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宝满月手戴五只金戒指,忽然发生可怕一幕......

东莞疾控 2021-03-23


看到孩子五只手指都戴金戒指是什么心情?

开心?

骄傲?

......

而,这对父母肯定就是后悔......



据《羊城晚报》报道:


X线检查显示戒指位于食管上段,当地医院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仍是没有成功地将卡在可可食管里的戒指取出。


考虑到可可才刚满月,胃镜操作难度大在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刘鸿主任沟通后,当地医院决定紧急将孩子转至省妇幼儿童消化专科。


医院X线检查图,考虑异物存留
医生10秒巧取“定时炸弹”


转到省妇幼儿童消化专科后,考虑患儿月龄尚小,食管黏膜薄嫩,管腔相对较窄,异物嵌顿后易造成消化道溃疡、穿孔、出血等风险,医生赶紧开辟急诊手术绿色通道,联合麻醉科、消化内镜中心等进行多科协作,为可可行超细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


在麻醉科及消化内镜室护理团队的默契配合下,仅用10秒,刘鸿就成功“拆除”了可可食管里的“定时炸弹”。

取出金戒指后,刘鸿再次用超细胃镜细心地查看可可的食管情况,因为异物嵌顿,食管黏膜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损伤,但万幸的是还没有造成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家长们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这可真是宝宝秒变“吞金兽”啊~


其实儿童误吞异物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严重还可能失去性命



婴幼儿误吞误服异物不能忽视




婴幼儿生长发育期间,喜欢用手抓取东西、用嘴巴去试自己好奇的东西,因此婴幼儿误吞造成消化道异物的事件屡屡发生,而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食管直径相对较窄(仅6mm-8mm),食管黏膜薄嫩,出现异物嵌顿合并症风险高,易造成消化道穿孔、异物掉落气管引起窒息等意外,甚至还可致命。


根据我市产品伤害监测数据显示,

2017~2019年,共收到118例0-3岁婴幼儿误服、误吞食品或药品导致伤害的报告,其中3例死亡。



容易导致婴幼儿误服、误吞的物件都有哪些?


01

药品和清洁剂



包括各种各样的药物:片剂、粉剂、水剂(如止咳糖浆)等。

日化用品如清洁剂等。



02

糖果及其配件


棉花糖、软糖、橡皮糖、牛奶糖(片)、棒棒糖和它的胶棒、口香糖等各式糖果,尤其颗粒状糖果。





03

水果、坚果及其果核



我市监测结果显示,收到报告较多的是误吞龙眼核、红枣核、话梅核、葡萄、核桃、板栗等。


因此,对于那些外形圆滑的颗粒状水果(如圣女果、葡萄、小金桔等)、各类坚果(如花生、开心果、杏仁、扁桃仁等)和果核,家长们需要重点注意。



04

其他需反复咀嚼的食物、零碎物件等


★香肠、较大块的肉;

★硬币、发夹、电池、螺丝钉等零碎小物件;

★小玩具(如小珠子、纽扣)等。




是不是每家每户都藏着“金”宝贝呢~~


赶紧藏好吧!


婴幼儿预防误吞小TIPS


01

药品、清洁剂等要放在婴幼儿不易取到之处或上锁的抽屉中;过期和不用的药品、化学用品及时扔掉。

02

给孩子服药时,要做好正确引导,不要让幼儿误以为是“糖果”。

03

收好易误吞小物品,小零件、小玩具等不要让小孩随意抓到。

04

及时有效的检查宝宝穿的衣服的纽扣或者玩具等东西有没有松动或者容易掉下来的情况。

05

吃水果的时候提前把果核去掉,例如红枣、龙眼、荔枝等,对核桃、板栗等“小而难嚼”的食物,要在家长陪同监护下食用,并教育、引导孩子充分咀嚼后再吞咽。

06

尽量避免让孩子用吸管吃固体或者半固体的食物,例如果冻。

07

有些小孩喜欢给别人分享食物,但他们却没有判断食物是否合适的能力,因此有别的小孩靠近你家宝宝喂食时,要看紧宝宝做好引导。

08

食用带竹签、胶棒等食物时要注意身边人保持距离,以防碰撞导致戳到喉咙等伤害(成人同样需要注意)。




一旦发生了误吞异物,该怎么办?


不管成人还是婴幼儿,

海姆立克急救法

学起来!






如未能清出异物,请及时就医处理!


以下动作千万不要做

WARNING




往期推荐

学校别的同学都打疫苗了,我家小孩可以不打吗?


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张巧利:学校可向医疗卫生机构购买服务

来源:慢非所

参考资料:《产品伤害监测指南》、央视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