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兄弟:王中军、王中磊和他们的“国王班底”(完整精华版)

2016-03-24 迟宇宙 商业人物

--Tips:点击上方蓝色【商业人物】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他们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亲兄弟,哥哥外向,弟弟内敛;哥哥激情洋溢,弟弟充满书卷气;哥哥身上有艺术家气质,而弟弟更显理性。
然而他们的确是亲兄弟,共享彼此的大部分,基因、父母、亲情,以及事业。有时候他们也分享误读和压力。
二十多年来,无论哥哥往哪儿走,弟弟总会跟向哪儿;无论弟弟做什么,哥哥总会全力支持。他们是兄弟。他们分享彼此的几乎一切。

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的故事,是中国最为典型的成功故事之一。他们偶然间走进了一个奇特的产业,因为迷恋这个市场和它带来的可能性,冀望于成为迪斯尼一样的公司,一直坚持了二十多年。


时间给了他们回报,甚至馈赠过分得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他们生活在影像里,呼吸在影像里,最终成为了影像中的那些人物。某种意义上,他们创建了一个新帝国。

 【壹】叶宁




春节前,王中磊带着家人去了王中军家。他们要与老爷子聚一聚,闲话一下家常。老爷子年纪大了,跟着王中军住。他喜欢儿孙绕膝。


跟老爷子吃了一顿团圆饭后,兄弟俩带着家人分头度假去了。王中磊去了美国,王中军去了欧洲。

以前兄弟俩都是一同出门,现在孩子们大了,王中军都当爷爷了,家族成员越来越多,就只好分开旅行。


春节后他们各自回到北京,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络,正月都快过去了,他们还没见上面。




让他们尽快见上面的人叫叶宁。春节前,确切地说是3月1日前,人们对叶宁的认知还是: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分管院线、影视、发行等业务的副总裁。


2月29日晚间,“华谊兄弟”(SZ. 300027)发布公告称:“经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任命叶宁先生于2016年3月1日开始担任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CEO的职位,全面负责公司电影及电影院相关业务的管理和运营。同时,华谊兄弟决定任命叶宁先生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职位,并提名其为公司董事候选人。经过相关程序审批后正式担任董事会成员。”
我问王中磊:“听说很早之前你们就在联系,交流叶宁加盟的事?”中磊说,关于叶宁的加盟,几乎是一个仓促的决定。春节前他们还未听闻叶宁有离开万达的意向,春节后他一听说这个消息,就立马与叶宁联系,邀请他加盟了“华谊兄弟”。
“由于业务原因,我们比较早就认识,但比较密切的工作交流还是从他开始分管万达的电影发行工作之后。他原来做万达院线时,我们只是一种上下游关系,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客气和生意。他开始主管电影内容跟发行后,因为双方有合作,碰撞就会比较多。但是聊职业的转变,还是比较短的时间。”
王中军印证了弟弟的说法。他告诉“商业人物”,在万达的影视体系中,叶宁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突然加盟,是机缘巧合。
“可能还是时机点,不是你想找个职业经理人,就有个职业经理人,”王中军说,“正巧他辞职离开万达。之后在一块儿沟通一下,基本还是中磊沟通为主,因为他原来兼这块(华谊兄弟影业)的CEO。”
王氏兄弟与叶宁是老相识,除了之前的生意外,华谊兄弟电影公司还与万达影视一起拍摄了《寻龙诀》。《寻龙诀》是2015年最成功的华语电影之一,参与的三方,万达、华谊和光线,都成了赢家。

王中磊说:“《寻龙诀》的整个产业链条,从头到中间(我们)都比较多在一起,在制作层面沟通更多。毕竟那个戏的整个制作班底跟华谊非常熟悉,所以这方面我跟叶宁和万达之间的互动比较多。尤其前期组班底,不管是演员、主创、还是剧本打磨,我做得会比较多一点。”


万达强大的渠道能力给叶宁进行了“加持”。那时候叶宁经常跟华谊的王中磊、光线的王长田、博纳的于冬一起聚会。那些人都是“老板”,只有叶宁一个“职业经理人”。
他们聚会的地点经常是昆仑饭店的岩吧。乐视影业CEO张昭也曾告诉我,他在岩吧与贾跃亭见了第一面。岩吧肯定与海岩有关系,他担任过昆仑饭店总经理。除此之外,娱乐圈中一直盛传,岩吧风水比较好,适合老板们谈生意,一谈必成。
叶宁在万达已经干了十三年,从做商业地产业务转型到做院线、影视和影视发行,成为万达文化集团不可或缺的角色,被王健林寄予厚望。
然而他突然选择了辞职,加盟了“华谊兄弟”。
王中磊告诉“商业人物”,多年来他一直想找一位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张昭、叶宁都不在他的名单上,因为他从来没想过他们会“挪窝”。
“叶宁可能还稍微特殊一点,一直还是职业经理人,像张昭都已经是合伙人了。”王中磊说,“但世界上的事还是会有一些变化的,就像叶宁。”
在春节前后,坊间已经传出了叶宁离开万达的多种版本,王中磊就半开玩笑地问叶宁:“有这事吗?”叶宁问:“你有什么想法吗?”
王中磊一下子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约叶宁在万达广场附近吃了个饭。在与王中军见了两面后,叶宁同意与王氏兄弟一起进行一场针对未来的冒险。
他们很清楚这个决定的重要性。王健林与王中军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发起理事。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合作与交集。
“现在突然叶宁来了,会不会对华谊兄弟跟万达的关系有什么影响?”我问王中磊。
王中磊说:“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高级人才的流动。这是我的理解,因为毕竟叶宁做出了选择。在万达那边,他的职位也很高;他愿意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去做这个事。其实对我们来说,万达那边也有大量工作人员是华谊的前员工。”
我又委婉地问王中磊:“现在正是万达影视业务扩张最缺人的时候,王健林会不会觉得华谊在他那儿挖人?”
王中磊说:“这个就看王老板作为企业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去看这个事。”
这是典型的“王中磊式”回答,温和、理性,滴水不漏,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王中军式”则与他截然相反,他通常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应,譬如“管他呢,人都来了,还能怎样?”之类。他大大咧咧,毫不介意外界的反应,却又总能在王健林、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人中间,从容自如,如鱼得水。
在王中磊合作过的那些职业经理人当中,他觉得叶宁和夏陈安无论业务能力、敬业精神方面都无可挑剔,且都具备领袖气质。夏陈安在离开浙江卫视后,曾一度传出了与“华谊兄弟”的绯闻,结果半年后夏陈安出任“北京文化”总裁。
“我记得夏陈安刚辞职的时候,传的都是来我这儿,结果人家根本就没找我聊过,人家去了北京文化。”王中磊说。
这次叶宁辞职后,王中磊没有让传言只变成传言,他跟叶宁进行了密谈。“他想实现的目标跟我想做的事情高度吻合,互相也有一个信任。”王中磊说。
坊间纷纷猜测叶宁辞职的原因,也有传言称王健林对此颇为伤感,甚至恼怒。除了因为叶宁的突然辞职,将延缓其在整个文化产业的布局外,还因为叶宁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在中国影视产业当中,能够被冠以为“顶级”的,只有张昭、叶宁等屈指可数几位。当张昭从职业经理人成为贾跃亭的合伙人,变成了老板之后,叶宁不是这个行业中最杰出的职业经理人,也是其中之一。
王中磊看到了叶宁身上的这种巨大变化,如何从默默无闻到名动江湖。他也知道叶宁从万达最基层的业务开始,熟悉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渠道,是难得的全才。当他听说叶宁要离开万达后,他追了过去。
除了华谊兄弟电影公司CEO的职位,并且赋予其人、财、事诸方面极大的权限与空间外,“华谊兄弟”还为叶宁提供了集团副总裁、董事的岗位,以“匹配”他在万达文化集团的职位与影响。
“我们希望在这块调整角色,未来结果怎么样,没有做,谁也不知道。对叶宁这些年在业内的表现,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王中军说。
在王中磊看来,这是整个“华谊兄弟”团队更加职业经理人化的一步。“华谊兄弟”的业务线越来越长,单靠他们兄弟俩,以及创业的“老兄弟”们,已经无法推动“华谊兄弟”快速成长。
他们有优雅的野心,需要更多“兄弟”,需要一个“兄弟连”。 【贰】兄弟




