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西西,她的文学宇宙多元且斑斓
今日(12月18日)早晨8时15分,香港作家西西因心脏衰竭,在医院安详离世。
在今年香港书展期间,还有一场关于西西的文学讲座——“西西的多重宇宙:小说、新诗、评论”,深港书评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特将此文再发一遍,以示悼念!
香港诗人廖伟棠曾作诗向西西致敬,我们也在此文前刊发此诗,共同送别西西!
候鸟
——致敬西西
微小的
在入夜起行
避免误判高楼或灯塔
是黎明的光线。
喑痖的
远离声音
辨认枪声和诱鸟
不爱也不恨。
只有一条河流静静
穿过我的头颅
承载几个地点
所有的风土。
像一支箭
逆转我的羽向
让我无论在何处筑巢
也可以像你一样
清风两袖。
微斯鸟哉
无谁与归。
我们一路削骨
直到全身变成笔
挂上飞石与弹丸
撞上高压电线
成为白昼扑日的猛禽
黄昏时
往故人的阁楼敲窗
无所谓送信或收信。
2019年6月
谢谢你!西西天堂依然有公仔陪伴你的童心。
▲西西
西西的多重宇宙
文 | 金敏华
85岁的西西除了在今年香港书展上推出首本绘本动物诗集《动物嘉年华》外,还出版了小说集《石头与桃花》,并首发三卷本《西西看电影》的首卷。这还不算年初分别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了她个人认为“最喜欢的作品”《钦天监》。“很难想象80多岁的人能有那么强的创造力”,作家潘国灵赞叹不已。
西西迄今已出版四十三本著作,“之前出过两本诗集,上一次出版诗集,已是多年前洪范(书店)出的《西西诗集》”,被视为香港青年作家中坚的黄怡介绍,西西的作品门类非常丰富,除了大家熟悉的小说、散文,她还写很多与电影相关的评论,以及大量的书评书介。
诗人:
诗意与想象的嘉年华
《动物嘉年华》邀请了27位本地画家,各自以自身风格,以及对诗篇的理解,对应诗集中的某一动物画图,实则是一场诗意和想象的嘉年华。“不只视觉上很漂亮,它也是一位前辈诗人跟香港的艺术家甚至小朋友在创作上的对话”,黄怡笑着透露,自己也在书中画了一只嫌自己胖、因而很不开心的长臂猿。她认为,这正体现了西西在各种不同的人群中“也是有她的魅力的,而不只是一些专业读者能从她的诗中得到乐趣”。
这一绘本动物诗集的另一特质是“它是中英双语的”,黄怡续道,译者是美国作家、翻译家费正华(Jennifer Feeley),“她一直在翻译西西的作品,作为一个本身有写作习惯的人,她很喜欢西西看世界的方法,或者使用语言的方式,比如西西会拿文字来玩游戏,可能是声音上的游戏,或是比喻、联想上的游戏,而且玩的方式很独特,这对翻译者来说是一种挑战,可是她喜欢这种挑战,愿意为了西西努力去做好这件事情。”
黄怡描述Jennifer翻译西西动物诗集的过程,是一幅“超有趣”的“玩寻宝游戏”景象。“要翻译西西的诗,其实是要做一个比一般读者更加深入的读者,要看得很仔细,要想象西西原本是要讲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是她讲到的那只猴子究竟是一只还是一群猴子,是纯粹大只的猴子、还是在猴群中作为头领的存在,这些细节都要弄得很清楚。”她认为,一旦对其中的诗句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西西写作的有趣角度,“比如我们跟着她可以看到她关心的动物有什么特质,像是刚刚说的那只猴子,她写道,‘头上有很长的毛’,我们就要去研究,在头顶的,翻译成‘hair’,在腮帮子就翻成‘beard’,我们就要努力去找那只猴子,可是西西可能真的没有说明白它是什么品种。她写玩拔河游戏的狒狒,说在日本有一个动物园,箱子上有根绳子,狒狒在那端、人在这头,如果狒狒赢了,就能得到食物。我们就去找十几年前日本哪个动物园里有这样的设施,找不到的话,有些细节可能就无法精准反映。后来我们在西西的其他作品中找到线索,她跟何福仁老师有一本对谈书《猿猴志》,里面有提到这件事,再去网上找,结果真的找到一部短片,有个外国人跟那只狒狒在拔河……整个过程像是一趟纸上旅行,跟着西西去寻找,途中会遇到她的其他作品,发现她看世界的方式,了解她的阅读习惯,如果只是读她的诗,可能就只看到一些卡通的外表,其实背后有很多故事。”
《动物嘉年华》 (中英双语)
何福仁 编 费正华 译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22年7月
不仅仅是故事。在黄怡看来,从这本动物诗集中,能看到西西“关心人跟动物怎样生存在世上”的视角,“她有写一些想象中的动物,甚至自己创作一个动物,当她有了这种造物主般的绝对权利时,既不会把它弄成万能的,也没有赋予它超能力,可能只是给它后脑加双眼睛,让它看到更多东西,没有要做一个领导全世界的大怪物出来,这真的很像我们认识的西西,她是一个温柔、低调的人,她关心的不是我给你很多武器去称霸森林,只是想你开开心心、过好自己的日子,你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小小烦恼,绝不会是一个超人。”
学者刘伟成认为,因为诗歌“浓缩”的特质,在《动物嘉年华》中,西西一贯的“谦虚的学习者”形象更加凸显,“她不会像其他动物诗那样去反省人同动物的关系,人对大自然的破坏,而是成功地将‘谦虚的学习者’态度与童诗结合起来,放在动物诗的主题中,很能凸显人的本位的反思”,他坦承,令其“震撼”的一点是,“我自己也写诗,从容不迫地表现主题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且还不做作,可能只有西西才做得到。”
《石头与桃花》
