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红色传家宝”,件件无价

CNPC 中国石油 2021-09-21
 

一根撬杠

一把工兵铲

一个旧木箱

……

这一件件老物件

不仅是时光的见证

更承载着老一辈石油人

不畏艰难

为祖国献石油的毅力和决心


“锦绣河山美如画,

祖国建设跨骏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些“传家宝”背后记录的

一代代石油人

甘为祖国建设奉献青春与热血的故事

 
一根撬杠



1960年4月2日,钻机终于通过铁路运到了1205钻井队。然而,由于缺少吊车、拖拉机,运输车辆也不足,怎样能把60多吨重的钻机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井场,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这时,王进喜果断对大家说:“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吊车,咱们37个人就是37台吊车;没有汽车,37个人就是37台汽车!就是靠大绳拉、肩膀扛,也要把钻机卸下来,运到井场上去!”


就这样,王进喜带领大家将钻机化整为零,仅凭一些原始、简陋的工具,靠“人拉肩扛”的办法将60多吨重的钻机运到了井场。到了井场,全队依然靠着“人拉肩扛”的办法,把绞车、转盘、柴油机这些钢铁大件一件一件地扛上钻台。经过他们的努力,荒原上很快就竖起了40多米高的井架。


照片中的这根撬杠,就是王进喜带领1205队“人拉肩扛”装卸钻机时使用的工具,它不仅记录着石油人艰苦奋斗的历史和顽强意志,更见证了他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


一把工兵铲
 


这把满是锈迹的工兵铲的主人名叫满守库,曾是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五钻井公司的一名职工。这把工兵铲是他留下的遗物,与其他奖章、证书等,一同被儿女珍藏着。 


1947年,19岁的满守库走上了革命道路。入伍5年时间里,他跟随着队伍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等16场大型战役50余次战斗,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荣立二等功四次、三等功三次。1952年,满守库转业到石油战线,开始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人生,直到逝世。 


这把工兵铲是满守库在参军时领取的装备,在革命战场上,他曾用这把工兵铲挖战壕、与敌人作战;在石油战线上,他带着这把工兵铲投入到油田大会战中,与钻井队一同在野外东奔西走。一把工兵铲,陪伴并见证了满守库从革命战场到石油战线的奋斗人生,也激励着他的儿女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一封“与弟书”和一枚勋章



兄弟:


同行万里,目前之别,望弟不忘参军之前途,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到底,保卫胜利果实,保卫世界和平,完成任务,争取立功,争取英雄,回到祖国再见吧!


弟:每遇战役之后,要相互问候,才知生死存亡,弟:千万记在心里吧!!! 


三哥题于朝鲜黄海道新溪郡山林

1951年6月21日


这封“与弟书”中的弟弟,是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地震资料解释岗员工刘鑫铭的父亲。当年,老人和他的哥哥一同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因战事吃紧,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哥哥主动请缨参加晚间的突击和侦察任务,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哥哥牺牲后,老人亲手掩埋了他的遗体,继续参加战斗,直至负伤不得不到后方养伤。这一封“与弟书”被老人保存至今,见证着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天差地别、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旧木箱



1963年7月,石油工业部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作出了一个科学的决断性“战略”选择——将石油勘探的重点向南转移,在辽阔的渤海之滨开拓一个新的石油基地。1964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石油部党组《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由大庆油田抽调7700余人组成勘探队伍,在杨文斌同志的带领下从松嫩平原挥师南下,一路途经长春、沈阳、山海关等地,最终到达天津市北仓,建立起最早的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


照片中的旧木箱,就是当年第一批大港石油人使用的装备,他们用这样的小木箱携带着全部家当,怀揣着一个民族的梦想,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来到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开启了新的奋斗篇章。