无论哥哥走到哪儿,弟弟就会跟到哪儿。无论弟弟做什么,哥哥都会在身边提供支持。他们分享彼此的几乎一切,基因、记忆、父母、时光、财富和事业。


他们甚至分享了同一个星座,白羊座。
哥哥出生于1960年,弟弟出生于1970年。他们的父亲是一位军人,生了四个儿子,中军是老二,中磊是老四。
他们生活在一个“老炮儿”的时代。“老炮儿”已经烙印在了他们的记忆当中。
王中军说:“《老炮儿》为什么好,我觉得还是六爷写得好,六爷就成为话题了,他讲义气。为什么年轻人也喜欢《老炮儿》?人都喜欢讲江湖义气的人。比如你同学里最喜欢谁?大方,这个人爱请人吃饭,不抠索;你有事爱帮你忙,你有难跟你打架去。六爷这个人物表现了仗义,说话算数,里面有美德,虽然嘴里骂骂咧咧的,脏话连篇,是个北京流氓人。”
王中军没赶上“老炮儿”的时代。六爷这样的“老炮儿”在江湖上茬架的时候,他们还小,跟在屁股后面围观、喝彩、激动、仰慕和害怕。
“我上小学很有意思,小学叫青年湖小学,中学叫人定湖中学,军区大院在中轴路那儿。原来没有中轴路,中轴路是我们院的果园,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是果园,1990年把大院辟开了,中轴路,东院,西院,我家就住在那个大院。我家大院西边是人定湖,左边是青年湖。”
“老炮儿”基本上是“老三届”。1966年王中军才读小学,“老炮儿”都是初中生、高中生。他们喜欢在游泳池和冰场开打。
王中军也有茬架的经历。他读中学时的那个班是个爱打架的班,他又是个能打的人。
1976年,初中还没有毕业,王中军还未满16岁时便应征入伍。他想走一条父亲的老路,去军队中建立自己的功业。那一年弟弟只有6岁,是一个流鼻涕的小屁孩儿,16岁的哥哥在他心中拥有一个成人的伟岸形象,就像他们生活的城市和大院一样,空旷、冷漠和野心勃勃。
6年后,哥哥复员回到北京,在父亲帮助下谋到一个物资部保卫处的工作。“在保卫处,和看大门的含义是一样的。”
王中军后来从保卫处辗转到文书处,在读完夜大后又到物资出版社的《物资管理》工作。他干过美术编辑和摄影记者,有时候也画插画。
王中军当初在物资出版社,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华谊兄弟”上市后,他当年的一位同事有一天对我说:“你知道王中军吗?娘的。都成大老板了!以前不过是复员到我们出版社的一个美编,现在也是亿万富翁了……”
我能深切感到到他内心的羡慕、嫉妒和不平。当华谊兄弟创业板上市之后,王中军的财富像个失控的数字,而我的那位熟人却依旧要在他单位的过道里一边抽烟,一边酸溜溜地对人讲王中军的故事。
在往事当中,那时候王中军还与几位朋友辞职合办了一份叫《购物指南》的杂志,刚出了一期就因为“非法办刊”被停刊。但王中军找到了一些“拍明星挂历”、“拉广告”的门路,成为当时北京先富起来的人。
1989年,王中军29岁,王中磊19岁。王中军要去美国。“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拿到一个学位,二是要在1993年12月前,攒足10万美金。”他有一次接受采访说。
“我平均一天要打工十五六个小时,而且做的都是蓝领工作,累得回到家,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我很感谢我的太太。她在美国的五年时间,打工支持我上学。”
5年快过去了,1993年12月底,王中军拿到了学位、存够了10万美金。他准备回国。
哥哥出国的时候,弟弟还在读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哥哥回国的时候,弟弟已经大学毕业,在物资部下属的机电总公司做了4年办公室文员。
在哥哥眼里,弟弟依旧是个孩子;在弟弟眼里,哥哥还是一个伟岸的形象。哥哥说:“我们一起去干个公司吧。”弟弟就跟着去了。
弟弟有时候看不懂哥哥。他们的年龄不在同一个维度。“我们两个之间有10岁的差距,之前没做生意,或者刚做生意的时候,我们两个的年龄差距比现在还显得明显。你想我们两个合作的时候我才23岁,他已经33岁了,我到33岁时他43岁了。在这个区间的时候,其实区别很大。人的熟度是变化的,现在我们熟度可能会越来越相似。”
当熟度不同的时候,王中磊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看不懂王中军。他觉得哥哥是一个很凶的人,当过侦察兵,身手特别厉害,小时候就喜欢打架,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样,当兵复员后更喜欢武力解决问题。有一次在岳父家,遭到了邻居屡屡挑衅后,他上去就把人撂倒在地了。
弟弟性格温和。虽然生于军人家庭,却从未想过要去当兵。“我们那个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大多数都选择了去参军,在这种氛围当中,人很容易有一个当军人的想法,但我从来没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想过穿军装、当个军人,在我从小的志向当中都没有。定性的理想和想做什么事,还是随着我成长的时代漂泊不定。我没有过那种特别稳定地想去做什么,挺随性的。原来我觉得,我其实挺不适合做一个企业家的。”

