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个天才设计师嫁给男人之后,他的天才与公司的52亿美金一起不见了……

2017-03-06 李亦儒 商业人物


与大多数奢侈品牌一样,轻奢品牌Michael Kors始于一个人名。可如今它已丧失了背负那种提供独家品质保证的能力。

 

几年前,Michael Kors还是一个用来证明Coach为何衰落的角色。如今,后者的境况逐渐回暖,而MK却跌向了深渊。


作者:李亦儒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可怜”的设计师

 

除了在纽约成为美国第六个同性婚姻合法城市时与男友结婚外,设计师Michael Kors好像没有多少与大多数设计师类似的外形与气质。

 

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母亲年轻时是一位模特。1981年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女装品牌,90年代遭遇破产。1997年到2002年他是法国品牌 Celine的女装成衣设计师及创意总监。

 

2003年,香港时装大亨曹其峰和他的加拿大商业合作伙伴Lawrence Stroll的私募基金公司,从LVMH集团手里收购了Michael Kors 85%的股权。曹其峰是香港纺织大王曹光彪之子,曾成功投资Tommy Hilfiger。2012年底MK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时,曹作为唯一的亚洲面孔与Michael Kors 等人共同拍手庆贺。4720万股IPO发行价为美股20美元,股票代码KORS,当日大涨超过 25%。

 

MK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精英设计师了,他曾两度分别获得CFDA(全美时装设计师协会)最佳女装设计师与最佳男装设计师奖项。

 

可随着Michael Kors 股价的持续下跌、北京西单大悦城MK专卖店全场四折或五折的促销活动,这个被印在手袋上的设计师全名,多少显得有些可怜。当然前提是暂且忽略品牌创立者赚了多少钱。


据计算,公司股价下跌后,Michael Kors本人持有股票缩水1亿美元左右。

 

因为行业的垄断趋势,曾是品牌创立者和拥有者的设计师们,很难避免不被当作一件商品对待,与他们设计的衣服一样被任意处置,像是集团雇来的普通员工,其价值仅仅取决于上一季的设计系列卖了多少。

 

脆弱的轻奢

 

比起伊万卡·特朗普自有品牌复印一般的抄袭,时尚行业各家抄来抄去好像已算不上什么大问题,MK数不胜数的雷同产品也如是。

 

“Michael Kors的销量下降和它的品牌形象有关。它品牌形象的奢侈程度比Coach更脆弱,而Coach一直被看做是更具传承性的品牌。所以Michael Kors要挽回奢侈品形象会更艰难。”咨询机构Conlumino的首席执行官Neil Saunders曾如此说道。

 

轻奢,这个词最早的来源应是翻译于Coach 在1996年宣称的”Afforded Luxury“,买得起的奢侈。

 

故事却得从东莞最早开始代工奢侈品皮具讲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仅有不到5家工厂专门生产奢侈品牌皮具,大多在东莞。那时Coach 的首席执行官卢·法兰克福( Lew Frankfort )决定重新定位品牌,除了聘请年轻的创意总监外,另一项重要实施步骤便是将其生产的一小部分从美国移至中国。

 

“一个可以与普拉达和路易威登比肩的美国奢侈品牌,价格却在125至2000美元之间”,旧的Logo布满新的产品,销往除欧洲以外国家的市场,短时间内就取得了6亿美元的销售额,2003年,Coach成为日本第二大配件进口品牌,仅次于路易威登。据福布斯的报道,卢·法兰克福在2005年大捞5599万美元,跃上了全球首席执行官高收入排行榜的第13位。

 

工匠的手艺、展现该品牌的伦理和审美、每一件产品都应为全局带来附加价值,这些老牌奢侈品曾经恪守、如今宣称的东西,是轻奢这个定位无可避免要部分放弃的。如再遇到整体经济疲软的环境,或重要市场的反腐政策,那么品牌便只剩下了摇摇欲坠的Logo,更不用提时代的情绪。


 

伯纳德·迪布瓦教授曾研究过奢侈品行业的矛盾,他的观点是,为了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必须要做与传统市场营销课的教诲完全相反的事。

 

限量分销,低度推广,为的是不浪费稀有的创造。在被看到的同时,品牌必须显得珍稀或昂贵,甚至带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味。

 