西西 著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2年4月
批评家:
建立自己与他人的世界
接着西西跟动物的关系,潘国灵将话题引向深入:她对动物的关注不仅存在于诗集中,也充满在她的小说里,“很多交叉点,包括‘肥土镇’,跟着‘飞毡’,甚至可以上溯到《虎地》。《虎地》讲越南难民营,铁丝网的另一意象是动物园——西西的作品你可以通过一个点把很多东西连接起来,通过建立一个个的脉络,连成一张网。”他承认,从单一的作品到连成网,要有一定功力才能打通。正如西西本身是一位创造性作家,“她的文本本身也在邀请你成为一个创造性读者”,潘国灵强调,如果对西西小说已有一定“读龄”,对西西作品有一定熟悉度,而且不仅仅满足于读一本小说,不妨通过长久的累积,通过对其他作品的阅读,建立起“西西学”研究的脉络或者网络。
“读龄”的要求会不会对一般读者亲近西西作品造成障碍?专事西西写作与电影关系研究的青年学者赵晓彤认为,“我觉得是没有困难的,只会越来越兴奋。跟着西西走,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会建立自己的一个世界——她总是有空间让你建立自己的世界,她也会展示给你看她的文艺世界,或者她看到的世界有多大。可是很奇怪,她表现出很谦卑的心态,所以一般读者也会觉得她很容易亲近,跟其他所谓知识型学者的散文、小说是很不一样的。”不过她也提醒,“可是第二次或者十年后再读,你会发现当初读的不是她的全部,她其实还有别的东西你可能要读多一点点。”
赵晓彤在图书馆里找到“好几百篇”西西当年写的影评,“我是跟着西西去看电影的,西西的影评比现在很多影评还要好。”赵晓彤自己也写影评,“现在好像非得用一个很大的知识系统才能够解说一件很简单的事,西西是倒过来的,她用很简单的手法叙述复杂的事情,你不会觉得她讲得高深莫测,然后你就不敢去看了,怕看不懂,我觉得她是非常有意识地用她的文字去吸引读者,一起去看电影。”
不止是影评,以《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为代表的西西书评也有这样的特色。“那不是一般的阅读笔记,看完作品能够细致地把故事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说一遍,蛮要功力的,西西经常可以做到这点”,潘国灵感佩道。刘伟成举了书中的一个例子,“西西选了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的《与浪一起流浪》,他的小说挺难懂的,可是看完西西的介绍,再去读那篇小说,感觉完全不同了。她其实是把这位作家的全部作品看完后选出最精彩的一篇,这是她的厉害之处。”
《西西看电影》(上)
赵晓彤 编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2年7月
小说家:
追问传统根源与国际性
1950年13岁的西西随父母从上海来到香港。西西曾经将她由上海迁徙到香港,随时间推移成长的故事写成《候鸟》,将在香港的续篇取名《织巢》。刘伟成分析,香港对西西来说正有“织巢”的功能,“她选择在这个比较自由安全的地方沉淀她的文学想象,让她的创作意念可以化成不同文字。西西的很多作品都是在香港不同的报纸杂志专栏上发表的,专栏文化其实是香港很特别的土壤,虽然连载这种形式似乎更适合武侠言情小说,但是像《我城》这样比较慢调的作品也可以找到发表空间,让人一篇篇来读,虽不像武侠小说那样每一篇刊出后都有一个impact(冲击),但类似的‘织巢’条件,足以使她选择香港作为定点,从这个定点出发可以辐射出一个很大的网络。”他补充道,西西进行小说创作时,需要找很多资料、读很多书、看不同的电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在整个华文世界是比较开放的,这些都是成就西西‘织巢’的条件”。
《我城》
西西 著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刘伟成以自己今年在浸会大学教授西西早期获奖短篇《玛利亚》为例,“这是她26岁(1964年)时写的,我让学生抛开那些芜杂背景,留意作品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殖民主题,里面的修女、神父,包括《钦天监》里也是,香港的殖民文化其实给西西一个很大的推动,促使她反省:中国的整个传统是什么?我们自己的东西是什么?我们的根在哪里?这是从《候鸟》到《织巢》很重要的一个主题。”
潘国灵将西西称为值得香港珍视的“瑰宝”,写作人的“榜样”,是“独一无二的”。“她从上海南来,你看她写山东汉石像,写康熙乾隆,这个脉络就是中国历史。这方面我觉得年轻一辈(香港作家)是接不过来的,起码我就接不到,虽然也懂得一些中国历史,这是其中一面,你可以说是中国脉络,她是真的有兴趣;另一面是她的本土性,她跟香港是互生的——互相给予。西西为香港起码创造了我城、肥土镇、我的乔治亚、飞毡这样的城市文学不朽形象。她在香港受教育,后来又在香港教书等等,‘本土性’就是她对这个地方有感情。没有一个(香港)作家写得出像《土瓜湾叙事》这样的文章,这是她跟香港的关系。”他接着表示,因为香港曾经——希望未来也是——是一个面向国际的窗口,“西西年轻的时候吸收了大量外来电影、国际文学的滋养,吸收之余她有足够的胸襟,实验在她的《东城故事》《春望》等等,这是她的国际性,而香港的这种混杂性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除了时势,当然也跟她的意志、天分、吸收能力等等有关。”
编辑 | 伍岭 罗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