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前沿|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9年目录(一)

朱小葵&​cp3 新曲线心理 2022-04-16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toc/psych/current


01

人类意志的神经认知基础

摘要:意志(volition)是指执行自发性动作——尤其是目标导向的自发性动作——的能力,这一能力为人类和某些其他动物所共有。人脑中是否存在与意志有关的一系列特定的认知过程,这是一个长久以来饱受争议的问题。在这个主题上,众多的科学思考继续围绕着关于自由意志的传统的形而上学的辩论。从起源来看,科学心理学与意志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20世纪后半叶,心理学界甚至对其怀有敌意。在本文中,研究者的目标是让意志研究科学取向重新焕发活力。研究者首先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意志的一个新的、神经认知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定义。然后,研究者重点关注了意志的三个核心特征:生成性(generativity)(触发动作的能力)、主观性(subjectivity)(与发起自发性动作有关的意识体验),以及目的性(teleology)(一些自发性动作的目标导向性)。本文的结论是,意志是一个具有巨大社会重要性的神经认知过程,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

02

一个解释语言产生中受众设计的机制框架

摘要:受众设计(audience design)指的是发言者为迎合受众的需要而调整自己说话方式的情境。在本文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认知框架来理解受众设计效应,该框架综述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受众设计效应。在这个框架中,前馈产生(feedforward production)可以解释前馈受众设计效应,或基于已知受众特征(成人或儿童)或信息(可能含有歧义含义的信息)的效应。然后,文章描述了一个正演模拟理论,借此,发言者独立地产生与交流相关的特征来预测潜在的交流效果。这可以解释重复处理的受众设计效果,或者基于所产生的话语本身的特征,或者基于受众的特殊特征或交流情况的效果。本文也描述了该理论框架的预测。


03

动作选择的整合模型:纹状体决策的皮层控制的不同模型

摘要:在只有很少可选项的环境中做决策很简单,我们会选择能产生最有价值结果的行动。但是,在复杂环境——在这里,相同的行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中做决策就要更困难。在这种环境中,研究者认为准确的行动选择依赖于通过不同的丘脑纹状体回路从前额皮质和眶额叶皮质到纹状体活动的自上而下控制。研究者认为,前额皮质对背内侧纹状体中的中层多刺神经元有直接的影响,以表征与当前环境相关的状态空间。相反,眼眶前额皮质很可能是通过调节胆碱能神经元来跟踪受试者在该状态空间中的位置。


04

人类的择偶偏好及其行为表现

摘要:进化而来的择偶偏好构成了达尔文性选择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因果过程。进化择偶偏好的强大影响已经被记录在了所有的有性繁殖物种中,包括人类的性策略。本文综述了人类择偶偏好的科学及其各种行为表现。研究者讨论了人类性心理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相似性,它们随短期和长期的择偶环境而变化。研究者回顾了在择偶策略中具体环境的转变,这一转变是根据个体、社会和生态质量(如配偶价值、生命史策略、性别比率、性别经济不平等和文化规范)而变化的。研究者也回顾了择偶偏好影响实际择偶决定的实证证据。配偶偏好也会显著地影响配偶吸引策略、伴侣保留策略、欺骗模式、性后悔的原因、性可利用性线索的吸引力、生育性线索的吸引力、资源和保护线索的吸引力、竞争者贬损、分手原因和再婚模式,等等。最后,研究者阐明了尚未解决的问题,并为人类择偶科学(包括人类如何发明新的文化技术以更好地实施古老的性策略,以及文化的演化如何可能显著地影响我们进化而来的择偶心理)提供了未来的议程。


