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罪恶,假服从之名而行?
为什么我们要听从于权威?如何我们才会反抗权威?一直被教育成服从权威的我们,
能否明辨“正义”与“不义”的差异?能否挺身反抗不义权威?抑或是,只要命令来自看似正当的权威,人都会服膺甚至盲从呢?二十世纪在人文及社会科学的领域里出现了很多极具震撼力的研究,它们的成果,不论好坏,值得深思……
人类的服从和反抗都是有条件的
wellcom
《服从权威:有多少罪恶,假服从之名而行?》
(美)史丹利·米尔格兰 著
黄煜文 译
台湾经济新潮社
2015年12月版
二十世纪在人文及社会科学的领域里出现了很多极具震撼力的研究,它们的成果,不论好坏,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米尔格兰(Stanley Milgram)著名的服从权威实验就是一个例子。它的震撼力至今不衰,然而在流行程度上,比不上近几年间风行畅销心理书榜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路西法效应”,有趣的是,这两位研究者不单是同辈同道,而且相识多年。就某方面而论,津巴多还要感谢米尔格兰研究对他的启发。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美]菲利普·津巴多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孙佩妏 陈雅馨 译
2010年3月版
米尔格兰的心理实验,其灵感源自纳粹德国时代的集中营管理人员,但实验看起来完全没有纳粹大屠杀的痕迹。他设计了一个虚拟的学习实验,声称研究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由应征被选中的被试验者充当教师,而学习者和教师们被安排到分隔的房间里,学习者坐在电椅上,两者可隔着玻璃窗相望,而教师拿出词语牌给隔壁的学习者进行串字实验。实验设定如果学习者答错,“教师”必须按下电击按钮,如果再答错便会增加电压。
电击按钮的伏特数会根据学习者答错的次数增加,由最初的十五伏电击,增加至四百五十伏,而教师一直知道电压正在增加,也听见学习者们因此益发惨烈的叫喊声。如果教学者有所迟疑甚至反对继续进行实验,他们会被请求甚至被要求完成实验。
当然,一切都是实验设计者的精心安排,那些“教师们”并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实验对象,也不知道那些学习者们其实是请来的临时演员,但“教师”可以听见“学习者”的叫喊声,那只是演员事先按不同电击程度而录的音,最高电压下的录音是没有喊声的,让受试的“教师”以为“学习者”已经被电死,以此观察实验对象的反应。而充当教师的实验对象,听见学习者越来越惨烈的叫喊声以后,内心也越来越抗拒继续进行实验,但在压力下仍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完成实验。
这个实验因为违反学术研究的伦理而为人诟病,那些充当教师的人全然不知道实验对象是谁,也不知道实验性质和他们会在实验中经历的心理压力。至于这项实验背后的目的,即测试人们在良知责备下基于环境制约下的对权威的服从,更是充满争议性。
从研究方法上说,这项心理实验堪称行为科学的典范,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人类在这类压迫性的环境制约下,往往会搁下道德判断、良知或恻忍之心,在行为上服从权威的命令。然而这实验又突破了行为科学的界限,触及人类道德判断的问题,实验对象就像纳粹集中营里操作毒气室的工作人员,而加害者和被害者互相区隔的环境,以及干净利落的按钮动作,都减轻了加害者的罪咎感。
矛盾的是,虽然这个实验违反伦理,但一直有人持续进行这项实验,尽管有时会简化某些细节,但实验设计及目的不变,实验结果亦大同小异,可见米尔格兰的实验并没有因为时代转变而被遗忘,反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然而很久以后,作者的实验报告才译成中文出版。
读者不妨将它与《路西法效应》的实验设定作比较,后者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将他们安置在监狱里,分别充当囚犯和狱卒,这一实验纯粹是诱发实验对象扩大他们的“恶行”(路西法就是“魔鬼”的别称),但米尔格兰的实验恰好测试人们意识里的“平庸之恶”如何抑制道德判断或良知的作用,证实了阿伦特认为“恶”往往以平庸、不那么有性格的面孔出现的说法是对的。
米尔格兰的实验对象不限于知识分子,而包括家庭主妇、工人以及专业人士,实验结果没有显示出他们对权威的反抗与受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有任何必然关系,性格也未必是服从或反抗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受试验者本人对服从命令的态度如何,例如任职护士的四十岁妇女凯伦·邓兹,虽然人很谦和,但或许因为本身所受的职业训练而表现得很服从。至于曾经参与童军组织及加入家长教师联谊会、义务辅导少年犯的罗森布伦太太,则执着于教导青少年和自己的女儿。当她在实验过后知道事情的原委时,便不断辩称自己不想继续实验,但认为命令一定得执行,故实验中没怎样反抗。