哥哥拉着弟弟一起成为了企业家。




弟弟喜欢哥哥身上夸张的冲击力,他追随哥哥,成为他的臂膀,和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仰慕他。


哥哥喜欢弟弟身上的书卷气。他没有成为弟弟那样的人,而是希望与弟弟一起并肩战斗。
弟弟说:“我比较热爱创意这东西,写东西,去描绘一个东西,可能是我的强项,。之前是毕业了需要一份工作,工作之后哥哥说要不要一起做公司,在公司里上班。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创业的说法,就是一个职业。”
直到有一天,弟弟发现自己可以与自己的人生对话了。他们可以去拍电影了。 “这也是我在1998年有机会开始做电影的时候,让我似乎对人生开了一扇门,似乎跟我的内心是对接上了。” 【叁】冯小刚




在建国门外大街永安里附近的一栋写字楼上,王中军与冯小刚有个共用的画室,里面摆满了画作、书,以及红酒瓶子。


所有的画都署着“中军”,我没见到冯小刚的画。据王中军的助理描述,冯小刚画得少,画室大部分时间被王中军独享。

单就绘画来说,王中军有基础,也有艺术家气质。与他性格截然相反的是,他的画大都写实、内敛,而不是飞扬跋扈、恣意纵横。冯小刚绘画基础一般,画得比较抽象。他在绘画界的影响力,与他在电影界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冯小刚是华谊的“兄弟”。有一次喝酒,他喝高兴了,就呲着他标志性的大牙对王中军嚷嚷:“华谊兄弟也有我,我也是华谊兄弟之一啊。”王中军说:“这个是他发自内心的,不是编造的。”


冯小刚的确是华谊的兄弟,也是王中军和王中磊的兄弟。尽管王中军和王中磊的行为模式与审美偏好各异,但他们都对冯小刚充满了偏爱。
我问过兄弟俩,“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中最喜欢哪一部,兄弟俩的答案都是《集结号》。
弟弟说:“华谊自己出的电影还没有超越《集结号》的喜爱程度,首先因为我是部队大院的小孩,对战争跟军人题材情有独钟,小时候看的基本都是战争电影,日本的、中国的、美国的、苏联的、南斯拉夫这种战争片非常多。《集结号》是一个属于中国的,非常独特的一种电影类型代表,又产自我手,所以情感特别深。”
王中军也喜欢《集结号》,“这个百看不厌”。“这和军人家庭有关系,毕竟我是当兵的,这个电影拍得也比较曲折,”他说,“拍这个电影是比较犹豫的,因为没有人拍过,没有人拍一部电影是用这么多钱的。冯小刚原来的电影不怎么花钱,就是葛优从这屋走到那屋,没有成本啊。《集结号》是冯小刚没有驾驭过的,要有一个大战场,有很多特技。拍这样的电影我们比较犹豫,但是它成功了,在我心里烙下非常深的烙印;但是别人不一定特别喜欢《集结号》,每个人烙印不一样。”
《集结号》呈现出了中国内战中残酷的场面,也将一个群体复杂、偶然和戏剧的命运展示了出来。这是“华谊兄弟”的得意之作。王中军认为,主要是“谷子地”这个人物写得好,就像冯小刚在《老炮儿》中塑造的“六爷”一样,完整而动人。
1994年,“华谊兄弟”开始创业的时候,只是一家广告公司。做广告是王中军的强项。王中磊跟在哥哥身后,慢慢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广告业创业者。“1994年的时候,我都还不知道我会选择这个行业,1998年才开始从一个广告公司去做影视这个行业。”他说。
“华谊兄弟”在影视业的“从0到1”是投拍英达的电视剧《心理诊所》。据《人物》杂志描述:“那时华谊广告公司的生意如日中天,像所有富裕起来的人一样,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直到1998年的一天,王中军在街上碰到了出国前的一位同事,此人一直在影视圈做事,他说,投资电视剧很赚钱。”

“在那个只谈艺术不谈商业、数百字一篇纸就能决定几百万元的年代和行业,英达公司提供的预算清单以及合同非常正规。那也是一个电视剧供小于求的年代,电视台付给华谊的不是钱,而是广告时间,而这正是华谊的长项,从一开始他们就把这个电视剧当作广告媒体来经营,《心理诊所》让他们轻轻松松赚到了钱,进而把目光从电视剧转到了电影上。”


“华谊兄弟”拍的第一部电影是姜文的《鬼子来了》,它将人的愚昧与战争的荒诞交织于一个叫挂甲台的小村落。法国《新观察家》周刊评价说:“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
姜文后来自己说:“《鬼子来了》里的这些人,翻译官、鬼子兵、小队长、马大三、村长,他们都不是在他们原有的位置上,都在超乎自己能力之外的位置,又必须对自己的命运做出决定。”
当姜文违规将《鬼子来了》送去国外电影节参赛时,他对自己和《鬼子来了》的命运做出了决定。尽管这部中国电影史上的杰作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鬼子来了》在中国大陆却被禁止公映。
公开的报道中描述,当姜文决定去戛纳参赛的时候,王中军甚至不知道怎么劝他:“这事到底谁说了算,这里头我搞不清楚。”弟弟王中磊甚至觉得“当时姜文都不知道我们有投资在里边”。
《鬼子来了》因此未能在国内公映。但王中军也并没有损失,因为他开始签的就是保本合同。《鬼子来了》的价值正如王中磊所写:“我们观察到这个行业存在着许多违背商业原则的现象,我们断定这就是阻碍这个行业商业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与《鬼子来了》同步,“华谊兄弟”还参与投拍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全是大导演啊,在我们这些圈外人看起来那都是个个头上顶着光环的啊!”王中军后来说。
《人物》杂志说,当王中军将1100万元投入冯小刚的《没完没了》时,他从“参股”变为“大股东”,从创意到发行,将一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外界看来,这似乎又是王中军的一场豪赌,或者说,是王中军幸运地得到了冯小刚。这一次他们不是收获了一个合作的年轻导演,而是收获了一个兄弟。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描述,王中军和冯小刚第一次见面是在冯小刚的工作室里。当时冯小刚找了几个朋友来开会,商量到底拍哪部电影,几个人围着桌子开始翻扑克牌算命。这时候董平和王中军进来了。董平穿着宽大的运动服,风风火火,开口就说,不管你冯小刚上哪一个我都投,我就认准你了。王中军是董平介绍来的,瘦瘦小小,礼貌周到,说,还是要看了剧本再决定投不投,另外,预算也要重新做。