05

压力的发展适应性:一个演化的视角

摘要:早期压力导致失调和损伤的假设在发展科学中广泛存在,该假设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模型(如毒性压力)。另一种替代的演化—发展方法,补充了对失调的标准强调,该方法认为早期压力可能会形成代价高但适应性强的策略,即在不利条件下促进生存和繁殖。在这篇综述中,研究者概述了持续增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突出了最新成果和重要问题。研究者也回顾了适应可塑性和条件适应性的概念,介绍了生命史框架和适应性校正模型,并考虑了生理应激反应系统和相关神经内分泌过程作为可塑性机制可能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然后,我们讨论了个体对环境敏感性差异的演化,演化进程中会产生人与环境之间系统性的交互作用,这会对发展施加压力。最后,我们讨论压力介导的青春期发育调节,将其作为演化—发展方法如何促进理论整合的一个案例研究。


06

动作发展:具身的、嵌入的、适应文化的和赋能的

摘要:动作发展和心理发展在根本上是相互联系的,但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是分离的。在本文中,文章作者呈现了婴儿动作发展的四个核心特征,并展示了动作技能习得既需要也反映着基本的心理功能。(a)动作发展是具身的:动作的机会基于身体当前的状态;(b)动作发展是嵌入的:环境中的变化创造和限制了动作的可能性;(c)动作发展是适应文化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塑造了动作行为;(d)动作发展是赋能的:新的动作技能为探索和学习创造了新机会,探索与学习又促进了不同心理领域的发展。对于每一个核心特征来说,研究者展示了婴儿身体、环境和经验上的变化带来行为上的灵活性,并且因此对心理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研究者认为对于心理发展的研究来说,动作发展是一个理想的模型系统。


07

婴儿期及此后的面孔加工:社会类别的案例

摘要:先前关于婴儿面孔加工的综述强调婴儿通常是如何对面孔作出反应的。本文则强调婴儿是如何基于差异化的经验对面部的社会类别作出差异化反应的,本文聚焦种族和性别。研究者探究了六种不同的行为:偏好、再认、扫描、类别信息、情绪关联和选择性学习。虽然可以通过传统的知觉发展模型来解释我们婴儿对面孔种族和性别的反应的某些方面,但是其他方面则表明需要一个更广的模型来解释,该模型可以将认知发展与社会性、情绪发展联系起来。研究者也认为婴儿期对面部种族和性别的反应方式可能预示着其在婴儿期之后对这些类别的反应方式,他们也讨论了个体偏爱自己种族和女性面孔的社会偏见是如何形成的。


08

成年期和老年期的能动性与动机

摘要:本文梳理了个人能动性和动机影响成年期和老年期发展的相关概念性和实证性研究。本文探讨了针对个人能动性和发展规划的主要的毕生发展理论,重点关注毕生发展中的动机理论。发展能动性通过追求长期目标以达到最优发展的动作循环来展开。在生命进程的机会和限制的年龄结构中,个体有效调节他们目标卷入的能力不同。研究者讨论了一些列具体的发展挑战,例如,向成年期的转变、生理老化、疾病和社会变革;展现了个体在自身的发展中能动地操纵变化。最后,研究者也给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09

成功的记忆老化

摘要: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心理学家、老年学家,以及更近期的神经科学家都考虑了成功老化的可能。如何定义成功老化还有待争论,但保持良好的年龄敏感性认知功能,如情景记忆,是常被建议使用的标准。成功的记忆老化,其证据来自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它们均发现有些老年人保持了稳定和高水平的任务表现。成功的记忆老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实现。其中一种途径是通过大脑健康的维持,或者说相对缺少年龄相关的大脑损伤。通过另一种途径,即使有大脑损伤也能通过有效的功能代偿或者认知策略实现成功的记忆老化。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学因素和生活方式通过这两条途径影响记忆老化。其中的一些因素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改善,这在个人层面以及社会层面都能对成功的记忆老化提供积极的影响。


10

学术界的性骚扰:伦理氛围和有限道德

摘要:这篇文章回顾了性骚扰有关的研究,尤其是学术界发生的性骚扰,从而理解其背后的形成因素。研究者认为性骚扰是一个伦理学问题,因此研究者用行为伦理学来组织其综述。首先研究者回顾了个人、领导、组织和环境水平的伦理氛围前因,以及它们对性骚扰行为的发生与反应的影响。这一讨论之后探讨了有关有限道德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包括伦理淡化、动机性无视、滑坡谬误——以及它们在促进和延续性骚扰方面的作用。最后,研究者的总结强调了融合性骚扰研究和行为伦理学研究所能获得的价值,并且识别了几种可以在学术界限止性骚扰的实用手段。


