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名卫校学生确诊,都是17岁!原因令人心疼

医护多团队 医护多资讯 2022-07-22
此轮疫情,这场战疫!感谢有你!向你们致敬!我的未来白衣同袍,我的师弟师妹们!

10月30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疾控中心报告3例核酸阳性感染者,经天水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这3人均为天水市卫校学生。他们均曾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经常工作到凌晨。

病例1:张某某,女,17岁。10月24日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一直工作至25日凌晨3时结束返回宾馆休息;10月25日10点40分继续开展核酸采样工作至26日凌晨0点左右返回天水市卫校实验室整理采集的样本后于凌晨4时方回宾馆休息;26日上午9点30分继续采样至15时返回宾馆休息。

病例2:张某,男,17岁。10月24日晚20时左右参与核酸采样志愿服务,工作至25日凌晨5时返回宾馆;25日上午8:30分继续前往核酸采样点开展核酸采样志愿服务,工作至深夜24时回宾馆休息;26日12时在宾馆就餐后在大厅排队等待核酸采样,傍晚17点方返回学校。

病例3:何某,男,17岁。10月24日晚20:30分参与核酸采样志愿服务,直到25日15时方结束采样活动回宾馆休息;26日中午宾馆午餐后,在一楼大厅等待核酸采样,直到晚19时返校。

三人都只有17岁,但是从他们的工作量可以看出他们的坚强坚韧和坚定。有的连续奋战24小时不撤退,继续坚持战斗;有的头天深夜出发,次日深夜才返校,并把样本整理好才返回宾馆休息。


说实话,看到这三个孩子的流调,我是又赞叹又欣慰又感动又心疼。

国士尽自平凡出,英雄从来本无名。
        
这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世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上了白大褂挺身而出。

他们是平凡人,算不上英雄,但他们的确是英雄!

穿上了白大褂,就意味着将生死置之度外,将责任一把揽在了肩上,去做一名战场上冲在一线的勇士。凭着这股信念的力量和一名医学生的使命感,他们就挺身而出!

谁说他们是躺平的一代?

此疫一战,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的伟大,也让我们看到了少年强的中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战争的战士,小到个体,大到国家,因为心系一起,才形成了强大的中国力量。人的一生很短暂,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确定,只是我们不觉而已。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斗争中,青年学生不忘初心,坚定理想,成长壮大,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利用自己所学,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大有希望!

据报道,此番疫情,甘肃共有一万多名大学生请战。

那一份份请战书,那一枚枚红手印,让人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目前来看,天水卫校这三名学生,很大概率是在做核酸检测志愿者的时候就被感染了。

那么接下来就有两个问题,成为待解之迷:

一是他们在何时被感染的?

二是有没有传染给其他同学?

最快的时间弄清楚这两点,无疑,极其重要。

这三名被感染的同学,值得我们心疼和尊重。他们迎险迎难而上,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死,因为抗疫而被感染,他们与其他人感染性质是绝然情不同的,他们的感染更加感染人!我们一定要多些关注和关心,关怀和关爱,才对得起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相关部门、学校已及他们自己,也要从这次感染事件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越危险的地方越要注意安全,尤其是从事核酸采集和运输,更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注意自身安全防护。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实现零感染。

说句实话,就近期频爆的医务人员被感染事件,总是让我想起了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当时形势严峻,情况不明,方案不熟,可是,支援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却全部实现了零感染。

这是怎么做到的?

一是严谨科学的工作安排;

二是医护人员自身严格要求,从严做好防控的结果。

如果当初做不到这两点,很可能就会帮忙越帮越忙!也只有做到这两点,才会减少被感染的可能,更好的去与病毒抗争。

当然,瑕不掩瑜,每一个披衣执甲,勇往一线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正如电影《长津湖》中毛岸英烈士所说:“只要来到朝鲜,就都是英雄!”而这世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此轮疫情,这场战疫!感谢有你!向你们致敬!我的未来白衣同袍,我的师弟师妹们!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有件重要的事和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天18:0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护多资讯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