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长达一年,79人的班级仅剩33人正常上课

东莞疾控 2021-09-23

去年底,江苏师范大学发布通报称,2019年8月21日至2020年10月12日1年多期间,该校陆续发现在校学生肺结核病例22例。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该校18届软件1班一共有79名学生,CT筛查后,在校正常上课的仅有33人。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法定乙类传染病。学校之所以成为肺结核病的“温床”,可能是由于人群密集、宿舍内学生频繁接触、年轻人经常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等多种原因导致。



而且,肺结核潜伏期较长,发生交叉感染可能性较大。该学校在2019年8月21日发现了第一例肺结核病例,那么,患者感染结核菌应该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了,如果不及对所有密接者筛查隔离,后续可能有多人陆续感染。



科学筛查,提高筛查准确度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较以往更加强调:一是结核感染人群检测上,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 IGRA 等新技术新方法,必要时CT检查,提升检测效果;二是在接触者筛查环节,做到“应查尽查”。在处置校园结核病疫情,在关注溯源的同时,条件允许必要时提升筛查手段,提高筛查准确性,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性治疗(服药)


据了解,该校在进行结核病大筛查中还发现了多名PPD阳性和强阳性者,这些学生的胸部X线片均未见异常。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对筛查中发现的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且排除活动性肺结核,但PPD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干预。


不少学生抱着侥幸心理,加之担心有副作用,往往不服用预防性药物,这也是校园肺结核防治的一大难点。这也导致预防性服药依从性不高,增加了患病、感染风险。若不服用预防性药物,结核菌素试验检测为强阳性的人群中,大概10%的人有发病风险。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较以往更加强调:对满足预防性服药条件的感染者,应做到“应服尽服”。

加强健康教育

导致学校群体肺结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大家缺乏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的肺结核患者。

像此次出事的江苏师范大学,在今年8—10月份期间,也在校医院等网站上多次发布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内容,但从仅有三位数的阅读量来看,文章引起的关注程度并不高。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学校曾经给每个人派发过小册子,里面有肺结核相关防控知识,但“看了两眼就放到一边了,感觉这个病离自己太遥远了”,听闻肺结核在校园其实是高发病,都感觉难以置信:“辅导员只是让我们了解一下,但是从未提示我们需要重视这个。”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较以往更加强调: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学校应在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协助下,在整个疫情处置过程中强化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稳定情绪,做好人文关怀,做好患者和感染者的隐私保护,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如有结核病相关的咨询可以拨打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咨询热线:0769-22017173。

往期推荐

家长须知,入学体检是预防这个病传播的第一道关卡


一天3人被咬送医!踏青扫墓要注意......

源: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