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夜放毒,饿的话就别看了......

2017-04-19 猫爸 猫生活MUK

这货,实实在在的,网站投票夺冠,

「最强台湾夜市小吃」榜首!

咸咸酥酥的东西,说来也是满满的历史。

谁吃谁知道啊!


咸酥鸡的老故事

小时候,是没这东西的。(小时候是几年前,肯定是不会给你知道的!)

直到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镇上一条在淡江大学山脚下热闹的街叫「英专路」(见Tips),出现一个专卖炸鸡块的摊子,摊主估摸着有二、三十岁了。

第一次吃这只有指头般大小的炸鸡块,是大姊买来一起吃的。

当时吃起来也只觉得有点特别,酥香、酥香的鸡肉,全淡水也就这一家,每天傍晚开摊,摊子背靠墙壁,靠近小镇英专路和清水街的十字路口。

忘了当年的铺子有没有招牌了,后来在靠近家附近的北淡水,也开了一流动手推车摊,挂上了招牌「盐酥鸡」,这才算是真的给这货正了名,原来它叫「盐酥鸡」

关于谁是第一家,至今是个谜
猫爸百科 | 盐酥鸡

查了一下维基百科,才知道原来这个吃食,来自台湾的台南,中文字的音取自闽南语「咸酥」的意思。


贩卖的时候,介绍这个鸡块味道是「咸酥、咸酥的」,就此约定成俗,叫它「盐酥鸡」了。


而最早的那个台南摊子,就在纸板写上「盐酥鸡」做招牌。

可能当年淡水那个小摊,就是受到大城市摊贩的启发,才开始在淡水卖起了炸鸡块。估计当年这东西,家住偏山茶厂内的猫妈肯定是见都没见过(小编表示,猫妈这是红果果的躺枪)。


当然仔细查资料,也有其他地方标榜了是全台湾第一家,反正现在谁都搞不清楚谁是第一家了。

“盐酥鸡”是怎么变成“咸酥鸡”的?


闽南语的「咸」跟「盐」,发音很像但是不同,但就这个吃食来说,意思是差不多,开始有摊子名字写成「咸酥鸡」,都不能算错,因为确实加了胡椒盐。(没加胡椒盐,味道还真就是不对。)


不知道为啥,后来大街小巷盐酥鸡的摊子越来越多,特别的是,大家都喜欢挂上「台湾第一家」。


这个惯例到现在猫爸都没搞清楚,为啥那十多年每一个卖盐酥鸡摊子都会挂上「台湾第一家」的名头,难道是因为挂了「第一家」的名字生意就会比较好?!?


大概由于盐酥鸡实在太普遍了,吃客看多这种“第一家”的招牌,再也没人信了,「第一家」的招牌,就慢慢淡出吃货视野,当然还是有些依然存在!


盐酥鸡,你为啥那么好吃?

盐酥鸡,最早就是一个产品「鸡肉」。剁成一个指节大小的小鸡肉块,以自家配方的酱料腌过。

腌制时间各家不同,从几小时到进入冷藏室腌一夜的都有,然后沾上自家拼制的面粉或面浆,再放进油锅炸煮。 

这里要强调一下自家配方的腌酱、面粉或面浆,这「自家」两个字显得非常重要,毕竟这到号称台湾夜市最强小吃的货,制作流程大同小异,没有太大区别,差别就在腌酱、面粉、面浆这些材料了

当然啰,如果咱家有秘制配方,早自己开摊去了,所以也无法在这里发布盐酥鸡教程,不过有些特色还是知道的。

如面粉除了一般的面粉之外,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地瓜粉,地瓜粉不要粉状,要颗粒状的,就是这个,让鸡块炸完了之后,外皮呈现一粒一粒的酥壳。


盐酥鸡的兄弟产品

除了主力产品鸡肉外,最早搭配的有甜不辣、鱿鱼须,这两样都跟南方靠海有关系。


猫爸课堂 | 甜不辣

甜不辣:其实是一类食物煮法的统称(以后有空在介绍),盐酥鸡摊的甜不辣,指的是鱼浆片简单说就是鱼肉打成鱼浆,在板上刮成一片片,然后送如油锅炸,起锅后鱼板是金黄色,内里则为白色。

做法:几乎,几乎,这里说的几乎大概是99.99%的比例的意思,台湾的盐酥鸡摊的甜不辣,都是把鱼板切成宽度比一个手指宽度还小点的条状,然后下锅过油。


口感:起锅的甜不辣因热膨胀,炸完整个粗细大约和手指差不多,这时口感最佳入口虽然是歪腻歪腻的烫人,但是就是这时外皮起酥而不硬,内里软弹而有嚼劲的口感,才是让这甜不辣具备足以担任正宫盐酥鸡的佐菜啊。这鱼板冷却后就会稍微干瘪,口感则只留软弹。


猫爸课堂| 鱿鱼须

鱿鱼须:有的摊子用乌贼触角,有的摊子用花枝触角(或墨鱼触角),口感稍有不同。乌贼触角较瘦,花枝触角较肥,乌贼嚼感实在不易咬断,花枝则厚实多汁。


反正各有风味,作法也多是裹粉或面浆后下锅。

猫爸认为啊,举凡在盐酥鸡摊,懂得点上这三道,那才是行家中的行家!!


喔,对了,还有最后一手,堪称是正宗的神来之笔,没这个,几乎都不堪说是盐酥鸡了,「九层塔」


起锅前,把各类鸡肉、甜不辣、鱿鱼须掏进筛子,抓上一把九层塔(香菜的一种,种类繁多,洋人称它为罗勒),整个筛子再过油一次,几秒钟迅速出锅,沥干油,点上胡椒粉、或辣椒粉或无,然后入纸袋。

后来,时间久了,摊子多了,各种特色菜品相继出笼,可以开炸各类丸子,各类蔬菜、地瓜条、薯条、杏鲍菇。


关于盐酥鸡的吃法

这类名为小吃的

不益健康的高油脂匪类,

猫爸的逻辑是

「极不适合坐下来专心吃」

想要品尝出正统的盐酥鸡味道,那必须是,

边走边吃,边看电影边吃,边看电视边吃,

反正你得边干点啥事边吃,才对味。


一手拿着装满咸酥鸡吃食的纸袋,一手拿着竹签,

一叉子一个,一个一口才是正统吃法。



大陆店铺,虽有合格,但多不正宗

坐店里吃的,不对味!

拿筷子吃的,不对味!

加孜然的,不对味!

鸡块太大的,不对味!

酥皮式的,不对味!

没有九层塔的,不对味!

没地瓜粉的,那绝对不对味!

……


好了,这货,是少数几样咱自家都炸不出正宗味道的东西了,可惜这一肚子开始想它了。


Tips:英专路

淡水有一所有名的私立大学,淡江大学,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淡江英语专科学校」

当年的淡水火车站距离英语专科学校还有一公里多的距离,而这段路只是土石泥路

在整年多是阴雨天的淡水来说,土石路意味着泥巴路,这对当时就读英语专科学校的的学生跟授课的老师来说是极不方便的事情。

后来在镇民捐款、捐地,重新修筑了一条水泥路,这条新路就此称做「英专路」

英专路仅两线道,两侧满满商家,堪称与淡水老街,齐名为淡水最热闹的市街,加上就在大学山脚下,街上多为时髦服饰店。

当然,既然在台湾,这英专路吃的东西肯定少不了,虽然还比不上传统的台湾夜市摊子那么多,但夜晚到淡水逛一逛英专路,肯定也是能饱肚一场。


猫生活

闲适 有机 健康

关注我们



往期美文

父子游学300天系列

猫生活

爱美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