在另外的轶文中,冯小刚已经记不清和王中军、王中磊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了。“和中军、中磊第一次见面是在《不见不散》的首映仪式上。”那是1998年冬。“我还记得他们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热情,但对电影比较陌生,也没有电影圈里的那股江湖气。”王中磊却记忆犹新,“我们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是英达的《心理诊所》。吃开机饭,英达带了他的好朋友,冯小刚和徐帆就来了,那是第一次见面。”




无论他们怎么进行了初次见面,他们都找到了彼此。2014年6月,在华谊兄弟20周年的庆典现场,在一张著名的照片中,王中军坐在舞台下方第一排的正中央,左右两边分别是王中磊和冯小刚。

冯小刚对于王中军和王中磊来说,是真正的兄弟


从1998年开始,冯小刚执导的所有影片都出自华谊兄弟,其中包括:《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系列、《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私人订制》,以及他主演的《老炮儿》。
《老炮儿》是管虎导演的作品。《一九四二》上映后,与稍后的《泰囧》相比,口碑虽好,但因题材沉重,票房可谓惨淡。再加上执导了春晚,冯小刚觉得累了。王中军心疼他,就让他歇一歇。管虎那时正筹备《老炮儿》,想邀请冯小刚出演。“有一次喝多了,小刚就把这事应下来了。”
冯小刚就这么成了“六爷”,成了金马影帝。
在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冯小刚和管虎拥有一条“绿色通道”,他们的所有计划可以不经程序,直通到王中磊手中。王中军和王中磊都知道,冯小刚是“华谊兄弟”的镇山之宝。
王中磊说:“小刚严格说,是华谊电影版块创始人之一,我们成就了小刚,小刚也成就了华谊的电影。”
2014年6月,在“华谊兄弟”20周年庆典现场,冯小刚说:“我很庆幸一直在华谊。我曾经离开一年,当时要和张国立合伙开公司,事实证明,我还是拍电影搞艺术吧。”
王中军说:“说到挫折,就是冯小刚第一个合约到期,离开华谊兄弟一年。因为我是依赖冯小刚的。”
冯小刚第一个合约期满后想创业当老板。他离开“华谊兄弟”后与张国立、刘震云一起开了家公司,和张国立互称“执董”。当了一年老板后,他发现自己“适合做创作,不适合做经营”,当老板不如当艺术家自在。
于是王中军、王中磊和冯小刚又一起喝酒,并且签署了冯小刚的第二份合同,400万元现金和3%的华谊兄弟股权。2009年10月,“华谊兄弟”创业板上市,作为“小非”的冯小刚成了亿万富豪。他后来股票套现了两亿多,成为中国导演第一个赚到2亿元的人。

王中军和王中磊对冯小刚太偏爱了。冯小刚曾回忆说,当年大投资而题材又不讨好的《集结号》曾被预言“会死得很惨,因为观众要看明星,这片没有,战争片女性又不爱看”。王中军最后就说赔钱也要干,最后《集结号》没有赔钱反而赚了大钱。拍《1942》的时候,王中磊则在酒桌上说“拍《1942》上不封顶”。




我委婉暗示兄弟俩,冯小刚已经“老了”,他的作品不适合“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王中磊为冯小刚辩解说:“我跟他们合作的时候其实他们都是年轻导演,他们代表最先进的一些导演的理念。”


典型的“弟弟风格”,温婉地解释。
王中军则直截了当地反驳:“这都是假设,不是年龄大的人就拍不了互联网,不是年轻的小孩儿就非得拍互联网,这都是假设。刚出来的学生二十多岁拍得过冯小刚吗?90后多么现代,你让他拍一个现代的看一看,我觉得未必。这个东西都是假设,导演80岁了只要身体好就能拍,你看斯皮尔伯格多大了,《间谍之桥》多牛啊。总会有一代代的人出来,但不是这代人必须把上一代否掉了,到今天我还认为张艺谋是很好的导演。小刚导演到华谊也拍了十三四部电影,我们没有败过,只有一部不赚钱,《一九四二》,剩下的电影全都赚钱。到今天为止冯小刚照样是华谊最赚钱的导演之一。”
冯小刚给“华谊兄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华谊兄弟”赢得了在影视产业的尊重。

王中军说:“华谊做电影也是顺其自然,赚到钱了遇到电影圈的人拍了电影,之后学了怎么样拍电影。电影圈当时非常不职业化,在华谊进入电影圈之前中国没有标准化的电影公司。华谊是民营公司在做电影,非常有符号意义——有了标准化的方式,有了非常职业的制片人去运营一个产品,有了与导演之间的合约关系等等。这些东西现在叫创新,我们就是模式。”


在“华谊兄弟”之前,民间资本进入电影,都是“作坊式”的,几个人搭个草台班子,四面八方筹来一笔资金,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清晰,利益同样也不清晰。




“华谊兄弟”改变了中国电影产业。兄弟俩开始建立起了每年都拍电影的模式,建立了最早的电影导演工作室,最早开始做经纪业务、签艺人,最早开始完善资本结构,开始引进外面的投资人。


那个“外面的投资人”,叫马云。

兄弟俩曾经与马云有过一场密谈。王中磊说,那一场密谈开启了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力。


【肆】马云


无论哥哥走到哪儿,弟弟就会跟到哪儿。无论弟弟做什么,哥哥都会站在身边支持。他们分享彼此的几乎一切,基因、记忆、父母、时光、财富和事业。他们还分享了一个新的兄弟,马云。

2006年底,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在北京牵头发起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都出现在了“荣誉理事”名单中,而万达的王健林、阿里巴巴的马云、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分众传媒的江南春等人都成为了“发起理事”。




那时候“华谊兄弟”势头不错,但人们对它显然缺乏足够了解。人们通过绯闻、传言和段子来认识娱乐业。2007年5月,在深圳万科第五园的一场聚会中,柳传志突然问:“中军,你们那个圈子真那么乱吗?”


