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建科技获评国务院国资委标杆“科改示范企业”,并作典型交流发言

中建科技 2022-07-22

日前,中国建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中建集团两家科改子企业获评国务院国资委标杆“科改示范企业”,并分别作典型交流发言,报道了中建科技在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专项评估中获评“标杆”等级
以下为中建科技相关报道内容:


11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科改示范企业”专项评估结果。中建集团两家科改子企业——中建科工、中建科技均获评“标杆”等级,是唯一一家所属“科改示范企业”专项评估结果全部为“标杆”的中央企业。


10月29日,中建科技在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在京“科改示范企业”座谈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介绍了改革经验和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创新融合的发展思路,得到国资委的高度肯定。此外,两家子企业改革经验已经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创新——“科改示范行动”案例集》,在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建科技

科技型定位、差异化竞争、高质量发展

 引领建筑行业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


“科改示范行动”以来,中建科技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聚焦智能建造方式、绿色建筑产品、低碳城市发展,确立了“一最五领先”战略目标,重塑“智力+资本”赋能合作发展、“产品+服务”实现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从单纯的工程施工方转变为城市建设的专家、行家、管家,实现建造效率和科技含量“双提升”,开辟出一条提升建筑央企“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一、以改革应变局,率先探索破解改革重点难点问题


中建科技将“科改示范行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快破除影响活力效率的制度障碍和机制藩篱,全面释放改革红利。


优化治理体系,提升协同效能。毫不动摇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编制《权责指引》,合理划分总部、区域公司、项目的决策权限,实现全系统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实施总部“大部制”改革,构建“三级架构、两级管控”的扁平化组织架构;实施区域化改革,实现设计、制造与建造业务的“利益捆绑”,构建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


强化选人用人,致力人才强企。实施顶尖人才“头雁计划”。通过组建院士工作站,大力开展技术研究和落地;通过重点项目联合攻关、顾问技术指导、产学研联盟等形式,邀请多名海内外院士和长江学者担任技术顾问。实施百名博士“牵引力计划”。充分发挥博士团队“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聚集效应,目前公司已从剑桥大学、帝国理工、清华等国内外高校招录博士68名,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实施海外人才“海淘计划”。积极响应国家全球引才战略,疫情期间主动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吸引高端人才回国就业,储备一批国际先进的技术力量。通过“三类计划”筑巢引凤,培养省部级大师5人,申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候选人2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名。


健全激励约束,激发活力动力。将“回款、利润、现金流”作为企业激励的着力点,强化业绩导向,同职级员工奖金差距可达2倍,基层员工奖金高于总部员工奖金。设立科研课题绩效奖励和科学技术奖励,2020年公司首次发放科研创效奖励500余万元。构建科研课题绩效考核机制,在科学评估科研成果价值的基础上,加大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奖励力度,2020年公司首次发放科技成果奖励1000万元。设立科技项目分红激励,遴选创效科研团队,试点实施项目分红激励。在集团内部率先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同时向下贯通总部部门中层、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实现公司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强化业绩考核和综合评价“双达标”,2020年以来,因绩效考核不佳退出领导岗位的管理人员超过10%。精准识别优质人才资源,通过员工绩效与表现、能力与潜力得分开展人才九宫格入位,分类制定不同格位员工培养计划,重点培养“超级明星”“表现出色”“明日之星”梯队员工,有序淘汰“未胜任者”“绩效不佳”梯队员工,2021年前三季度,主动淘汰192人,约占人员总数的5.63%。


二、以创新开新局,多措并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聚力科研落地,破除悬空虚散。建立“一体统筹、多元协同、分层聚焦、成果共享”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即董事会和经理层决策、科委会评估论证、科技管理部统筹管理、4个研究中心具体实施、区域公司提供场景、外部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全力解决科研规划零散、资源利用松散问题。建立科研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占比4.62%,对比建筑行业平均水平提高230%,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强度为4.5%,持续领跑全行业。坚持“科研三问”,做到“一减一加”,在课题上做“减法”,提高科研投入精准度;在成果价值评估上做“加法”,提高科研工作者获得感、成就感。


聚合平台汇智,加快技术攻关。组建国内首个装配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哈工大等高端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集中优势资源开展79项核心技术攻关。2021年新增2个省部级科创平台。牵头4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居同类企业首位。承担40余项课题、子课题,获得8项院士专家组评价的“国际领先”成果。全面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在“光储直柔建筑”“城市碳中和实施路线图”等方面开展立项,清华大学揭榜项目1个、公司博士揭榜攻关项目5个。


聚力成果创新,突出转化创效。依托设计、技术、制造、工法于一体的十项技术体系,形成绿色校园、装配式住宅、会展综合体等十类产品系列。研发全球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依靠资源与能力优势,主参编装配式领域4项国家标准,联合主导4项国际标准,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A设计等国际大奖5项,拥有87个发明专利,实现77个产业技术成果转化,2020年专有产品带动EPC合同额54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带动合同额已超过100亿元。先后承接全国首个装配式绿色校园南京一中等60多所学校、参与建设“两山”医院等20多个应急医院,打造全国最大装配式社区深圳长圳公共住房、全国首个超百米装配式摩天工厂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和生物医药加速器园区等一批行业标杆项目。


下一步,中建科技将再接再厉,勇往直前,狠抓“科改示范行动这一重要契机,压茬推进各项任务落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引领行业生产方式变革。



欢迎转载 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中建科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