实验进行多次,每次细节上皆有所不同,例如有次曾将“受害者”与加害者置于同一房间,有次曾将受害者紧绑在电椅上,有次研究者声称“学习者”有心脏病,又有一次允许实验对象离开场地,另外一次则由普通人发号施令(在两次实验中,服从程度急促下降)。其中一次实验的结果很“有趣”,他们声称“学习者”缺席,故由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充当被电击的“学习者”,结果由于工作人员的权威下降,受试者大多能完成整个实验。这说明了权威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受环境所影响。
实验基本上说明了,即使良心上感觉不妥或理性上认为不对,个人仍不敢反抗权威。
但在一次由十六名受试者发号施令的实验中,当他们发现其他人大多亦觉得不妥,便开始勇于反抗权威,保护受害者。另一种质疑权威的情形源于两种权威同时出现,受试验者必须在两种权威之中选择其中一种,但好些受试者的反应是寻求哪一种权威拥有更高的阶序。想一想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如果老板和老板的老板意见相左,我们也许亦会选择跟从更高阶序权威(更高级老板)的指令行事吧。
其实工作正好就是服从权威的最佳例子,想想看我们在什么情境下服从某项指令做并不愉快的工作,又在什么情境下停止履行义务,当中也涉及我们对合作契约的遵守。我们会慎重考虑违背契约的后果,但这涉及我们的社会关系。然而每当我们感到不妥而接近反抗的临界点时,我们便会感到焦虑不安,想避免做出被禁止的行为,直至受试者跨过这道情感障碍,在反抗过后,才能平缓下来。
米尔格兰也指出,当我们因为内心与权威冲突而感到压力时,这并非意味着权威的压力而是权力的弱点。
米尔格兰实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很有启发意义。
它证实了人类的服从、忠诚和纪律并不是绝对而无条件的,而人类的反抗也是有条件的。这项实验也加深人们如何重新定义“责任”,不管那是战争法庭抑或日常生活的一个情境。
各界对《服从权威》的赞誉
这是社会心理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概括性的研究。……米尔格兰的实验充分证明社会处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这项研究说明了一点──绝大多数人无法拒绝不正义的权威的命令。──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作者
这是经典的论述,说明人类有服从命令的倾向,完全无视于他们的所做所为会造成什麽伤害或后果。─麦可‧德达《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米尔格兰的服从实验使我们更清楚地察觉到不加批判、接受权威的危险。──彼得‧辛格《纽约时报书评》
一本吸引人与深具意义的作品。──《滚石》
再来看下去年的一部相关的影片
本片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在197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学,一群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试验。他们分成两伙人,一伙人扮演监狱狱警,另外一些人则扮演囚犯,在24小时内开始模拟监狱里的日常生活。结果证明,扮演狱警的人在模拟监狱的情境中,开始变得有暴力倾向,而扮演囚犯的人则预谋造反。试验不久就被叫停,但其研究结果许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米尔格兰的实验与论述,提醒我们重新审视人性的本质、道德的意义,深入思考何谓是非善恶,他并提出警讯:当人在整个邪恶行为链中只担任某个环节,且距离行为的最终结果很远时,人在心理上很容易忽视自己应负的责任,甚至完全卸除人性。
在那些暗含着强大社会压力的情境中,我们的道德感可以轻而易举的被践踏在脚下,一个人在作恶的制度下扮演什么角色,由不得他个人的性格或素质决定,现实中强制性制度把人去角色化和去个性化,一旦作恶制度建立起来,任何人放进这个制度,只要在其中起作用,就不可避免担当起作恶的角色,即,要么害人,要么被害,以好人的人格道德情操去抵御坏制度根本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好冷~可有赶脚对人性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