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为什么穷?来看看2019年诺奖得主的答案

任尚坤 商业人物 2019-12-18


“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得多。”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著作中称,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以及拖延。而且,意识形态、无知和惯性也正瓦解着帮助穷人的各种努力。


作者:任尚坤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书在架子上都躺灰一年了也没看完。”这个周末,自称“社畜”的余翁又没法休息,他要忙着加班赚钱。不过,眼看到月底工资依然是薄薄的一沓钞票,他有些心灰意冷,他精打细算、少有娱乐,他说自己还是个“穷人”。

 

他的父母也是“穷人”,背井离乡做着小本生意,没有社保,更没有退休金。农民出身的父母赶上中国的计划生育年代,为要个儿子交了笔不菲的罚款。几十年下来,父母攒点钱多供了两个孩子读书。他们漠视市场竞争,对社会潜规则深信不疑,他们相信钱的力量,但又总是没钱。他们期望并不高,只想着孩子以后能做个地方的小公务员,即便赚得不多,起码稳定有保障。

 

可往往事与愿违。

 

余翁成了个“北漂”,不仅挣得不多,生活还极不稳定。他到了被催婚的年纪。他时常焦虑,既焦虑自己兜里没钱,又焦虑父母的将来。他想在北京多挣些钱,同时又琢磨着是不是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他百思不得其解,刷着手机想寻摸些答案,这时,一条新闻出现在了弹窗里。

 


投资一支疫苗?患病风险还远呢


北京时间10月14日,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最终获选。今年的三位诺奖得主均是发展经济学家,其中,巴纳吉和迪弗洛是一对夫妻拍档,他们合著了本《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余翁未曾料想,自己离诺奖书籍是如此近又如此远。他的好奇心顿时涌了上来,决定把手边放着吃灰的书认真读一遍。

 

“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得多。”在书的作者看来,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以及拖延。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健康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当下极为常见,余翁自己就亲历过类似的家庭创伤。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常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尤其如此。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根据价格高低来判断行为的价值大小吗?还是因为钱本身?

 

在书里,巴纳吉和迪弗洛举了疟疾高发区发放蚊帐、接种疫苗的事例。通过实验看到,父母们倾向于推迟眼下小额度花费——一来他们无法判断当下“预防行为”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即便他们了解这些好处,但由于这些好处只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兑现,而费用却要今天支付,他们就将这笔小额度花费选择了推迟甚至直接放弃。

 

这是一种投资,正是这样的投资让父母们陷入了“时间矛盾”中,没有足够的自由去选择,不能轻松地去做“正确的事”,他们需要对“投资回报”有明确而坚定的信念,也需要一点经济激励来避免出现拖延。

 

然而,拖延可能早就成了一种惯性。

 


先喝杯可乐再说


这种惯性源自对未来的摇摆。对没有多少储蓄的人来说,做一次“冒险”决定往往不那么爽快。他们始终担心着未来,但奇怪的是,这种担心本应让他们比富人更积极地存钱,可他们通常存不住钱,是他们不懂得未雨绸缪吗?精明如余翁的小商人父亲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

 

在巴纳吉和迪弗洛的著作里,心理和生理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穷人和富人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性、糖、脂肪类食品、烟等)时,他们往往有相似的心理与生理反应,表现为去满足“受诱惑的自己”。

 

不过,穷人放进购物车里的商品,比起兜里那点钱却稍显昂贵——遥远的目标反倒更容易让人泄气,“你永远都买不起那台电冰箱,还是喝杯可乐吧”,由此恶性循环开始了。

 

为了每周或每月都存下钱,穷人需要一次又一次克服自我控制问题。两位作者在书中称,“然而,自我控制就像一块肌肉:我们用这块肌肉时就会感到劳累,因此穷人很难存下钱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穷人大多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而由压力产生的皮质醇也会使他们做出更冲动的决定。

 