王中军有些羞涩:“不是的,不是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华谊兄弟”在2005年引入了TOM成为外部投资者,但TOM在2007年退出了。王中军告诉“商业人物”:“它在我们公司只呆了两年,因为公司没有做好TOM本身就退市了,就从华谊退出了。它退出的时候马云进来了,我印象是2007年。”
马云以个人身份投资“华谊兄弟”。他与王中军在中企俱乐部初识,两个人都是江湖气很足的人,惺惺相惜。在中企俱乐部里,有一次理事们聚会说,“华谊兄弟”想引入外部投资人,问大家有没有兴趣。马云第一个表示出了兴趣。据说那时候,“王中军每周都会和他通电话,请他吃饭”。
在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中,淘宝网和支付宝贯穿了整部电影。这种“双赢”合作也使马云对“华谊兄弟”充满了信心。作为“华谊兄弟”副董事长,他 “引诱”虞锋、鲁伟鼎和江南春加入到“华谊兄弟”股东序列,后来又主导阿里巴巴参与“华谊兄弟”的定向增发。
虞锋是云锋基金的发起人和主席,马云是云锋基金的另一个发起人;云锋,就是马云和虞锋。鲁伟鼎是万向集团的少帅,鲁冠球之子。江南春是分众传媒的创始人,当时正如日中天,有段时间还准备收购新浪网。
我在《梦想、野心和王氏兄弟》中说:华谊兄弟之所以引人关注,还不仅因为它在上市之后变成了印钞机,瞬间制造了大批亿万、千万富翁,而且还因其股东阵容中包括除了影视明星之外的商业明星马云、江南春、鲁伟鼎,后者是大名鼎鼎的鲁冠球之子和万向集团总裁。很多人对此感到奇怪,觉得王氏兄弟能够说服这些“大佬”加盟并非易事,事实却非如此——他们是同一个俱乐部的核心成员,这个俱乐部是他们在2006年底发起。他们组织严密,纪律严苛,有共同的理想和野心。他们就像是“兄弟会”成员,既交流思想,也交融生意。
“不是资本喜欢王中军,是投资人喜欢王中军,或者说,是我喜欢王中军。”马云曾说。
马云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暗示。王中军告诉“商业人物”:“所有投资人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马云时间点比其他三个投资人早了一年。那一年其实差距很大的,他敢于投,后面投的人见到马云在这里投资了,心里更放心,对后面的投资人都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2005年、2007、2008年都做过一轮,2009年就IPO了。那个时候都不懂A轮、B轮,按现在的标准投资就是A轮是TOM,B轮是马云,C轮就是三个组合,然后就是IPO了。”

生意谈多了,聊得投机了,就会成为朋友。王中军由此建立了与马云的友谊,直至最终成为了“兄弟”。



马云每次到北京,他们都会“密会”一下,而王中军每次到杭州,都会住到马云家里。王中军说,因为是太多年的朋友,去杭州如果住酒店,马云还要跑到酒店去跟他聊天儿,后来就干脆住在马云家里,慢慢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我去了,他安排司机接我,直接就在家里住下了,在家里聊天。现在也是这样,我去年去杭州看旅游(华谊小镇)的地,晚上也是到他们家住的。他们夫妻俩都是很nice的人。”
某种意义上,是马云的出现改变了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俩。王中磊说,尽管他们已经通过《鬼子来了》、《荆轲刺秦王》、《没完没了》进入了这个行业,并且建立了影响力,但在马云到来之前,哥哥更像个“土老板”,而他更像一个“独立制片人”。很多对于未来的规划是“不能想象的”。
兄弟俩跟马云有过一场谈话。马云说:“你们现在这么有名,但你们的行业这么薄弱,为什么不利用资本的优势?”
这是醍醐灌顶的一个发问,像是禅宗的“棒喝”。王中军和王中磊一下子醒了。在此之前,王中磊说,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运用资本的力量。
“制片人,做每一个案子,把这个案子做好;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把目光投向这一行的,不管是企业家还是企业,甚至一些文化领域的人,其实都比较少。那个圈子是非常非常小的,和现在完全不同,直到华谊兄弟在我和中军跟马云成为好朋友之后。其实那次的谈话是很重要的……”
“在中企俱乐部的时候,我们开始有了IPO的想法,但那时候只是单纯考虑企业可以怎么发展下去,可以怎么变成一个长久公司,没想过怎么跟资本连接,调动更多资源去拍好的电影。”
王中磊说,他们花了两三年准备IPO,但2007年底开始的那场股灾导致的IPO暂停,还是延缓了他们的步伐。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上市。11点25分,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股价全部实现翻倍。下午三点,“华谊兄弟”(SZ.300027)收报70.81元,上涨147.76%,涨幅居28只创业板股票第四。
作为第一只影视股,“华谊兄弟”的领导者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属于他们的时代,到来了。
王中磊说:“当我们IPO成功的时候,敲钟的那一天,我已经预测到了,华谊的这个钟声肯定带来了巨大反响,不管是资深影视公司,还是原来对这行业没有关注的投资人,我相信这一声钟声肯定是很重要的。我虽然并不是那种操作资本娴熟的人,但我能感觉到资本和影视的对接,信息量很大。当时我们觉得已经不得了了,敲钟的那一天,市值已经涨到70多亿,你是不能想象的,一个独立制片公司,变成这样的上市公司,变成有你的价值存在;而且当时融资拿来的钱,我们可以实现很多年想发展的那部分……这是我在那个时候的感受。” 【伍】马、马、马




