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建筑行业唯一案例!中建科技入选《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中建科技 中建科技 2024-04-16

近日,中建科技入选《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是中国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由BCG中国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出版发布,聚焦能源、建筑、重工业等七大行业,全面分析了各行业企业所面临的独特碳中和挑战及市场机遇,总结分享领先行业经验,为各行业的碳中和转型出谋划策,是企业碳中和实战指南


自2015年成立以来,中建科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建集团科技创新与实践的“技术平台、投资平台、产业平台”定位,坚决扛起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担当。中建科技制造、创造、建造领域全面发力,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布局模块化、低碳城市、智慧维保等新兴业务。


2022年2月,中建科技成立“双碳发展研究院”“数字发展研究院”,研发“双碳”技术体系,建立“碳排放监测及碳资产管理平台”,推进“双碳”和数字化融合发展。以低碳建筑产业、低碳建筑产品、低碳建造能力,打造“碳中和城区”“零碳社区”“零碳建筑”,创造绿色低碳、万物互联的幸福空间,服务低碳城市建设发展。






以下为全文


组建于1982年的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集团),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肩负着引领中国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光荣使命,并在环境管理、绿色建造及发展环保产业方面做了许多创新和探索,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中建科技是中建集团科技创新与实践的“技术平台、投资平台、产业平台”,深度聚焦智能建造方式、绿色建筑产品、低碳城市发展,致力于以智能建造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以科技创新孵化战略新兴业务,打造成为“最具引领力的建筑科技产业集团,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好伙伴”。自成立以来,中建科技汇聚了30多位博士、150多位绿色低碳领域的高端人才,大力发展智慧建筑、建筑清洁能源等业务,积极探索“光储直柔”等未来城市发展模式,致力于引领和推动中国建筑行业绿色发展。

关键举措一:推动绿色建造、施工


中建科技正在实践新型建造方式,一方面推广节能环保的建材,另一方面试验装配式施工模式以实现超低能耗的建筑施工。同时,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将设计与施工一体化,避免重复施工,降低能耗及材料损耗,并明确总体碳排放的责任主体,从而达成建造所需完成的碳减排目标。

△ 深圳裕璟幸福家园项目


裕璟幸福家园是中建科技践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标杆项目。这一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工程建造管理过程中的节点连接技术和外围护栏等各种技术难题:一体化设计从设计前期就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的加工和现场施工装配问题,避免了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低效、重复施工;工厂制造通过不断优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艺,并对门窗及水、电、气等管线进行预留预埋,有效解决了窗框渗漏问题,避免了开凿墙体,保证了主体结构质量;物资采购从设计阶段就依据工程进度,精准确定不同阶段的采购内容、数量等,将传统分批、分次、临时性、无序性的采购转变为精准化、规模化的集中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

 △全国最大装配式智慧社区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


与采用传统模式相比,裕璟幸福家园项目的建筑垃圾减少了80%,用工数量节省30%,节水60%,节材20%,节能20%,所需脚手支撑架减少70%,安装控制误差均小于4毫米,工程进度全面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在该项目上创新研发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又在全国最大的公共装配式社区项目一深圳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全国首个EPC装配式钢结构项目一深圳坪山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上落地开花、广结硕果。

关键举措二:深度拓展建筑清洁能源业务


众所周知,能源为碳排放的源头,建筑用能是碳减排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十三五”期间,中建科技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业务。例如,中建科技在光伏建设领域成果显著:

△ 全球首个运行中的“光储直柔”建筑——中建科技深汕绿色产业园办公楼


投资并运营了中建集团首个光伏电站一廊坊5MW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已稳定运行4年,效益超出可行性研究预期,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000吨。

建设的湖南长沙PC工厂办公楼成为国内首个光伏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的项目。

建设完成的首都机场塔台光伏屋顶项目和当代MOMA恐龙3号建筑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成功应用了光伏储能系统集成技术。

关键举措三:加速“光储直柔”及建筑碳中和技术商业化


中建科技的碳中和视野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拓展至建筑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的运营生态。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中建科技就已经布局“光储直柔”建筑,探索低碳城市运营模式。


“光储直柔”建筑将四种技术(光伏发电、分布式储能、直流电建筑及柔性控制系统)结合。光伏发电使每栋建筑都成为绿色“发电厂”;分布式储能则利用电动车或者电池等技术弥补发电和用电的时间差异;直流电建筑与交流电建筑相比可节电10%以上;柔性控制系统调节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和建筑负荷等,使电力供给和需求相匹配,消除光伏等新能源波动对电网的冲击,实现城市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光储直柔”建筑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低碳甚至零碳运营,还对城市电网有着积极作用,比如削减夏季空调负荷峰值、缓解电网增容压力以及增强电网供电可靠性等。

△ 搭载“光储直柔”智慧配电系统技术的徐州园博园叠重阁

依托中建科技一清华大学“未来城市联合实验室”,中建科技已积累了相关的碳中和核心技术并启动商业化进程。2021年6月底,首个“光储直柔”示范项目一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投入运营;搭载“光储直柔”技术的徐州园博园也将投入运营。另外,中建幸福城项目通过“光储直柔”等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降低供给侧碳排放量35%~40%,并通过智能城市运营及生态碳汇,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责编:韩成思
编辑:边奕霏
编审:杨婉莹 
来源: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