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清单,永远的艾柯
2月19日,享誉世界的意大利著名作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辞世,享年84岁。英国《卫报》称艾柯是数一数二受景仰的文坛巨擘。意国总理伦齐赞扬他是“欧洲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他离世是“文化的巨大损失”。
“别想摆脱书”的艾柯走了,合上一本百科全书,留下了“无限的清单”……今天推出一篇杨照先生写其《无限的清单》的的书评,谨此纪念艾柯。
混乱、抗拒秩序的诱惑
wellcom
艾柯(Umberto Eco)出了一本“三合一”的书《无限的清单》,书中他以三种相关却不完全一样的身份出现。一种身份是作者、研究者,他写了二十一篇短文,纵横古今上下,探讨“名单”这件事在文明、历史上的种种意义,为什么要列名单,名单与一般叙述有何基本不同,名单在知识分类上扮演的角色……等等。
第二种身份是展览策展人,他选出了将近两百幅美术作品,构成了一组奇特的纸上展览场,最奇特的地方,在于我们很难从这些作品本身看出其间的连结,除非,先阅读作者、研究者艾柯所写的文章。
他还有第三种身份,是一个选集编者,上下古今找了几十篇或者讨论“名单”,或者示范“名单”的文章,穿夹在艾柯自己写的解说与纸上展览之间。
这样一本书,内在有着和艾柯前面两本作品《美的历史》、《丑的历史》一贯相承的精神。如果延续那两本书的成例,这本书应该命名为《众的历史》,透过“名单”,艾柯要关切的,是西方历史文明中,如何面对庞大数量、“众”的概念,以及这个概念的种种变貌。
“名单”带着强烈的暗示:
表示列在单上的项目,是无法用其它方式归纳描述的。因而“名单”的形式本身,具备了我们平常不曾认真思考、却很容易感受到的隐藏讯息。这是艾柯书中最主要的提醒。
“名单”向我们暗示着一种外扩性质,让我们在看待“名单”的同时,不断看向“名单”以外的其它可能项目,因而“名单”就成了人类和“无限”暧昧共舞的形式。绝大部分的“名单”,从最简单的“今晚宴客名单”到最复杂最庞大的“大英博物馆收藏品清单”,都有着可以随时扩增的特性,没有明确的边界。
“名单”也暗示着一种无法整理的混乱,能够整理的,多半都能用本质式或描述式来表达,只有缺乏本质、描述条理连结的东西,我们才不得不动用一一罗列的方式来收纳。
因而更深层地看,“名单”中也就隐约跃动着非理性的光芒。也可以换个角度说:人之所以诉诸“名单”,往往就是受到了其中的非理性混乱的诱惑。不论是在文字上或画面上并列出一长串看不出关联的物品,很奇怪,本身就有一种无法解释的乐趣,让许多作家、画家为之乐此不疲。看起来最整齐、最没有变化的形式中,却闷烧着最错乱、最没有道理的恶戏精神,这或许就是“名单”在人类文明中最特殊的地位,最特殊的贡献吧!
明白了艾柯试图要呈现给我们的“名单”视野角度,我们也就不再疑惑:为什么艾柯会写了、编了这样一本书。重点不在“导论”里所说的:“罗浮宫邀请我挑选一个主题来筹办一系列会议、展览、公开朗读、音乐会、电影”,而在他找到了一个比“丑”更能够用来连结各种狂乱、抗拒秩序的非理性现象的概念。
狂乱、抗拒秩序的非理性现象,本来就是艾柯长期对中世纪历史研究中,最感兴趣、挖掘最深的一块。
因而这本书里收进艾柯自己两本小说《玫瑰的名字》与《波多里诺》的选文,也就一点都不意外了。艾柯自己是个“名单狂”,早已在之前的作品中,多次运用“名单”来探测、显现那迷人却永远闪烁在意识边缘,无从说清楚,说清楚了也就不是了的狂乱、抗拒秩序的种种乐趣。
因而我们也就不能期待《无尽的名单》书中给“名单”一个透彻的说明,我们得到的,其实是另外一张庞大的“名单”,罗列众多历史“名单”现象的“名单”。
安伯托·艾柯
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他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他的学者生涯始于对中世纪的研究,,他痴迷于那段虽然混乱无序却又生机勃勃的时期——一个诞生了现代城市、银行体系、大学、现代欧洲语言、国家和文化理念的“黑暗”时期。
在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别想摆脱书》里,两位智者为“你读过你全部的藏书吗?”这个问题提供了多种答案:
1. “比这还多,先生,比这还多。”
2. “不。这些只不过是我下周要读的书。我读过的书都在大学里。”
3. “我一本都没读过。不然我留着它们干吗?”
4. “您知道,我不读书,我写书。”
5. “我绝不会读。我可不想受到这些我要去评判的人的影响。”
6. “藏书不一定由我们读过或者将读的书组成。这是一些我们会读的书,或我们可能读的书,即便我们最终可能没有读。”
……
艾柯语录
“档案馆和图书馆就如一些冰冷的屋子,我们把记忆储存在里面,以免文化空间充斥着所有这些杂物,同时又不至于彻底放弃这些记忆。”
“书多方证明了自身,我们看不出还有什么比书更适于实现书的用途。也许书的组成部分将有所演变,也许书不再是纸质的书。但书终将是书。”
艾柯也终将是艾柯,死亡也不能令他摆脱书。
有人说,阅读艾柯对我们的精神痼疾而言,是一种解毒。为什么当一个人逝去的时候,人们才又不断滴想起他?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