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征途,不止星辰大海
尽管地球表面的70%都被水覆盖,但历史叙述却一直是陆地中心论。今天,我们不如将目光落点从陆地转向水域,通过海洋来纵观历史。
一部“海洋史”百科全书
作为“世界史”的一个分支,“海洋史”一般关注船舶制造、海上贸易、海洋探险、人类迁徙、海军战争等诸多主题,是一个跨学科、跨区域的研究课题。
供职于缅因州海事博物馆的美国海洋史学家林肯·佩恩敏锐观察到传统历史写作对“海洋”的忽略,从而以《海洋与文明》为题写就此书,再现了从大洋洲和美洲居民最初的航海活动至今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
▲ 著名的“希腊火”
▲ 贝叶挂毯上的“诺曼征服”
“海洋史”在东西方国家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国人对西方历史中的海洋史并不陌生,而对中华民族与海洋的联系则稍显生疏。
但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将内河航运视为航海活动的一部分,加之不时的远洋航行和同周围国家的交流的历史,这样一来,中国古代蕴含丰富的海洋史也跃然眼前了。
的确,起源于内陆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未以航海为导向。河流和运河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疆域的扩展与国内的稳定,可见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是内陆水路体系的开发,而公海和远洋航行并非中国古代传统的活动方式。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注重运河的开凿和内河航运的发展,用以维持灌溉和运输,同时起到防洪的作用,长江和黄河的治理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主题,河流与运河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降雨的扩张及国内的稳定。
▲ 蒙古来袭颂词
与之相对应的对外海上贸易则有助于确保古代中国保持对其海上邻国的优势地位,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古代中国对东南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之中。在传统观念中,中国是世界的中央,在西北部通过修建长城以抵御外族入侵,而东南部沿海则相对少受侵扰,这是保证国家安全与追求新奇商品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佩恩看来,中国的宋朝是一个困境与机遇结合的时代。
自秦朝以来,在西北各民族中的威望和影响是保障中国主导地位的核心因素,随着西部边疆的崩溃,宋朝君臣被迫动迁,从而更加靠近运河体系的中心。在临安定都则是数千年来极为罕见地将都城安置在沿海城市,这反映了统治精英意识到海洋贸易对普通市民和朝廷的重要作用。随着北方居民大量南迁,中央政府对商业税收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东北亚交通网也逐步建成。
▲ 郑和下西洋
除了内河航运之外,中国古代远洋航海最突出的事件便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通过与半个世纪之后葡萄牙人的航海活动做对比,许多学者强调郑和下西洋的商业及和平属性,但是不能忽略郑和远航中的军事活动。
在公元11至15世纪之间,南部海域的许多国家臣服于明王朝,印度洋贸易网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贸易网络,不仅线路最长、港口最为繁忙,并且流动的商品也最为多样,一时间,亚洲南部和东部海岸涌现出不少以海洋活动为主的中心。不同地区的思想彼此交汇,商品生产交换时时发生,就连地中海地区的商人和旅行者都被吸引过来。
“海洋”作为一种媒介,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全球化”特征:
通过相互依赖的网络,某一地区的变化可能通过连锁反应从一个地区扩散至另一个区域。
这一主导性的历史进程是由欧洲人引领的,通过中世纪意大利港口城市的崛起和商业革命的开始,穆斯林和印度佛教徒之间超越宗教分歧的商贸往来,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让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
荷兰法学家雨果·格劳秀斯的论著、欧洲渔民的劳作、海洋贸易和海军行动的迅速扩张,让航海活动从冒险变为了不可或缺的出行方式,整个世界也因此联系得愈来愈紧密。
人类文明因为海洋的主题时而紧张,甚至爆发战争;时而缓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向前演进。
佩恩所著《海洋与文明》是一部“海洋史”的百科全书,人类的造船技术的沿革、航海区域的不断扩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历史事件等,都是这部著作中所关注的主题,历史、军事、技术等不同领域的爱好者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
编 辑 | 罗婉 邓晓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