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每个北京人都有五套房,但北京也真不是你的

2017-07-24 乱刻 禁乱刻乱画

欢迎来到 禁乱刻乱画

微信号:luankeluanhua2016


从昨天到今天,社交媒体上因为一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吵翻了天。


第一遍看文章时,我的确没看出有什么问题。等到朋友圈里开始撕逼站队的时候,我又仔细读了一遍,觉得问题大概出在这一段里:


当西城的金融白领沉浸在年终奖的亢奋中时,南城的北京土豪会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当海淀的码农们敲完一串代码,看着奶茶的照片,幻想自己成为下一个刘强东的时候,南城的北京土豪会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当朝阳的传媒精英签完一个大单,站在CBD落地窗前展望人生时,依旧会听到南城土豪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


这的确是艺术夸张了,北京没那么多南城土豪,北京人也不是家家都有五套房。当然,作为北京人,我们得承认投胎优势这个现实。没有五套房,父母总有一套房吧?三代的以上北京人,421的家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各有一套房吧?从0到1创业维艰这些道理大家都挂在嘴边上,祖辈父辈的房子对你来说是家,对于很多外地来的年轻人,可能是终生无法逾越的天堑。


如果能理解这种心情,我甚至觉得,“北京人有五套房”这种玩笑,大可以一笑了之。反正山西人都是煤老板,北京孩子400分上清北也好多年了,多一条谣言也不算多大的事。农民觉得皇帝平日里都用金锄头,皇帝难道还能跳着脚骂回去,“朕他妈的从来没有过金锄头”,这像话吗。


舍此之外,我觉得《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这篇文章还真没有什么大问题。作者的小标题确实是耸人听闻了一点,但如果你仔细读了全文,会发现他描述的内容还挺真实客观的,也没刻意站在谁的立场上,人家既写了帝都居不易,也写了北京人回不去的故乡。有什么可吵的呢?


当然了,这篇文章纯粹是情绪化的口水,没有提供任何建设性意见。但是站在消极自由的角度,即便是迎合情绪的文章,只要没有引起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当然也在言论自由之列。你觉得他说得不对,可以写文章怼回去。事实上,反驳这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一大筐,也有好几篇都蹭着热点爬上了100000+,可惜看来看去,一样都是在咋呼,都在迎合情绪,很少见哪篇文章认认真真讲道理。


关于北京或者说北上广深的话题,现在俨然已经成了每个月都来一回的月经帖。从“逃离北上广”到“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如果我没记错,上次有关北京的话题一篇文章引爆朋友圈,应该是方叔写的《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可惜啊,互联网时代,大家的记忆基本只能保持三天,三天之后,只要换个姿势,一群人就能立刻高潮。


这其中高潮感最强烈的,大概要数北京土著。如今互联网的主要矛盾,首要集中在大城市土著和他们口中“王德彪”们关于城市到底属于谁的争论。《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一出,首先怼回去的也是北京土著。说北京没有人情味?北京人都有五套房?北京被雾霾笼罩365天?去你妈的。


在网上,地图炮是最容易一点就着的。有人造谣传谣,就有人跳着脚骂街。不过我相信,精英如《我的前半生》里贺涵这样的,断然没有心思参与这些争论。有空发表口水的,都是我这样的穷人。随随便便买下市中心豪宅的人,显然不能理解中山公园里的大爷大妈为什么替孩子找对象只求一纸北京户口,连残疾都能接受。


然而他们也不是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人。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人你们都见不到,但他们已经让《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这篇文章消失了,哦对,方叔那篇《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也无法显示了。首富如王健林者,一个亿都是小目标,结果还不是万币归赵?


所以,归根结底,北京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至于到底是谁的,你我心知肚明就好。我只是不明白,灰烬和尘埃为什么要相互憎恨呢?


题图摄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欢迎转载,无需授权,署名与否看良心。


——今日补刀——


据说顺治八年北京人口42万,你们在这里吵来吵去,那些真正老北京的棺材板可要压不住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