11

非言语交流

摘要:非语言交流领域有着漫长的历史,涉及多种线索形式,包括:面孔、声音、身体、触碰以及人际距离;有多种分析水平,包括规范水平、组水平和个体差异;有很多横跨心理学到其他学科的实质性的主题。在这篇综述中,研究者关注非语言交流是因为它涉及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交互。研究者特别关注了(a)信号产生者发出的线索的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b)对非言语线索的感知以及这种感知的准确性。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概念化和理解这些非言语线索的发送和接收过程的框架系统。研究者还讨论了测量的问题和理论的问题,并简要提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尽管研究者的综述主要导向社会和人格心理学,但对非言语交流的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多,这表明了其跨学科的本质。


12

阅读谎言:非言语交流和欺骗

摘要:非言语交流和欺骗的关联一直受到大量的关注,但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错误的观念。在这一篇综述中,研究者提供了看待这一关系的科学视角。研究者介绍了几个可以解释说谎者为何与讲真话的人表现不同的理论,随后梳理的文献涉及说谎者的实际行为表现和个体探测谎言的能力。研究者指出,迄今为止发现的欺骗的非言语线索是模糊和不可靠的,并且当人们专注于行为时他们是平庸的谎言探测者。研究者也讨论了为何个人会持有一些关于非言语行为和欺骗之间关联的错误信念——看起来很难瓦解的一些信念。研究者进一步讨论了可以改善研究现状的方式,即研究人员通过与当前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研究非语言行为。


13

报复:一个多水平的回顾和整合

摘要:人们为何要报复?这是一个相当难以回答的问题。报复看起来对人际关系有害并且和人们的多种本能相反。然而,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研究开始揭露报复背后的逻辑,并说明了报复为何在人类中得以进化以及人们何时以及为何实施报复。研究者回顾了这些证据并指出未来关于报复的研究可以从多水平视角中获益,在这种视角下个体的复仇行为存在于更高的文化系统之中,久而久之就具有了改变这一系统的可能。用这个框架,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报复的心理属性和其在文化进化中的角色的相互作用。


14

关怀的连续体:进化而来的荷尔蒙和近端机制解释亲社会与反社会两个极端

摘要:人类的本性主要是善良的还是冷酷的?对这一问题的长期争执不休暗含了一个“一致性”假设(所有人的人性是一样的)。然而本文回顾的证据支持关怀动机和行为具有内在的差异性。从亲社会到反社会的关怀连续体反映了神经激素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差异,这一系统最初用于驱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后来用于支持一般化的关爱。对于极端的社会行为,例如极端的利他行为或者攻击行为,通常来说,最好的理解是它们反映了支持关怀的神经系统的差异。比较生物学、发展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了一致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关怀动机和行为的差异反映了一种个体差异,即对暗示脆弱和痛苦的线索的敏感性,以及将关怀从社会关系中的亲密他人泛化到疏远的他人身上的倾向。本文讨论了关怀动机与各种形式的利他主义和侵犯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15

自我控制和学业成就

摘要:自我控制是指在面对暂时更诱人的选择时,根据持久的价值目标调整思想、情感和行动的过程。在这篇综述中,研究者检测了自我控制在学业成就中的角色。研究者首先定义了自我控制并区分了几个相关的概念。随后,研究者总结的证据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从长远角度更加看重的学术目标和当下更令人满足的非学术目标之间的冲突。然后研究者转向关于自我控制与学术成就、课程成绩和标准化测试成绩表现相关的纵向研究证据。研究者使用自我控制的过程模型来说明冲动是如何产生和得到调节的,强调了学生有意加强与学术目标一致的冲动,并抑制与学术目标不一致的冲动的机会。最后,研究者总结了科学和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完待续…………



• 图文编辑 | 文 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