无论哥哥走到哪儿,弟弟就会跟到哪儿。无论弟弟做什么,哥哥都会站在身边支持。他们分享彼此的几乎一切,思考、想象、秘密、事业和对手——除了基因、记忆和父母。


他们不是血缘上的兄弟。他们是血脉上的兄弟。
当冯小刚和马云出现后,华谊的“兄弟”已经不单是“王氏兄弟”了。
只有“兄弟”才会提供“兄弟”的理解、包容和情义。
2011年5月9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于5月6日买进了该公司2780万股股票,涉及资金为4.448亿元,投资之后,腾讯持有“华谊兄弟”4.6%股权,成为“华谊兄弟”第一大机构投资者。
王中军告诉“商业人物”,马化腾的出现只是“时机的巧合”。
“阿里和腾讯在很多层面上有剧烈的竞争,两个公司又做得非常好,是中国最伟大的两个公司,这个还是时间点的巧合。”王中军说。
娱乐业是个“神秘”的行业,作为中国的“娱乐之王”,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俩跟其他行业大佬都“相处得不错”。
有一次王中军去香港,约了马化腾谈合作的事。他们本意是在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务个虚”,“是特别随意的一次工作会谈”,“找个机会在一块约着聊一聊事”。
王中军独自前往,马化腾与刘炽平(腾讯控股总裁)一起出现。他们闲扯了一会儿,“聊了一些想法”,想看看到底在哪个项目上能够进行投资或合作。扯了半天,他们也没扯出结果来。“说来说去我们也没有找到共同点,也没有找到恰如其分的投资。”王中军说。
后来王中军无意中对马化腾提了一句:“既然你对内容这么重视,是不是考虑下直接投华谊兄弟?这个方式比较简单。”
“他们两个是非常简单的人,思维反应也非常快,当时就把这个事定了,甚至当时价格都谈了,就是半小时之内的谈话,方向价格基本上说完了。从谈完到操作时间很短。”王中军说。
王中军要跟马化腾合作,需要过马云这一关,除了马云是重要的股东和公司副董事长外,还因为马云是他的“兄弟”。
王中军给马云打电话,说马化腾想投资“华谊兄弟”,征求一下你的意见。马云说:“中军,华谊兄弟是你的公司,你觉得合适最重要。”
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上,除了弟弟王中磊,王中军与马云和虞锋沟通比较多。马云当了7年“华谊兄弟”副董事长,虞锋是“华谊兄弟”董事。每次沟通,马云和虞锋都会说:“中军,这事以你意见为主。”
王中军觉得马云“非常大度”,是个做大事的人。“他当了华谊七年的副董事长,在公司是股东,在社会上那么有影响力。”王中军说,“这完全不是刻意的,非要这边有一个阿里巴巴,那边就要有一个腾讯,真不是刻意的。我觉得是历史自然形成二马都是华谊股东。”
2015年,第三个“马”出现了。马明哲,深圳平安的掌舵者。
“去年做了36亿定增,原股东表现很积极,马云和马化腾对华谊也比较了解。后来进来第三个马,又是缘分的问题。”王中军说。
王中军跟马明哲不认识,交情仅限于在某些会场上“say hello”。“华谊兄弟”做定增期间,一堆朋友聚会吃饭,马明哲也参加了。闲聊的时候,马明哲问王中军:“华谊兄弟”现在是什么状态?王中军告诉他,“华谊兄弟”正在搞定向增发,老股东认购很踊跃。
“我觉得马总比较敏感,他是个工作狂。”王中军说。让他得出马明哲是“工作狂”结论的,是马明哲突然说的那句话以及后来的行动。
“你看,平安有没有机会参与啊?”
那时候“华谊兄弟”的定增已经到了尾声,平安要参与其中已经很困难了。王中军只能告诉马明哲:“我看一看。”
王中军“看一看”的结果是,平安资管持有了“华谊兄弟”1.98%的股份,成为了“华谊兄弟”重要股东。
2015年8月18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宣布以24.73元/股完成非公开发行合计14557.22万股,募资近36亿元,发行对象为阿里创投、平安资管、腾讯计算机及中信建投。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最后平安也跟投了,三马都成了华谊的股东。”王中军说,“平安进来这一年,对华谊帮助非常大。华谊开始需要较大规模资金,开始做旅游板块的时候,我认识了马明哲。平安成为我的股东,才有了去年300亿的授信。现在到任何一个地方看华谊电影小镇,平安几乎都是我们团队成员。我们公司的人和平安的人组成联合小组同时考察市场。”
时间的巧合,使“众安在线”的故事在“华谊兄弟”身上重现。王中军说:“这是自然形成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由马云、马明哲和马化腾在2013年联手设立。
“马云这方面挺大度的。”我说。
王中军说:“对。大度都是相互的,严格来说我也挺大度。阿里后来突然做阿里影业。我当时在洛杉矶谈买香港的文化中国的事。马云也到了洛杉矶,虽然不能说是专程飞到洛杉矶跟我说这事,但有点这个意思。马云说:我做阿里影业要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当然我们不会正面竞争,我这个方向是放在什么方向上……不管怎么样它也是影业公司,跟华谊肯定是竞争的,但这个就要看你的心态。如果我坚决反对,马云肯定会考虑,这个就是所谓的心胸问题。”
王中军跟马云说:“没有问题,你有自己的想法,你的企业也非常需要娱乐内容。”
他们俩还顺带着达成了很多共识,包括未来来阿里和“华谊兄弟”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什么样的问题交给底下人处理,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才需要他们俩出面协调等。
“媒体讲了很多挺负面的东西,说马云做影业跟华谊如何如何,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生意而已。” 【陆】兄弟系



无论哥哥走到哪儿,弟弟就会跟到哪儿。无论弟弟做什么,哥哥都会站在身边支持。他们分享彼此的几乎一切,基因、记忆、父母、时光、财富和事业。他们还分享了共同的误解与尴尬。


弟弟多年来一直对“去电影化”耿耿于怀。“去电影化”源自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后哥哥接受的一场访问。
“我们公司上市的时候因为符号非常明显,是一家电影公司,我就对公司高管说了去电影化,当然后来财经媒体这么理解也没什么错误。我们当时的概念是,华谊不是一家电影公司,而是一家娱乐公司。六年来我们转型还是比较成功的。”王中军说。
然而弟弟还是会感到压力。他是“华谊兄弟”总裁,还是华谊兄弟电影公司董事长。他告诉“商业人物”:
“我觉得已经没办法消除这个误解。这其实是源自于中军的一次讲话,他更多的是对投资人讲华谊的战略布局。他更想说的是华谊是一家全媒体公司,不是一家单纯的电影公司。单纯以电影内容为主的上市公司,其实是不安全的,因为电影本身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商业模式。中军当时要给投资人说,华谊要过渡成不依靠电影作为主营收入支撑的一家公司。它本来是一个利好,但媒体把‘去电影化’几个字过度放大,导致了误解。很多业内人那时候还挺伤悲,跟我说怎么华谊都不做电影了?其实不是这个概念。”
王中军告诉“商业人物”,“去电影化”理论是对的,因为“华谊兄弟”不是电影公司,而只是以电影为核心业务。他担心投资人觉得“华谊兄弟”干的事情只是拍电影,希望给他们讲述一个更立体、清晰的未来。
他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媒体放大了“去电影化”,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华谊兄弟”将会放弃电影业务。
“中磊说有些人抓住这个话题,说:你看现在华谊大老板都不太重视做电影了。我觉得这个不是不重视。这是我自己家的生意,我能不重视吗?是不是重视都放在自己心里。我知道公司该怎么发展。”王中军说。

“华谊如果当时没有这种战略,怎么可能有今天?你看我们业绩这么平稳,2015年10家影视上市公司中,我们利润9.8亿,还是排在第一名,和第二名甩开了4个亿,和最后一名拉开了好多倍差距。”