为未来忧虑是穷人的常态。存款行为的关键也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一点希望、保障及安慰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激励措施。” 书的作者建议,穷人应当让目标更切合实际,或者寻求一些机构(储蓄账户、养老金计划、住房贷款)的帮助。在巴纳吉和迪弗洛看来,对于那些觉得有机会实现目标的人,他们有充分理由节衣缩食,将省下的钱用作对未来的投资。

 

“投资”有时是穷人看世界的方式。可他们的标靶又常出现失误。

 


听穷困者传授人生经验


同样的“投资”逻辑也出现在父母的生育及对子女的教育与择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全球穷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穷困者都跟余翁父母一样,期望孩子成为政府职员。因为稳定。

 

对稳定的“觊觎”源自父母过往经历中的不安全感——缺乏基本的医疗与社会保障。他们对风险有天然抗拒。同样,对“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的强烈认同,也既存于父母对养老问题的某种担忧。

 

不幸的是,在婚育、教育甚至择业这些事上,很多贫困父母的认识并不正确,这反过来又加剧了他们的贫穷。意识形态、无知和惯性正瓦解着帮助穷人的各种努力。”两位作者在书里称,因为缺少信息来源以及辨别信息的能力,穷人常常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

 

巴纳吉和迪弗洛想要做的,是通过揭示穷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选择,研究背后的动机与机制,从而呈现一些固有的认识和偏见,最终为政策的制定执行提供修正指引。

 

诺贝尔官方在颁奖辞中写道,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在仅仅20年的时间里,他们以实验为基础的新方法改变了发展经济学。

 

巴纳吉和迪弗洛将田野实验引入了原本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发展经济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随机对照试验。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要测试一个政策是否有效,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是进行干预的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便是政策的效果。这与测量药物有效性的方法类似。

 

尽管过于微观和具象化的案例探究饱受学界质疑,但这仍是开创性的研究思路和实践。对“贫穷陷阱”的立与驳,该书贯穿始终,教育、医疗、人口、就业乃至创业都包罗其中。

 


不用担心,我又不会一直穷下去


“贫穷陷阱”意为:对穷人来说,今天的收入会影响将来的收入,这个“将来”可能是明天、下个月,甚至是下一代。贫穷很容易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在相信“贫穷陷阱”的人看来,这是让穷人总是摆脱不了贫穷的罪魁祸首,于是便有了诸多一次性援助计划;而在不相信“贫穷陷阱”的人看来,即便最穷的人也能挣得越来越多,直到收入停滞,所以一次性援助并不能改变其最终方向。

 

《贫穷的本质》书中截图

 

那像余翁及其父母这样的穷人适用于哪种情况呢?巴纳吉和迪弗洛认为,要想回答“贫穷陷阱”是否存在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现实世界能否由图表来体现,进一步讲,我们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做出判断。所以作者在书里不断“打靶”:先抛出一个广为流行的认知,然后提出质疑,接着通过田野论证打掉树起的“靶子,最后给出论点和方案。

 

从他们的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的贫穷状态,并非是由他们吃不饱饭造成的。那些吃不饱饭的人,即便有了钱,也并没想着吃得更久,而是优先选择吃得更好。营养元素是他们更关注的。因此,面对“饥饿”这一人类脱贫的头号难题,粮援及食品政策的方向未必不需要调整。

 

将研究结论落实到政策与制度修正上,是巴纳吉和迪弗洛的终极诉求。他们提到了低收入住房政策、补助与保险政策、小额信贷政策、整体管理环境和健全劳动法等。他们还提到了像余翁父母这样的小生意人为何总是做不大,“保守是寻求稳定的一种方式……因为没有才华、技能或是必要的风险承受能力。

 

余翁越发喜欢这本书了,尽管读起来并不容易,但他从中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重镜像,也看到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原生家庭,当然,还有未来的可能性。


* 题图源自电影《长江七号》截图


延伸阅读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将“商业人物”设为星标,精彩不错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