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个站在车顶维权的女子

冯超 商业人物 2021-04-24

作者:冯超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4月19日,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位现场,一名张姓女车主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车顶维权,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特斯拉深陷舆论泥沼。



本篇文章,试图去还原整个事情的脉络。不过,我得提醒一句,所言并不一定是事实真相,无论是维权车主,还是特斯拉,当他们说了什么,仅仅代表他们说了什么。



起源


维权之事,要追溯到2021年2月21日的一场交通事故:张姓女车主的父亲驾驶着一辆进口的特斯拉在国道行驶时与其他车主发生碰撞。


3月初,张车主手持喇叭在车顶维权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原因是她认为特斯拉刹车失灵。4月初河南卫视民生频道采访了张女士,张女士当时在郑州车展上雇佣了车模,向大家展示这辆“刹车失灵”的特斯拉。


张女士是这么说的:


当时的速度大约是70KM/h左右,当时躲避了两辆车,最后撞到了中间的水泥防护栏上,(特斯拉)给我提供了6秒的数据,说我当时的车速是118.5KM/h,也承认我们踩了刹车,说我们当时踩了两次刹车,在更大的制动压力下,然后我的车的速度,每公里只降了2.5(KM/h)。但我们踩了刹车,速度并没有降下来,不能说明它(特斯拉)刹车有问题吗?他们就是不承认这件事情。


张女士还说:


我要求特斯拉在我的车发生事故半小时前的完整数据,特斯拉以各种理由不给我提供。


因为跟特斯拉门店交涉无果,才有了维权事件。


3月10日,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特斯拉客户支持”上,对这个事件做了回应与说明。这个声明里,有各种官方提供的纸质文件的照片。



特斯拉放出了事发后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张先生(张女士父亲)违反了相关法律关于安全驾驶和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的规定,对事故应承担全部责任。


而对于车主所说的刹车失灵,特斯拉是这么说的:经过对车辆数据和现场照片的查看和分析,发现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118.5KM/h,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特斯拉还讲到了其他几个事情。


针对这次车主全责事故,愿意协助张女士完成车辆维修和保险理赔事宜,却遭到张女士的强烈拒绝。3月6日,张女士将全车贴上封条,拒绝任何形式的车辆检测,并提出要求退车、以及赔偿精神损失费、医疗费、误工费等诉求。连续多日在特斯拉门店以拉横幅、大喇叭、聚众等方式吸引关注。


特斯拉数次提出愿意垫付检测费对车辆进行检测,张女士拒绝。


3月9日上午,在郑州市场监管局的邀约下,双方进行了调解。调解过程中,特斯拉表示愿意垫付第三方的检测费用。但张女士不认可交警判定结果,也不同意第三方检测。最终在市监局的劝解下,(张女士)同意选择第三方检测技术机构后协商鉴定事宜,并签署调解书。


不过,也就是在9日下午,特斯拉称,在签署了调解书之后,张女士再次将贴着封条的事故车重新堵回特斯拉门店,并表示不会接受、不会认可任何第三方检测结果,并坐在车顶用喇叭循环播放录音维权。


3月11日,即在特斯拉发布声明的第二天,张女士在其个人微博“淡水里的珊瑚”里做了回应。


张女士回应了几点。


针对事发时的车速,她表示特斯拉所说的118.5km/h是编造的,实际时速实际约为60-70km/h。


针对特斯拉声称的张女士不认可交警判定结果,张女士回应说,警方的判定结果她认可,“但警方从未判定我方超速”。


针对调解书签署后又不同意,张女士的回应是,调解书虽然署了名,但是尚未盖章生效。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公布的市监局出具《投诉调解书》原文件里也写道:调解书需要加盖市场监管部门印章,但特斯拉公布的调解书原文件并没有印章,所以这份调解书并未生效。


也就是说,张女士有权利不认可这次调解,哪怕是签名了,因为没盖章,她依然有反悔的权利。


那调解又卡在哪个环节呢?


特斯拉说,张女士不会认可任何第三方检测结果。而张女士的回应是,“我们不是不同意第三方机构检测,只是希望选择一个专业权威的机构进行鉴定。”根据张女士的描述:


“负责调解的监管局老师告诉我们,目前能做进口车检测和鉴定的,只有一家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机构”,“它没有与汽车技术鉴定相关的业务,很明显不是一个专业的鉴定机构,只能选择这一家的方式也不是一个合理的调解”。“而且,我们怀疑特斯拉在其中可能施加了影响”。


张女士上述这些话的意思是,代表官方的监管局给出了一个鉴定机构,况且只有一家具有资质的机构,但张女士认为该机构并不权威,特斯拉可能施加影响,所以她并不认可。


但是在3月份的这个调解有没有解决方法呢?其实是有的。


当时的市场监管局已经介入并开始调解,调解不成,卡在了鉴定机构上。张女士可以更进一步,借助法院进行起诉,法院也会指定鉴定机构,完成对事故车辆的检测。


法院是按证据说话的,当矛盾无法协调,它是一种最优解。这种方式能打消张女士的疑虑,也能还观众一个公正的说法。


而张女士在3月11日的回应中说,“我们决定寻求司法途径,让法律给我们一个公道”,不过们我们并没有没看到相关的进展。这究竟是维权难所致,还是别的因素所致呢?目前并不清楚。


僵局持续,以至于上海车展闹出更大的新闻。



情绪


4月19日,上海车展。张车主在站在特斯拉上维权的视频人尽皆知。张女士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与她一起的另外一位女士,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警告。



特斯拉的反应非常强烈,这在近两年中国商界新闻事件里,可谓独树一帜。


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采访中表示:“近期的负面都是她(张女士)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今天,特斯拉的回应语气明显平缓,但是它还是提到了几点:


“毕竟,国家级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并不是哪一家企业可以左右的。然而,这一愿望至今没有实现”,“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换句话说,它并不认同张女士的诉求。


这样的回应,被媒体批评。我看一些媒体已经急不可耐的批评特斯拉了,可是,这究竟是它本身的傲慢,还是特斯拉真是有理,所以表达出不屑和愤怒呢?


网民的态度自然是一分为二的,有的网民觉得,特斯拉占理儿,不然它为何在风口浪尖还能这么强硬而不道歉呢?有的网民觉得,张女士有理,如果消费者能顺畅维权,谁会冒险站在车顶维权,最终还被行政拘留呢?



出路


这起事件还在发酵。但它依然复杂,且双方各执一词。按闹分配不合理,店大欺客也不行。


特斯拉和张女士的回应里,都提到法律。张女士的说法是“司法途径”,特斯拉的说法,“处理纠纷,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离不开‘法理’二字。


法庭见吧。


我真诚建议张女士起诉特斯拉,让法院指定一家鉴定机构。就目前的热度来看,以及对特斯拉的批评来看,维权障碍,应该扫除不少。特斯拉也准备后应诉吧。


目前这个瓜吃起来,都是带着情绪的流量罢了。乏味,无聊。我们期待这场官司,我们等着判决书。法庭是看证据的,张女士的话,特斯拉的话,都得经过法律的考验。


*题图为视频截图











推荐阅读

AI独角兽,上市凉凉了?

梁建章正在等报告

姚劲波,跟饭圈学举报

综艺30年,变成印钞机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授权。一切形式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合作。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biz-leader,获转载授权或邀您加入商友群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1.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2.期待您置顶与星标。欢迎分享与评论,欢迎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给我们提供选题线索
3.点击“阅读原文”,看商业人物官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