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年,《深港书评》访过的 20位香港名家

2017-07-02 更多内容请关注→ 深港书评


书评君小Tips


闲暇时不知道看什么书?点击“书单”给你推荐

安静时不知道如何修心?点击“氧气”读点书吧

寂寞不知如何排遣?点击“文化”查看文化动态


▽本期关键字▽

香港回归


HK

文 | 谢晨星


以往总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且不说鲁迅、萧红、蔡元培、张爱玲等人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中留下的文学旧事,仅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以来,文化界的百花齐放就已经热闹非凡。


就拿文学来说,几位年过古稀的作家为香港文坛定下标杆,也被香港书展颁为“年度作家”,以表彰他们对香港文学的贡献。已近百高龄的刘以鬯对严肃文学近乎顽固地坚持,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和《2046》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他的小说《对倒》和《酒徒》,他是最早采用意识流手法的中国作家之一,即使高龄,也依旧才思敏捷,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状态,近些年出版了不少小说、随笔、散文。



西西比刘以鬯年轻二十岁,也是长期从事严肃文学的创作,他的作品种类丰富,包括小说、散文、诗、电影剧本等,内容多元细致,尤其是小说写法大胆,勇于创新。


李欧梵近年也是著述颇丰,既有影评,又有散文随笔,自认为是个多元文化学者,他还研究内地城市文化,1999年,一部英文书《上海摩登》,奠定了李欧梵在都市文化研究领域的地位,也由此引发全世界对近代上海更多的想象和认识。



也斯则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文化研究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2013年,他因病去世,是香港文坛的重大损失。


董启章则是中生代的创作代表,尤其在长篇小说式微的时代,他坚持做长篇小说最后的创作者,并一直寻找写作长篇不同的方法和新的文体,董启章还发起香港文学生活馆,希冀建立文学的社区。

   

在香港书展“年度作家”之外,还有很多知名的作家,比如潘国灵自1997年开始发表小说,第二部小说《病忘书》即以获奖。这批中生代作家中,也深得前辈的提携。潘国灵就曾说过,自己在纠结是否要退学博士时,是李欧梵的支持让他下定决心专心搞创作,并由此走上了专业作家的道路。

  



女作家里黄碧云、钟晓阳、钟玲玲近年也新作不断,引人注目。黄碧云做过记者、舞者,经历丰富,不知是否受此影响,文字风格强烈,极力描写人性阴暗面,令读者触目惊心,2014年,曾凭《烈佬传》荣获“红楼梦奖”首奖。


钟晓阳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作,十八岁就以《停车暂借问》成名,后来封笔十年,直至2007年才开始再度执笔写作,近年写成新书《哀伤纪》,曾入围郁达夫小说奖。



钟玲玲则年龄稍长,长时期撰写散文,小说次之,因而散文中有小说的影子,小说中带散文的情调。

   

而新生代作家中,葛亮这两年著作颇丰,作为写作者兼研究者,他对香港文学的观察更直观,也更立体。《浣熊》即是一本关注香港本土民间社会的现实的小说,2016年出版的《北鸢》更是一举夺得多个奖项。



文化学者马家辉虽然在文坛久负盛名,但去年拿出一本长篇小说处女作《龙头凤尾》,完成了从“专栏作家”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他亦自称是“小说界的新人”。

   


此外,还有诗人叶辉、黄灿然等,他们的多样性写作,使得香港文坛愈加丰富和繁荣。



刘以鬯

原名刘同绎,字昌年。1918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1994年为香港临时市政局“作家留驻计划”第一任作家。主要作品有《酒徒》《对倒》等。


第21届香港书展中首设了“年度作家”,这首届“年度作家”的桂冠就授予了刘以鬯先生。谈论香港文学,刘以鬯必然是一个不能略过的名字。刘以鬯说:“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你写出来的作品有没有反应。要有反应就表示你的作品有重要的地方,如果没有反应,可能你的态度就在里面表现不出来。作为一个作者,我是希望有反应的。” (记者 庄向阳)



西西

原名张彦,1938年生于上海,香港葛量洪学院毕业。出版有小说、散文、诗集等十余种,小说风格以歧义丰富、意象繁美和层出不穷的象征张力著称。主要作品有《我城》《哀悼乳房》等。


西西是一位较晚引介到内地的香港作家,她的代表作《我城》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有人说西西的小说有时代感,很动人,但西西则说:“我一直不喜欢那些设法令读者“感动”的小说,而是希望引起思考,想想我们的环境,想想人与人的问题。” (西西自述)



也斯

本名梁秉钧(1948年-2013年),诗人、作家及文学研究学者,曾任香港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生前还获中文文学双年奖、艺术发展局年度艺术家奖等奖项。主要作品有《剪纸》《灰鸽试飞》等。


也斯先生是2012年香港书展的“年度作家”,表扬他过去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文坛的卓越成就和贡献。但当时,他对于香港文学的前景并不感到乐观。也斯说:“我一直想跟这个社会对望,却看到现在的小说越来越脱离生活经验,自言自语。” (记者 焦守林)



