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李嘉诚的三个误读

李亦儒 商业人物 2021-02-19

作者:李亦儒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前段时间Zoom股价大涨,一些人恍然大悟,原来李超人不光会囤地,不光会在英国买基础设施,投资起科技公司也很有一手。李嘉诚持有的Zoom公司股份价值如今高达110亿美元,约等于李嘉诚多年积累的个人财富的三分之一。


“85岁,就不能爱科技吗?我对新科技深感兴趣,令我的心境年轻化。”七年前李嘉诚曾经这么回应媒体的追问。


高回报的投资能让任何人的血流速度加快,心态年轻化。除了Zoom,李嘉诚的维港投资还参与过Skype,Facebook,Spotify和Siri等互联网公司的投资。


当然,关于李家在科技领域最有名的一笔,还是李嘉诚儿子李泽楷投腾讯。1999年,李泽楷用220万美元获得了腾讯整整20%的股份,2001年卖掉,赚了1260万美元,亏了一个一跃超过父亲,自己做首富的机会。


后来李泽楷感叹,当年没有心情和时间考虑此事,是一个极大的教训,不止一次感到很可惜,所以至今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危机感三个字。


其实李嘉诚并不是85岁才开始关注科技的。早在1983年,李嘉诚的和记电讯就开始在香港经营手机业务,1985年推出香港首套移动电讯系统,90年代在全球首次推出使用CDMA的商用网络、以Orange为品牌推出亚洲第一个双频网络。


2001年,这家公司开始铺设3G网络,2004年成为香港首家提供3G服务的手机网络商,将旗下的3G、GSM和CDMA网络统一成了一个名为“3”的品牌。


后来这个“3”成了一个集团,跟华为合作建造全云化核心网络,跟阿里巴巴战略合作物联网平台、智能大数据和云端计算,还结盟游戏潮牌雷蛇进军电竞行业。


只是李嘉诚试图发展的科技事业从一开始也就限于此了。在市场竞争中,他没能做出什么具有创新性的品牌俘获消费者。“3”牌曾被称为手机企业,但是其能发展起来的重点,在于李嘉诚能从香港政府手里拿到为数不多的运营牌照。


而投资高新企业,用的是雄厚的现金资本,这些资本则来自于过去几十年李家能拿到的各种经营特权,比如李嘉诚常年坐拥香港24个停泊港中的一半,这非普通商人可经营的领地。那时候有投资银行认为,李嘉诚要是没有港口收入提供现金流,早就在80年代的房地产风暴中破产了。


再比如李泽楷当年之所以卖掉腾讯股份,是为收购香港电讯公司凑钱,跟他一起竞购的是李光耀之子。本就不是人人可参与的收购,李泽楷更是利用李家跟汇丰银行的悠久关系,用授信拿下了香港电讯。


关于李嘉诚的误读挺多,就像他的坊间秘闻一样,剧情简单又辛辣。最骇人的八卦是其结发妻子庄月明死得不明不白,李嘉诚为纪念亡妻修建的庄月明楼,被添加了诸多神秘力量。


剧情同样简单的是李嘉诚的白手起家史,卖塑料花,配上李发迹后的朴素风格,为其增添了不少公众好感,比如他戴了多年的西铁城手表。


总说自己是人民教师的儿子的李嘉诚,算白手起家吗?有一种假设是,如果李嘉诚没有为富有的舅舅工作,如果他没有娶舅舅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表妹庄月明,如果他没有经营舅舅,也就是自己岳父的公司,仅凭着在塑料贸易公司每天工作16小时,李嘉诚还会是今天的李嘉诚吗?


但是这种假设难以落实或扩展,比如你可以一直假设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后来的香港首席政策顾问顾汝德所说:“1967年的政治动荡,使英国(在香港)的统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精英”,假设后来港府没有将地产、通信、港口等经营权交给那几个他们所信任的大亨们,那么李嘉诚还会是今天的李嘉诚吗?家乐福沃尔玛还怕进入不了香港市场吗?香港会出现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吗?

