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飞力眼中的华人移民 ——  血脉不断,离家就不远

2016-11-21 俞耕耘 深港书评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孔飞力是在国际史学界享有盛名的大学者,其代表作《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叫魂》都已成为清史、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范式。这也形成了一种风格化的书写策略:从具体的时间拐点、历史事件入手,以社会心理剖析为特色,用微观解析支撑背后庞大的历史镜像。


2016年,孔飞力去世,他的《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一书也成为了绝响。这本书也入围了2016“年度十大好书”30强。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


重构历史共同体的书写

文 | 俞耕耘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美)孔飞力 著,李明欢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年3月版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旨在将移民史整合、同构在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强调了二者之间的相互策应与形塑关系。如推翻帝制的革命源于海外华侨推动;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和政治经济走向、对外政策又深刻影响着海外华人的生存发展。


基于此,全书研究横跨近五百年,从1567年中国朝廷解除海禁到20世纪末中国大陆融入世界经济,地域上涉及各种洲际的移民生态,形成了时间-空间双向轴线的复杂交织。一面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反帝反殖运动的语境,一方面则是从中华帝国、民国到社会主义中国的更替演变。


▲孔飞力(Philip A. Kuhn),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第二代汉学研究的领军人物,美国“汉学三杰”之一。



孔飞力的研究体现了一体化、联动性和差异性。


首先,他将中国的对外移民视为国内人口内部迁移的延伸与变体,都是“以内部移民为主的民众流动场景的子系统”。内部-对外移民的关联在于前者实际上为后者提供了原型模式,它们都取决于民众的生存策略和社会机制。


其次,全书深刻揭示了华人作为“他者”的身份认同问题,呈现了华人、原住民、西方殖民者的依存交往与竞争对抗。他们之间既有“互为他者”(异己、陌生、外来的族群)的复杂性,同时,殖民者利用了华人身份的中介性、独立性,使华人成为统治原住民的缓冲地带,埋下了各种“排华”仇恨的种子。


▲百年前在美国的华人形象


因而,移民谋生的“生态研究”就是作者关注的枢要。生存模式、谋生策略会塑造出的不同生态(适应环境的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移民生活。作者分析了华人移民与其他族裔移民的差异性,提炼出“通道-小生境”的思维模式。


在我看来,这就奠定了全书两大研究方向:一是路径研究,二是场域研究。通道是移入地和移出地的联系路径,是潜在的亲缘、乡缘的关系网络,既有实在性的人员、物资和信息流动,又有虚拟性的情感文化和信仰崇拜维系。小生境则是通道两端联系的移入-移出地的“文化生存圈”:如宗庙祠堂、商业行会、社团组织,亦或“唐人街”等现实空间。


▲美国纽约唐人街


▲新加坡唐人街


一体联动研究始终将生存场域的两端(居住国-侨乡)作为相互关联的系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移民的动力机制、价值认同和文化生态。


在作者看来,“安土重迁”并不意味只是固守家乡,而是强调无论身处何地都与故土保持畅达的关联(“通道”)。华人移民总是希望在原初的社群(家乡)里获得情感价值认同(衣锦还乡),无论是经济上的捐助善款,还是情感上的维系宗族,他们始终珍视与家乡的“通道”。它并不意味分离,它是跨地域的空间拓展与延伸。


▲在美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第23届年会会场



《他者中的华人》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或许可用三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领域的转向、晚期的风格、宏大的视野三者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重构历史共同体的书写


海外华人移民研究长期处于诸多学科的交叉边缘,孔飞力从清史转向移民史,看似令人不解,实则是对之前研究的深化。它意味着研究由本土向海外的地域拓展,从本民族向海外多族裔、多社群、多文明对话交往的动态转换。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