汤姆·福德曾对美国作家黛娜·托马斯用麦当劳打比喻:“产品及其背后的理念都很相似。你在每间麦当劳都得到一样的汉堡和一样的体验,路易威登也是如此,我们也帮助古驰创建了这种模式,当时那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当时世界正在经历全球化,一切都势在必行,我为我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但这不是我现在感兴趣的东西,我现在对此有所抵触,所有这些手袋的广告都令我感到不舒服,它们太过于套路化。而且,认为顾客会对此不予理会,或是认为顾客不会像我们自己一样对此感到无聊,这种想法很愚蠢。”

 

汤姆·福德说的是1990年代奢侈品集团向中间市场的扩张,在那之前,欧洲奢侈品牌席卷美国时,美国还存在较为严格的社会阶层机构,纽约的伯格多福·古特曼百货被视为富人的消费领地,那里没有中产阶级。

 

之后这种壁垒被美国的民权运动和社会动荡打破,再也没有什么地方是真正的禁区。从此奢侈品牌失去奢侈的光辉,而每个月都向店里发送新设计款式的轻奢品牌们,则需要面对比传统奢侈品牌更大的危机,且这种危机的降临速度也更快。

 

重蹈覆辙的MK

 

2014年7月16日,Coach股价下跌到一年以来的最低点,同一天150名员工被解雇。那时正是轻奢市场的爆发期,Michael Kors、Kate Spade、Tory Burch等品牌刚刚展露势头。之后在美国市场,MK甚至实现了对Coach的反超。

 

奢侈品行业的品牌转型往往比其它行业需要更多的时间。

 

Coach的一系列转型措施包括降低折扣力度与频次,发布一反往常的没有Logo的全新产品。2016年底下,Coach 终于恢复生机,北美市场实体零售业的同店销售增长4%,创四年来的最佳季度业绩。

 

而此时MK更快地面临了Coach当年面对的危机。

 


2016年中,曹其峰和Lawrence Stroll将香港MK大中华代理商的股权悉数卖给MK总公司,并退出了公司董事会,套现9.3亿美元。收购股份这一举动同时被看作MK公司正极力挽救其品牌形象。除此之外,从2015年开始,Michael Kors回收了中国大陆特许经营权,并逐渐减少品牌在百货商店专柜比重,增加品牌直营专卖店数量,进一步开发电子商务平台。

 

上个月,MK发布三季度业绩,同店销售跌6.9%,Consensus Metrix之前预期的跌幅仅为4.9%。而零售业务收入上涨至8.367亿美元,则是因为MK新开设的193间新店。2017财年,MK的预期收入比之前的预期更低,且低于2016年财年,为44.8亿美元。同时股价跌幅15%,又创新低。

 

唯一增长的是亚太市场,但这种增长来自于近四倍增长的销售面积。在2016年新开的142家店里,超过2/3的店都开在欧洲和亚洲。截至2016年底,MK全球共运营816间门店,其中亚太市场为220间,总销售面积为42万多平方英尺,美洲、欧洲分别为397和199间。之前,MK公司74%销售额都来自北美地区,2015年一年最主要的增长则来自于欧洲和日本。

 

当年股价一路走高时候,2013年年初的股票价格是50美元/股,市值是98亿美元;2013年3月时接近100美元/股,市值200亿美元。

 

据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15年,时尚界32%的市场份额都来自新兴市场,而在2011年,新兴市场的份额只占到17%。

 

其实不只是轻奢品牌,打折促销的销售额占到了整个奢侈品市场的35%,且打折之后的销售额在过去三年翻了一倍,达到260亿欧元。但打折促销对新奢侈的伤害总是比拥有历史的品牌更大。

 

作为轻奢品牌的引领者,MK同时也在持续影响着轻奢行业,以至于出现了“Michael Kors 现象”一词,意指能够持续交出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收入和盈利表现,且在开盘前出现股价大战的公司。

 

至于设计美丑,有消费者称:没觉得MK在股价暴跌前后的设计风格有何不同。 


 *片来自网络

【今日互动


你买过Coach、MK之类的轻奢品牌吗?

以后还会购买吗?为什么?


欢迎留言讨论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hsy111520,邀您加入商友会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1.转载请事先获得授权(联系人微信ID:hsy111520)。
2.喜欢就分享出去,让我们用优质原创内容占领朋友圈。
3.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