出了后周的威风,也为柴荣树起自己的威望。


  经过此战,柴荣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是总结战果,同时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能及时弥补,为此对军队进行了改革,真正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和能打胜仗的军队,为后周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甚至也为后来宋朝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军事基础。


  周世宗不仅是为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国强民富,政治修明。原来脱离中原政权的割据政权,纷纷竖起大周的旗帜,愿意归附后周。为了重新统一中国,柴荣南征南方的南唐,南唐是南方大国,有相当的势力,但是周世宗前后三次南征次,每次都有斩获,打的南唐慌忙遣使割地求和,愿为后周藩属。


  此外,北方的契丹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不断侵扰边境,为统一天下解除后顾之忧,周世宗亲征契丹,并且大获全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从契丹人手中夺取了瓦桥〔今河北雄县)、益津(今河北霸县〕、淤口〔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三关,及宁(今河北青县)、莫(今河北任丘北)、滚(今河北河间)三州等地,眼看幽州在外,可他终于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大军只得南撤军,回到开封不久,一代雄主周世宗驾崩,年仅三十九岁。柴荣去世后,由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周恭帝)接位,禁军首领赵匡胤趁柴氏孤儿寡母,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于是周恭帝禅位给了赵匡胤,后周遂亡,五代结束。

关于我们

总有刁民举报朕,删前打赏见真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