“华谊兄弟”用了6年时间建立了一个“华谊系”。


“现在我们有三个实际控制上市公司,三个第二大股东,今天股价我算一下有900多亿的市值,有2个300多亿的,一个150亿的,还有100亿的,还有几十亿的,加在一块900多亿市值。不能光看华谊,华谊控制了很多公司。我们一共六个上市平台,如果当时没说去电影化这样的概念,怎么能迅速地布置资本层面?刚才说的9.8亿只是华谊兄弟(SZ.300027),还有掌趣科技将近四五个亿的利润。英雄互娱今年预期是5亿利润,算一下整个华谊体系利润是20亿水平。”



王中军还特别说起了“华谊创星”。这家从零做起的新媒体公司2016年预期利润8000万元,将成为一家不错的小公司。在2月29日的公告中,叶宁出任了华谊兄弟电影公司CEO,王中磊取代胡明担任“华谊创星”董事长。
哥哥说:“中磊也不是把精力放在华谊创星,因为中磊是集团总裁。华谊创星原来是我们集团的CFO去当董事长,但这个位置不是特别适合胡总。这些都是顺其自然,没有刻意布局。一个公司的布局都是别人总结的,自己走到哪儿就做到哪儿,正好有这么个时机。华谊创星是我们从头做起的公司,发展也不错,中磊过去兼董事长对团队帮助更大;其实中磊原来不兼董事长,总经理也是向中磊汇报的,这是一个表面形式而已。”
叶宁到来后,王中军曾对媒体说,因为是兄弟关系,他对于王中磊不能像对待职业经理人一样尖锐,即便业绩没有想象中理想,也只能一笑而过。
我问王中军:“你是想给弟弟减压吗?”
王中军说:“我觉得给中磊减压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中磊跟我是联合创业,这么多年他毕竟还在分管一个业务板块,对他的精力,对看公司投资肯定会有牵制,既然有这个机会,使他更加宏观地来看会更好一些。”




在兄弟俩看来,华谊兄弟已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有赖于王中军的布局,有时候更有赖于他浸淫这个行业多年的直觉。华谊兄弟是VR硬件公司暴风魔镜的投资人,暴风科技创始人冯鑫曾告诉我,最初投暴风魔镜的时候,王中军依靠的是直觉,等到A轮的时候,他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
然而王中磊对电影太着迷,他就像一个“产品经理”。他喜欢《巴黎最后的探戈》和《布拉格之恋》之类的影片,它们时常闪现在他脑海里。
“有时候有人问我,你做了这么多年,对这行越来越了解,有没有干导演的欲望?其实我中间有过一段时间,但是现在没有了。未来能不能拍,以后再说,但如果我当导演,我可能拍类似那样的,我觉得可能对我来说是一个愿意做的事。”
哥哥喜欢“英雄”,喜欢“007”和《碟中谍》系列。他不喜欢那种“超人”、“钢铁侠”和“绿巨人”一样飞来飞去的英雄。
“那个特异功能完全是上帝赋予他的,比如蜘蛛侠,我对这样的英雄不喜欢,因为没有人能打得过他,”王中军说,“我喜欢成龙那样的,比如汤姆·克鲁斯我也喜欢,打得浑身是血,但是最后完成了使命。”

“我喜欢英雄类的,不管是打的,还是靠脑子的,还是《辛德勒名单》里帮助弱者的。他是英雄,我喜欢这样的人。”