 

李嘉诚90岁的退休晚宴上,第N次说了这句话:“我能做成这样的事情,只是时代给我特殊机会。”他谦虚,不过也说了真话。


《亚洲教父》一书的作者史塔威尔采访过前摩根斯坦利亚洲总裁,其对李嘉诚在股票市场行为的评价是:“玩世不恭地剥削市民的做法,市民们敬慕他,但却不了解他。”


如今企业的公关们每天监控着媒体,哪家说了自己的“坏话”,就酌情给那个媒体投点广告。李嘉诚正好相反。他没退休时,常常坐在办公室翻报纸,哪家媒体写了他的坏话,他就减少集团在那家报纸的广告预算。


久而久之,互联网时代之前的李嘉诚在市民心里就是那个戴着旧手表的和蔼老头。哪怕常常有人说他威胁香港政府——如果对自己赚钱业务采取政策管制,就把自己的资金撤离香港,哪怕为他管理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坎宁·福克的做事风格是:“他们必须按照我们的原则做事,否则我们就压垮他们。”


2010年,香港一个叫庞一鸣的年轻人开始了“一年唔助衬地产商”行动,也就是一年之内拒绝使用香港大型地产商们提供的服务。


他不坐巴士,不进超市和连锁餐厅,不买房,甚至不上网,他在家做饭,或出门支持饭馆小老板。可他后来发现,整个香港的电力供应都来自李嘉诚家族的香港电灯公司,常喝的屈臣氏矿泉水也是李家卖的。庞一鸣觉得自己没法不开灯在黑暗中过生活,只好感叹:“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2006年,大陆30多人的企业家团去香港拜会李嘉诚,分众传媒的江南春对李嘉诚发出了灵魂一问:你都那么有钱了,怎么还那么努力?


李嘉诚给江南春讲了一个故事:当他的两个孩子还只有10岁多的时候,有一个冬天他领他们去路边看一个7岁的女孩。女孩的父母很穷,女孩下午放了学,就在马路上铺个报摊一边卖报纸一边做功课。李对他的儿子们说,如果你们能做到这样,就一定会成功。


李嘉诚说得没错,如果他的两个儿子能像小女孩一样努力,他们一定会成功。但是这个小女孩不管怎么努力,都没可能成为李泽钜李泽楷。假如她父母的摊位是买的,那她长大后若不想为香港大亨们打工,她可以继承父母的摊位,如果摊位是租的,她长大了想经营,每个月可能需要为李家交25万港元的租金,或选择花1亿港元买断。


李嘉诚的稳固位置应该也给了香港实业家不少启示。塑料工厂为李嘉诚的白手起家史提供了故事素材,可李嘉诚是第一时间就退出了塑料制造业的,卖塑料花怎么可能比做房地产挣钱。曾经香港纺织业、服装制造业有两位领军人物,他们也是在制造业达到了一定规模后,就火速抽身,把钱和事业重心都投向了房地产。


如果庞一鸣知道一句流行语,他也许会说,香港被折叠了,年轻人失去了白手起家成为富豪的机会。但香港不是被“白手起家”的李嘉诚折叠的,早在李嘉诚卖塑料花的时候就注定了,没有李家,也会有别家。李嘉诚作为一个商人又做错了什么呢,面对能壮大商业帝国的特许经营权,难道拱手让人?是香港造就的李嘉诚,李嘉诚们,也造就了香港今日的商业世界。庞一鸣参选过香港立法会和区议会,均告落败,所以他也只能继续反对大财团了。


李嘉诚基金会在新浪有一个官方微博,最后一条更新停留在2019年10月。每条微博评论区成堆的谩骂诅咒中,都可一窥李超人如今被定了调的名声。无论他是给武汉捐款,还是给汕头大学本科生免学费。


对李嘉诚最大的误读,可能就在于此。把他放在全球企业家群体里,他的确如李光耀所评价,“富可敌国,但我们却不能从他的手下看到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他的巨大财富来源于他垄断了房地产和一系列的民生工程”。他不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可这些年李嘉诚将自己的财产辗转腾挪,无非是尽一个商人的本分,他的公司用的是西方的制度,他自己用的是中国文化的手段。


总有一些人精力充沛且欲望喷薄,比如2006年拜会李嘉诚的企业家团里,一个叫马云的人说:“要成为李嘉诚很难,因为他的时代具有独特性,但是我们有可能学习和超越他。”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

那个给英国首相写求救信的ARM创始人

李彦宏与齐桓公

被许家印高薪挖走3年,任泽平为恒大做了啥贡献?

阿里为何年年“新”?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授权。一切形式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合作。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biz-leader,获转载授权或邀您加入商友群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1.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2.期待您置顶与星标。欢迎分享与评论,欢迎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给我们提供选题线索
3.点击“阅读原文”,看商业人物官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