金耀基

生于1935年,浙江天台人,社会学家,曾任新亚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代表作《剑桥语丝》《海德堡语丝》《敦煌语丝》《学思与生涯》。


金耀基先生幽默、洒脱,话语里又不失亲切,听似无所顾忌的放纵而谈,实际上却蕴含了深邃而犀利的思想杂感与社会批评。他评价香港人“现在的幽默越来越少,有一些自以为的幽默实际上是滑稽,现在香港人说话很粗鲁。”

 (记者 刘忆斯 庄向阳)



董启章

1967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硕士,曾任中学教师。1992年开始发表文章,现从事写作,亦于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写作教学。代表作有《体育时期》《答同代人》等。


香港坚守纯文学的创作者已然不多,像董启章这样日复一日以文字为命,构造复杂长篇巨厦的小说家更是寥寥,甚至难以理喻。谈及小说创作,董启章说:“写得越多、人物越多,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很分裂的状态,我不再是单纯的‘我’,整日会思前想后。” (特约记者 茱茱)



李欧梵

1939年生于河南西部的偏僻乡下,1970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醉心近代中国文学研究,教学及研究之余,亦有撰写散文及小说。兴趣广泛,钟爱音乐、电影和建筑。代表作有《上海摩登》《我的音乐往事》等。


李欧梵很谦虚,他76岁被香港书展评为“年度作家”时,他称获此殊荣可能是自己“很老吧”。李欧梵还说“‘年度作家’代表香港对我的一种承认啊,但获奖文章基本上都不是学术文章,也可以说它们牺牲了我一部分学术生命。” (记者 刘忆斯)



刘绍铭

广东惠阳人,1934年生于香港,196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与旅美学人夏志清有深交,协助其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并担任部分翻译工作。在当今香港文坛上与董桥、林行止、李欧梵、陶杰并称“五大家”。代表作有《再读张爱玲》《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等。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牵头译者、“香港散文五大家”之一,刘绍铭身上的这两大金字招牌闪闪发光,但其本人却极低调。至于翻译的快乐,刘绍铭有句话颇得人心,他说“我从事翻译最主要的动机就是我认为‘A translator lives a borrowed life(一个翻译者活在借来的生命里)’。” (记者 姜梦诗)



黄子平

文学评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77级毕业。曾为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座教授。代表作有《“灰阑”中的叙述》《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等。


黄子平曾受托主编《香港散文典藏》系列,把散文——这个香港文学的大文类的名家作品荟萃一堂,为香港文坛留下印记。黄子平说:“散文在香港文学中成就最高。香港散文一个比较重要的园地是专栏,这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阵地。” (记者 熊奇侠)



叶辉

本名叶德辉,1952年生于香港,上世纪70年代投身新闻出版事业,现为大学顾问。代表作有《味旦书》《书到用时》。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叶辉就以诗成名。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学情怀,他也坚持各种文体的创作。论其写作的经历,叶辉说“是家人对我很宽容。当时在报社工作时,每天凌晨两点钟下班回到家,还能写到早上六点,很静。”但说起香港文学的现状,他说:“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文学,香港的新的文学还在建立,那套旧的文学经验也有一些变通、调整,想办法跟现在这个时代相适应。” (记者 庄向阳)



马家辉

1963年生于香港,湾仔长大,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博士,香港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代表作《李敖研究》《爱恋无声》《江湖有事》等。


马家辉在“知天命”的年纪写了本小说。他说,自己生在香港的湾仔,所以要写一个湾仔的故事。马家辉认为所有写小说的人都很难免以自己经历的事或者身边的人事物来做开始。他一直在湾仔长大,从小到大见很多乱七八糟的人,听很多乱七八糟的故事,所以特别想用这些题材——马家辉说:“我觉得自己欠了湾仔一个故事,我想用小说将这些故事串起来,讲出来。” (记者 刘忆斯)



葛亮

1978年生,祖籍南京,现居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代表作有《朱雀》《七声》等。


“他有一个老灵魂。”台湾作家朱天心如此评价年轻的葛亮。确实,他很少涉及风花雪月,葛亮的作品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味道。葛亮对于香港的书写也很有野心,他说:“一些人谈到香港好像就是维港的夜景啊,中环的名牌店啊,其实它还有另外一面。我想写不一样的香港,繁华覆盖下的阴影。”(记者 焦守林)



徐国琦

徐国琦,安徽枞阳人。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曾任美国密歇根州Kalamazoo College历史系讲座副教授,现为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是西方研究中国国际化历史的著名学者。代表作有《中国与大战》《一战中的华工》。


“一战”百年的时候,我们专访了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听他讲述“一战”华工往事。徐国琦说:“华工赴欧是到西方文明的中心——法国,他们受到的战争与文明的冲击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在欧洲文明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华工来到欧洲,经历了西方文明最好的一面和最坏的一面。” (记者 魏鼎)



陈之藩

陈之藩(1925-2012),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著有电机工程论文百多篇;散文等作品。2007年获颁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散文代表作有《在春风里》《剑河倒影》等。


