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新星】训练了自己之后,他们用地心引力训练门徒

2016-05-19 李亦儒 商业人物

--Tips:点击上方蓝色【商业人物】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来源:商业新星(微信ID:biz-star)独家授权

作者:李亦儒

原文标题:10万+的方法论,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通过职业教育告诉你


杭州梦想小镇,开始众筹之前的办公室,来了一群更年轻的人,他们每日上午听课,下午“做号”。被同事戏称为校长的寂然说,只要掌握了“方法论”,每个人都能打造爆款文章,十万+不在话下。

 这是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2016年初,由开始众筹CEO徐建军、财经媒体人詹正凯、资深媒体人萧三郎联合发起。 

2016年3月,地心引力宣布获得1050万元天使融资(华映资本领投,鼎聚投资跟投),正式招收学员,向企业输送新媒体人才。


 经过层层筛选,300多份简历中的30人成为了地心引力的新一批学员,即将开始为期3个月的培训。在开始之前,他们需要签署一份协议,如果中途退出,就得交纳原本免费的课时费用;协议还规定了“毕业”后的分配事宜。 林俊凯来自广东汕头,他的故事在地心引力为人乐道。他在拉勾网看到地心引力的招聘启事,觉得“这块的市场空间很大”,于是第二天就拉着行李箱来到地心引力,这个选择在他看来是失不再来的机遇,一条光明的路途,充满无限可能。 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电信专业毕业后,他先后从事过销售、市场推广、内容编辑。几年的工作经历让他的职业方向越来越明确,地心引力在他看来是不可多得的平台。“这是一个机缘,一开始我以为是员工,但进来后发现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所以现在就是学员,还在学习成长之中,在培养。” 


在上了几天课,帮着收集素材之后,林俊凯接手了第一个微信公众号:财富合伙人,内容主要关于投资理财和资产配置。

 

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这个陌生的领域应该从何做起,导师用了一周的时间教他如何定位。定位的过程是细化领域,找到方向,有了方向之后就会明白从哪里找资料学习。“同时导师会告诉我们有哪些好的资源,网站、公号、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多关注。这样我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正确的事情或正确的资源上,这样子效率就提高了。”林俊凯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补充学习,他表示,一开始经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习方法,一旦掌握了方法论,学习起来就很快,导师还会在他们判断力不足的时候帮助学员判断分析,比如这个是对的,为什么对,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找对方向,就能挖掘到更多知识。


最终掌握的技巧是可以用在任一领域的公号的,包括怎么把一个故事讲得更好,开篇引导阅读,以及如何取好标题。林俊凯现在已开始着手运营科技类的公众号,他对“商业人物”记者说:“这里的学习对我以后会有很大帮助。我现在还没办法完全原创,我们现在叫做’微创’,二次甚至三次整理。但我现在能够驾驭自己,能够理解并且学到东西。” 

那则吸引林俊凯的公司简介里这样形容现今市场对新媒体人才的渴求:新媒体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标配,几乎所有企业都缺乏新媒体人才。我们力图解决这个市场痛点。而现实则是:新媒体人才一将难求。传统的教育机构培养不出来,从短训制的培训机构学完之后还是缺乏实操能力。


 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新媒体教育,希望通过职业教育的方法,系统性地规模化、标准化培养和输送新媒体人才。 除了像林俊凯这样已有工作经验的学员,地心引力还有不少大家口中的“高材生”。浙大广告专业的大四学生,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海外留学生,他们认为学校教授的知识不足以应对职场,反而是在这里实践收获得更多。 
“商业人物”记者采访当天,工场的课表显示,每天上午11点至12点是固定的上课时间,每节课一个主题,《如何用一条微信讲好一个故事?》《如何进行素材收集和处理?》《如何进行站外推广?》《如何进行价值观的提炼?》《如何进行情绪和痛点的挖掘?》下午下班时间,三五学员与导师围坐一桌,分析近期数据,提出改进方法。晚上八九点,依然有学员坐在电脑前,对当日的微信推送进行最后的编辑。 


新媒体人才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吗?发起人之一萧三郎回答得很肯定:“事实证明是可以的。爆款文章也不是随机产生的,要掌握方法。” 他举了一个例子,之前开始众筹的一名员工,加入两个月就打造了两条“十万加”微信文章,其中一篇的阅读量高达两百万。


地心引力的导师团队部分来自于开始众筹的公众号运营人员,参与过“开始吧”、“一人一城”、“差评”等微信大号的孵化。他们大都有一个“艺名”,像“寂然”、“萧三郎”就都是别称,本名鲜有人知。

 一名导师带二十名学员,优秀学员像实习生一样可以得到餐补或租房补贴,三个月的学习结束,有人留下来成为了地心的正式员工,有人成了导师,有人被输送到其它公司。 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的商业模式是从B端收费,帮B端定向培训人才,然后输出给他们,并不向学员收费。 


寂然说:“我们不是一个做号的公司,但我们是一个有很多号的公司。公众号是学员们实操的平台。”一般学员每个月都能实现1000个粉丝的增长量,离开工场时每个学员也都至少能留下3000个粉丝。其中也不乏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一个从零开始的公号做到一万粉丝的佼佼者。


现任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CEO的詹正凯对“商业人物”表示:“互联网企业把模式做通以后就躺着赚钱,我们绝对不是,我们一直是一个很重的模式,行业也很难有一个对标企业。基于企业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我们规划了50人的导师团队,未来的学员人数应该在100到200个人左右。未来的半年时间,一旦产能扩大,有可能会同时招300人、500人。”

 团队介绍


徐建军

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发起人国内最好的生活风格型众筹平台开始众筹CEO 詹正凯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发起人财经媒体人,有过多家一线市场化媒体从业经历,金融、互联网行业有丰富管理经验。 

萧三郎

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发起人

资深媒体人,新京报书评周刊创刊主编,打造书评周刊微信数十万粉丝。


 *图片由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提供


长按二维码,关注商业新星(biz-star)服务创业企业,关注商业新星与未来商业领袖共同成长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商君微信bizleaders2015,邀您加入商友会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1.转载请事先获得授权(联系人微信ID:hsy111520)。
2.喜欢就分享出去,让我们用优质原创内容占领朋友圈。
3.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