【柒】兄弟连



无论哥哥们走到哪儿,弟弟们就会跟到哪儿。无论弟弟们做什么,哥哥们都会站在身边支持。他们分享彼此的几乎一切,思考、想象、秘密、事业和对手——


王中磊有一个野心,他希望华谊兄弟电影公司能拍摄出“世界级”的影片,不单是依靠票房,还要依靠作品建立中国电影在全球的话语权。


王中军有一个野心,他期待在在美国建立一家跟华谊一样的公司,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我已经开始实施,在中国能够做,在美国一样能够做,”他说,“我这几年飞美国特别多。我2014年去了美国六次,2015年七次,我还是希望在洛杉矶,和美国制片人、导演有真正感情上的交流,去创造一个公司。”
王中军觉得“华谊兄弟”有资本能力,有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还有品牌价值。建立一个美国的“华谊兄弟”,是他迫在眉睫的事,关乎“华谊所谓国际化,子能不能落下去”。
对于王中军来说,“华谊兄弟”的子在中国落或不落,无非就是一年拍15部电影或者20部电影的关系;每年到底有几部电影比较牛,不在他掌控之中,因为“局”就是这样了。
“中国电影拍得好,还是拍不好,今年几十个亿的票房,再过几年100亿票房,都是正常的,今年卖80亿正常,60亿也正常,100亿也正常,因为棋子是这样的棋子。关键是在拍15部电影之上能不能做其他的,比如旅游、主题公园,靠电影IP能不能有帮助,能不能有进步,能够把产业做得更加安全,华谊兄弟更加如日中天,品牌更强,培养更多新人。”
“这些都不迫在眉睫,只是棋中之棋。迫在眉睫的就是在洛杉矶有一家像华谊一样的原创电影公司,哪怕每年就拍三部电影,牛的。三五年有一部英文片拍得很牛,全世界都说这是中国公司拍的,这个是我期待的。”
“你是希望华谊兄弟要建立全球的影响力?”
“这个是必然的。”王中军说。
“这可能也是所有中国电影人的愿望。”
“那我不知道,”他说,“我自己非常有这样的愿望,是不是能成我也不知道。”
今天的中国电影已经不再是“亚细亚孤儿”,而是除北美市场之外全球最大票仓。
中国电影票房超越北美,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指日可待,无非就是两年还是三年的时间问题,然而中国电影的制作能力、全球的影响力要超越北美,却依旧需要走很长的路。
这是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世界。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世界果真在“三十年”内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从“华谊兄弟”开始涉足影视,到兄弟俩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一份尊敬,他们只花了十几年时间。
王中磊记得,以前“华谊兄弟”跟香港的电影公司合作拍电影时,他们公司很小,没钱,都是以内容制作去合作,圈香港老板的钱。
“那时候我们需要大老板,香港电影公司,像寰亚、英皇等几家大的电影公司跟我们一起合拍,他们更多的是负责出钱。我印象中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大家跟中军开玩笑,说他是华谊大老板,我们都是小公司。其实我们当时没办法跟香港那些公司比,人家是上市公司,那时候都十几亿港币市值。”
今天的“华谊兄弟”已经成了大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超过了800亿。王中军和王中磊真的变成了“华谊大老板”,他们可以调动香港最好的电影资源,杨受成、向华强、徐克、刘德华。
经由22年成长,和18年的电影历程,“华谊兄弟”不再是“野蛮生长”的野草,也不再是任人揶揄轻贱的配角。它真正变成了大娱乐时代的主角儿,王中军和王中磊则变成了“弄潮儿”。除了足够优秀,他们也足够幸运,始终以屹立于潮头,未被巨浪和台风吞没。
2016年3月20日,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发布了最新一季“H计划”。王中磊提出了“无兄弟,不华谊”的概念。他的演讲中说: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路上,也早已不只是兄弟几人,我们有了四海之内的伙伴,可以说‘华谊四海皆兄弟’。当所有人都在关注当下利益之时,华谊兄弟看重的是电影产业全球化的布局。”
“华谊兄弟”正在布置更大的野心,在优雅和紧迫中展示自己的能量。王中磊在3月20日的演讲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包容、坚守、蜕变”。
“‘华谊兄弟’这个名字叫了二十几年,我们的成长之路证明了一句话——‘无兄弟,不华谊’,这里的‘兄弟’,早已不止于血缘,也跨越了地理空间和年龄断代,甚至超越了电影产业。”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华谊兄弟”的文化就是“兄弟文化”。王中军觉得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和公司名字有很大的关系”,不是“用企业文化的标语写是什么兄弟”。
“超越血缘,建立血脉;超越利益,建设价值;超越友谊,建立情义。我们是兄弟,我们在一起。”
这是王中磊赋予“华谊兄弟”全新的内涵。在“华谊兄弟”的办公楼中,你见不到那些用以高调宣示存在和主张的口号、标语,而是海报。
“华谊兄弟”已经拍了一百多部电影,当中有二三十部让王中军和王中磊觉得“体面”,拿得出手。创作出这些作品的兄弟,值得他们去珍惜。
“娱乐公司更容易兄弟化,因为娱乐公司是人的产业,不是靠机器,不是技术性公司。电影很难流水线,虽然有产业链,但它是个人的生意,每个东西都是靠个人,某一个艺术家,某一个高管,他的想法来把公司完整,需要群体之间非常默契。比如和冯小刚感情上的东西,跟你的团队的情感,总体来说华谊是团队非常稳定的一个公司。我从美国留学回来接的公司,有两个比我老的员工现在还在公司。这也是一个文化,大家还是很喜欢这个品牌。”王中军说。
王中磊了解哥哥,也了解自己,他知道“华谊兄弟”虽然由他们兄弟俩创建,其文化与他们是亲兄弟相关,但真正缔造“兄弟文化”的却是性格。那些冠冕堂皇的标语和口号,“不像我跟中军要做的事”。
在一个人与人靠情感关联的娱乐世界中,“华谊兄弟”参与投资的公司也超过了一百家。王中磊喜欢那种“兄弟”的感觉,希望可以建立一种超越酒肉的关系,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兄弟,而那些人和公司在未来又会帮助到华谊兄弟的成长。
“其实我一直还是很感恩的,因为所有的这些合作起来的人,其实更多的也是为了成就我希望做到的一件事情。”王中磊说。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老兄弟逐渐不适应了会怎么办呢?”我问兄弟俩。
“其实我倒没有特别思考过这个,不适应了去到一个自己更适应的位置上,公司高管调整也不是很大。”王中军说,“高速发展也就是这几年,前些年我身边倒没有不胜任的这种人,中磊有没有(思考),我也不太清楚。对一些老员工怎么办?还没到这个时候。”
王中磊也没想过。“没想过,比较诚实说,这个没想过。”他说,“刚才我来见面之前,我还在车上看《少帅张学良》,正好看他裁军那一段,给他各大嫡系开会,说要裁军,就如同你说的这个事。他可能没有想,因为所有的创业之人都不愿意落伍。你要自善其身,这个很重要。”
 “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是。” 【捌】那一天




无论哥哥走到哪儿,弟弟就会跟到哪儿。无论弟弟做什么,哥哥都会站在身边支持。他们分享彼此的几乎一切,基因、记忆、父母、时光、财富和事业。


在哥哥眼里,弟弟需要从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去谋划更大的布局,去拥抱更大的格局,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弟弟眼里,哥哥依旧是那个率性的、外表凶悍内心柔软的人。他说:
“他是一个特别率性的人,他比我更不修边幅。如果不想让他干一件事,他就老是干。其实他是一个特别有策略、逻辑思维很好的人。每一家企业到新年的时候都要做一次高管年会,董事长出来做报告,说说去年的事,讲一讲策略、战略,给大家打打气。他不会做这种事的,他新年致辞说说就完了。他是这样的一个风格。”
“他在这么硬的表面背后,内心特别软。中军太软了,他会对所有人都好。”他说,“有的人他已经不是你朋友了,骗你、欺负你,把你钱借了不还,三年之后又出现了,还跟他一块吃饭喝酒,人家问你借钱还给。他身边有些人骗过他,他至少被骗过两三次以后,他才决定不跟那个人有太多来往。他直到现在这方面也没什么变化。他还是内心特别柔软的。”
王中磊说,他与哥哥联合创业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红过脸。这一方面缘自他们的年龄差异,哥哥天然在他心中有一个伟岸形象;另一方面,也源自他们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包容。他们是骨肉相连的兄弟,他们的理解和包容缔造了“华谊兄弟”的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王中磊在3月20日所描述的那种:“超越血缘,建立血脉;超越利益,建设价值;超越友谊,建立情义。我们是兄弟,我们在一起。”
2016年2月29日,“华谊兄弟”(SZ.300027)发布了公告,叶宁来了。他只是二十多年来加入“华谊兄弟”的又一个兄弟。
每一个这样的日子,都令王中磊感慨。他记得与冯小刚的“那一天”,与马云密会的“那一天”,“华谊兄弟”上市的“那一天”……
血缘带给“华谊兄弟”的撞击无法改变,但“兄弟”会将“血缘”的概念扩展、延伸,使“华谊兄弟”成为真正的血脉兄弟。
对于“华谊兄弟”来说,一个“兄弟”的加盟或离去,不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正如发生在2016年2月29日的那场“加盟”一样,无论如何,都不会被一夜大风、一场大雨抹去痕迹。

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忘记很多名字,忘记细节,忘记隐藏在细节背后厚重而剧烈的情感,但人们会记住一个词汇,“华谊兄弟”,并且因为这个词汇,而想象到曾经有无数人为了“兄弟”二字,而汇聚到一起。


*图片由华谊兄弟提供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商君微信bizleaders2015,邀您加入商友会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1.转载请事先获得授权(联系人微信ID:hsy111520)。
2.喜欢就分享出去,让我们用优质原创内容占领朋友圈。
3.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