一部短波电台


这是一台KENWOOD短波电台。上世纪70年代,由于通讯技术及通讯网络还不发达,当时在广袤的鄂尔多斯盆地作业的川庆钻探队员们,每天都依靠这样的电台,完成工作任务下达、工作量上报以及应急抢险信息发布等信息的传递。每天早中晚定时三个时间段,各个项目组的调度室内都是呼喊电台的声音——“幺柺洞两”等专业的电台术语,也是当时每个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技能。


时过境迁,如今祖国的通讯事业越做越强,作为早期重要通讯工具的短波电台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作为时代里的通讯印记,将永远留存在石油人奋斗的历史中。


几张老布票



1979年1月,中国石油辽阳石化以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实现化纤原料国产化为己任,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国产“的确良”化纤原料。1983年1月,化纤原料在辽阳石化正式投产,年产量达7.4万吨,相当于430万亩棉田的产量,如全部纺丝织成“的确良”,可保证每年全国人均“七尺布”,为我国摆脱对进口化纤原料的依赖作出重要贡献,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纤工业史册。


五件传家宝
 



1962年,面对人员紧缺、设备简陋的困境,玉门油田的石油人克服困难,掀起新一轮开发大会战,以“三老四严”为标准建立采油岗位,603岗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一块管井牌,是检验巡井是否到位的过硬标志,以此来落实“日观察、旬分析、月汇总、季总结”制度;一个节约袋,走到哪里都不离身,除了用来装工具,还能收集随手捡到的螺丝钉、废旧料,实现节约再利用;一只收油桶,是每口井上都必不可少的装备,哪里有油哪里收,点点滴滴做贡献;一辆小推车,石油人推着它推沙石、平场地、铲油污、擦设备,细心维护着每一台设备;一本《毛泽东选集》,激励着石油人艰苦奋斗,为祖国献石油。就这样,603岗位上的石油人靠着《毛泽东选集》、管井牌、节约袋、收油桶、小推车这一套传家宝,率先在玉门油田创建第一口“五好油井”、第一台“五好设备”、第一个“规格化井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以《毛泽东选集》、管井牌、节约袋、小推车、收油桶五件传家宝起家的603岗位,现在仍以“人人出手过得硬、人人练就绝门技”的光荣传统,在玉门油田独树一帜。


两套旧工服



这是陈列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彩南作业区荣誉室里的两套旧工服。


当年,老一辈石油人就是穿着这样单薄的工作服奋战在风沙肆虐、条件艰苦的沙漠戈壁。每次结束一天的巡井工作回到宿舍后,石油人的耳朵里都灌满了沙子,工作服外更是被尘沙覆盖。老一辈石油人也十分节约,油花喷溅到身上后是没有办法完全洗净的,他们就穿着覆盖了一层又一层油印的工作服,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直到缝缝补补都无济于事,才让它“光荣退休”。现在的工作条件比起从前不知好了多少,但曾经的艰苦拼搏,始终留存在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心中,激励着他们在这片热土上继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哪里有石油

哪里就是我的家”

石油人为祖国献石油的脚步从未停止


从1960年大庆油田成功喷出第一口油流

打破西方“中国贫油论”

到如今切实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使命

中国石油持续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国内原油产量保持1亿吨以上稳中有增

天然气产量当量首次突破1亿吨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保持1亿吨以上总体稳定

“三个1亿吨”成为我国油气供应的“压舱石”

2021年第一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9.23亿元

同比增长8.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21亿元

创近7年同期最好水平

……


时光流逝

精神永恒

石油工人心向党

年轻一代的石油人

将继承老一辈石油人

不畏艰难、为祖国献石油的毅力和决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学习党史 | 每日一题
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____。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②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③自我批评的作风 ④艰苦朴素的作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上滑查看答案解析









A








解析:

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在此前大会预备会上强调看齐意识,他说:“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文|叶斐
素材来源|大庆油田 玉门油田 新疆油田 大港油田 东方物探 渤海钻探 川庆钻探 辽阳石化
责任编辑 | 杜赛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