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人都是斯通纳
时间大师终将明证何为经典……《斯通纳》,豆瓣评分9.1分。《纽约客》这样评价: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
《斯通纳》
(美)约翰·威廉斯 著
杨向荣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1月版
五十年前《斯通纳》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作者约翰•威廉斯不知是否预见到他这部长篇小说问世后的遭遇与书中主人公的命运颇有暗合之处。书中讲述了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农家子弟斯通纳的一生——到城市求学、留校任教、跻身学术圈,娶妻、生女、染疾离世……这像是农村包围城市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典型,但斯通纳的追求不止于此,终其一生,他都在精神自由与现实桎梏间纠结。
1965年版封面
这本书于1965年出版,曾在《纽约客》杂志露了一脸,亦不乏知音对其肯定有加,却仍然没能左右其被茫茫书海淹没。后来,每隔一些年,《斯通纳》就会被小范围地提及,直到2006年在美国被再次出版,它的命运算是彻底扭转。不仅在美国、英国,接下来《斯通纳》的影响力因不同语种版本陆续波及法国、荷兰、意大利,如今中文简体版也已上市。所以说,《斯通纳》的运气或多或少好过它的主人公,正走在成为经典的路上也未可知。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这是《斯通纳》第一页第一段的句子,基本可视为整本书情节的高浓缩梗概,也是这个人物的墓志铭般简略的生平。
可以这么说,约翰•威廉斯从一开始就无意在雕琢情节和设置悬念上耗神,换句话说,关于斯通纳,最大的悬念不是他的生或者死,而是他如何度过这之间的几十年,他怎么说怎么做,心里作何想。他的经历哪怕放到今天也够得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是他内心深处的那丛精神之火,烛照着他对于显得虚无的所谓学术理想的向往,这埋伏着他的宿命,令他岁岁年年细水长流的无奈成为必然。
世界各国不同版本的《斯通纳》书影
回望一个人的一生,容不下任何假设,哪怕对于一部小说中的人物,他的经历也不宜推倒重来。斯通纳读大二的时候已经意识到,有助于他今后投身自家农场的农学院课程和“无用”的英国文学概论之间,他心中的天平倾向于哪方。而教授他英国文学概论的老师阿切尔•斯隆的出现则完全为他指明了未来方向,这个集导师、先知、杠头和朋友于一身的人物,对于斯通纳的人生乃至整本书的走向都颇富象征意义。
也许同红尘滚滚的外部世界相比,大学里的学术圈子是座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斯通纳的内心也还是不得安生。就算世界大战爆发、家国情怀冲击莘莘学子的投笔从戎热情没能把他推上前线,留在大学里的他还是要面对世态炎凉、人际关系的挑战。这些压力来自上级、同僚和学生,以及家人,既必要又无聊,是非分明但不易分辨。这样的环境下,做个没心没肺的实在人或者心思缜密视而不见的投机分子都能过得不错,遗憾的是,斯通纳两者都不是。本质上,他是个内心纯良的人,有农家子弟的单纯和质朴,身在高校的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但他又是个有些懦弱、怯于逃避的人,在心知肚明与无能为力中内心交战,怀揣着理想在现实世界慢慢沦陷。
英版《斯纳通》照片
有一种书,纵然文本有一目了然不难言明的好,但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情感温度还是容易令读者的阅读体验过渡到感性层面,个人化的触动无法尽述,《斯通纳》即在此列。不同的年纪读同一本书,这种感觉自然不同。对我来说,读《斯通纳》的过程并不轻松,那种不由自主的、超越时空的代入感相当虐心。“他观察自己时,就像一个熟悉得有些古怪的陌生人在做着熟悉得有些古怪的事情,自己不得不做。这是一种他以前从未体验过的分裂。他知道,自己应该遭受其困扰,但他已经麻木,无法说服自己相信这事很重要。他已经四十二岁,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中年的斯通纳在似水流年中载浮载沉,这样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很是契合包括我自己在内心有不甘的中年人,这是这部小说用以跨越时间指向经典的力量之一吧。
就如同确切而具体地说出《斯通纳》到底有什么好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客观描述斯通纳其人,同样不容易。书中那位斯通纳与其亦师亦友、从军后战死沙场的马斯特思曾有一段当面对斯通纳的评价,“你是个梦想家,一个更疯狂世界的疯子,我们中西部本土的堂吉诃德,但没有自己的桑乔,在蓝天下欢跳。……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你在这个世界没有安身之地。”可以想象这番言论是如何直入斯通纳的内心,他的隐痛与我们相连,冷暖自知。
英国版插画
毫无疑问,斯通纳的故事是有悲剧色彩的,但据此评判他是人生失败者并不妥当。失意和失败不能划等号,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如意,灵魂深处仍能葆有哪怕一丝追求完美精神世界的执念,已能够对自己有所交待。故事结尾,弥留之际的斯通纳在超现实意味的描写中打开一本书,手指翻动着书页,“一种他自己的身份感忽然猛然袭来,他感觉到了这个东西的力量。他就是自己,他知道自己曾经是什么样的人”,约翰•威廉斯,或者说斯通纳,都找到了自己,这永远不晚。
很难分析为什么时隔半个世纪《斯通纳》的魅力才渐渐在世界范围蔓延,书中那种庸常生涯中个体命运的起伏,那种在生活和事业中没顶还不甘心奋力呼吸另一种空气的努力,本不该需要时间如此淘洗才会打动读者。我宁愿相信一切都是偶然吧,这不是最适合《斯通纳》大放异彩的时代,幸运的是,这也不是《斯通纳》会被再次埋没的时代。
人们纷纷举起《斯通纳》的英文版封面与自己的头像重合进行拍照,暗示了照片后的每个人可能都有着与斯通纳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精神世界。 图片来源 | 新京报
《斯通纳》评语
威廉斯的写作就像被打磨光滑的橡木上反射出本色、持久的光泽。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纽约客》
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是一本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阅读体验。 ——《星期日泰晤士报》
—它简直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机构精巧,语言优美,故事动人,展示着一种夺人心魄的完美。 ——《纽约时报》
一件文学的珍宝。 ——《明镜周刊》
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直击生活的真相,语言清澈优美。它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文学之人的传奇。 ——伊恩·麦克尤恩
我们人人都是斯通纳……
版权声明
深港书评 微信号“jbsgsp”
晶报《深港书评》所属
本号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