陈之藩,是从事电机工程学研究的科学家,是剑桥大学的哲学博士,是胡适先生的忘年交,是用文章滋养一代代华人的散文大家。陈之藩先生去世之后,晶报记者采访了他的夫人童元方教授,童教授谈起先生的创作时说:“我们不要管陈教授是什么家,只是拿出文章来看,他当然是华文写作最好的作家之一”(图为陈之藩、童元方伉俪)。 (记者 刘忆斯)


 

温瑞安

1954年生于马来西亚,武侠小说作家。有小说、诗、散文、评论各类著作100多种。1973年赴台湾留学,1981年抵香港发展,1990年转至内地。代表作有《惊艳一枪》《布衣神相》《四大名捕》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庸、梁羽生、卧龙生等作家均已封笔,而古龙也憾离人世,温瑞安便成了“古龙之后,独撑大局”(香港作家倪匡语)的作家。但实际上,温瑞安先是一位情感丰沛的诗人。连他自己也觉得诧异:“我明明是写诗、研究诗的啊,怎么就变成武侠作家了?”面对“武侠”的标签,温瑞安说:“我写武侠小说,其实是文学激发的,比如诗歌和历史等等,不是武侠激发我写武侠小说的。我不是‘从武侠小说入武侠小说’,这就好像‘诗从不是诗处来’。我们想写诗的时候,只看那些文艺的东西,你写的可能不是诗,但是反而从生活中来,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在生活中所感的才是诗。” (记者 姜梦诗)



丁学良

丁学良,出生于皖南农村,1984年出国留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代表作《辩论中国模式》《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等。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肯定了中国模式的存在,且深入剖析了它的演化过程。他说:“之所以做中国模式项目的研究,是因为当时身居海外做学术研究,看到报纸、杂志和一些学术论文在过去五年中,更多地开始讨论中国模式对中国的意义、对世界的意义。” (记者 焦守林)


 

齐锡生

齐锡生,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创办者。研究重点是近代中国的内政和军事、近代中国外交。代表作《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香港科大,还有什么好说的?》等。


齐锡生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还是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的创办者。谈到学术研究,就不能不提学者对于繁杂资料的选取问题。齐锡生说:“(无论中外)很多学者身上都存在的误区。很多学者写出来的作品常常是代表那个国家的观点,国家本位主义色彩比较浓厚,我觉得这对做学问来说是不幸的。在资料面前,一个优秀的学者应当有世界性的眼光。” (记者 姜梦诗)


 

小思

1939年生于香港,本名卢玮銮。香港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师承现代思想家、哲学家唐君毅。主要作品有《承教小记》《香港文学散步》《香港家书》《丰子恺漫画选绎》《翠拂行人首》等。


小思长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她说自己爱香港,这是因为香港是中国的香港。在小思的成长记忆里,前前后后有好几波内地人来港潮,蔡元培曾在这里演讲,许地山曾在这里教书,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名家和大师了,她说:“其实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一直都在融合于香港本土文化,一直都在教养着香港人。” (记者 刘忆斯)



张翠容

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能糅合东方女性特有的细腻以及国际观察家应有的敏锐来洞悉世界大事。她也是香港少有的旅行家记者和作家。代表作有《中东现场》《另一片海》等。


成为一名战地女记者,她有难以安定下来的好奇心,然后再用书写的方式来释放自己。张翠容说:“我把采访的故事写成书,希望这种文字是比较文学的,能够把发生得很快很快、看起来很紧张的事情变成一种永恒的东西。我觉得所有的事物都有永恒的一面,包括人生。” (记者 姜梦诗)



罗展凤

专研电影音乐,为华语世界少数研究此领域的研究者。代表品有《映画x音乐》《无常素描:追忆基耶斯洛夫斯基》也受文艺青年喜爱。


内地读者最初接触罗展凤的文字,应该是十几年前她在《看电影》杂志上开的专栏。她是学中国现代文学出身,加之对电影音乐领域的这份热爱,笔下的解析自然富于个人情绪的流动和文学意味。罗展凤说:“借助艺术,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都在经历类似的事情。我就是那个在借着阅读别人的作品,电影或者音乐来写自己的人。” (特约记者 吕阳)



郑培凯

生于1948年,山东日照人,著名文化学者、历史学家、香港特区政府荣誉勋章获得者。师从蜚声国际汉学界的史景迁教授与余英时教授。代表作有《行脚八方》《茶余酒后金瓶梅。》


郑培凯的成长过程比较特别:在大陆出生,台湾长大,在美国生活了很久。但郑培凯一直有种情结,想对自己成长的文化环境做一个反馈。当他在香港任教时,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意识,郑培凯说:“我们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很多时候并没有从现代的这个环境来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传承,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汲取好的传统来发展现代人的意识。”

 (记者 罗婉)




编辑 | 罗婉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点击图片阅读 | 《深港书评》评出20年20本港产书

点击图片阅读 | 那些年,我们为香港名家画过的肖像

点击图片阅读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香港书展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合作或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