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美食是你的最爱吗?小心!它们可能含有寄生虫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东疾控 Author 广东疾控
鱼生、生腌蟹、干锅牛蛙、炒螺......
听到这些美食
大家是不是已经坐不住了
美味虽多,但也有潜在风险
日常中哪些食物可能含有寄生虫?
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
这份攻略请收好
牛蛙:裂头蚴
裂头蚴常见于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体内,人感染裂头蚴主要是由于食入未熟的蛙、蛇、鸡或猪肉‚或饮用生水感染。中国的14种蛙类都可感染裂头蚴绦虫,其幼虫藏于蛙的肌肉中,尤其是腿肉较多。
裂头蚴进入人体后,常寄生在人的眼睑部、四肢、躯体、皮下、口腔颌面部等部位。如进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会引发阵发性头痛、癫痫、抽搐、偏瘫、肢体麻木、昏迷、视物不清等症状。
预防措施:裂头蚴对温度较为耐受,从零下10℃到56℃都没问题。爆炒、涮火锅等方法,往往无法将食材的某些部分彻底煮熟,很有可能因为无法彻底杀灭裂头蚴而成为安全隐患。所以,想要消灭它,用高温将食物彻底煮熟才是真正安全的处理方法。
螺类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人体感染主要是由于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其幼虫的螺类、蛙类、蜗牛、鱼、蟹等或被其幼虫污染的瓜果蔬菜及饮水所致。
自然界中福寿螺容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据报道,10只福寿螺里面约有2-7只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因为福寿螺体型大,肉厚,若加工不当,福寿螺/东风螺内含有的寄生虫就不能被有效杀灭。
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可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可表现为急性剧烈头痛、颈项强直、恶心、呕吐、低热或中度发热、视觉损害、四肢无力、面瘫,甚至可能引起昏迷、死亡。儿童感染症状较重。
预防措施:
不生吃或半生吃螺肉、蟹、鱼和蛙类等。
不喝生水。
蔬果彻底洗净。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和接触食物前要洗手。
淡水鱼、虾体内常常寄生肝吸虫。广东、广西等地淡水鱼肝吸虫的平均感染率比较高,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个别自然村的人群感染率高达30%。吃生的或未烧熟的鱼虾,如生鱼片、酒醉虾等都可能造成感染。
肝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损坏人体肝部,患者常感肝部疼痛、腹胀、腹部不适,检查时可查出嗜酸性细胞升高、黄疸,是诱发肝胆管癌和肝癌的因素之一。
预防措施:避免感染肝吸虫,最重要的是要把住“病从口入”关。
将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再食用。
在处理食材时,餐具严格生熟分开,不可混用。
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或蝲蛄。人体感染主要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1]
肺吸虫可以进入人的肺、腹部、脑和皮下等部位,可出现咳嗽、血痰、胸痛、腹痛、头痛、癫痫、皮下肿块等病状。儿童是肺吸虫病的高发人群。
预防措施:
不吃生的或半生的溪蟹、蝲蛄及野生动物肉类;不饮生水。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颚口线虫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104种动物都可成为颚口线虫的宿主。不管家养还是野生黄鳝,都常常寄生有颚口线虫。人体感染大多来源于生食或半生食鱼类。
颚口线虫病的主要症状由幼虫在各脏器组织移行所致,症状复杂,如进入眼睛可导致失明,进入脑部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而致死。[1]
预防措施:
避免生食或食未熟淡水鱼类(或其它肉类)。
在加工或处理生肉时,应注意自我保护。
保持环境卫生,对有可能感染颚口线虫的食物进行加热处理。
绦虫病是由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各种绦虫所引起的一类肠道寄生虫病,其中以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最为常见。人大多因食入生的或未烧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而被感染。
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因在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而就医,少数可出现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2]
预防措施:
不吃生肉,饭前便后洗手,以防误食虫卵。
烹饪食物要用高温彻底煮熟。大部分寄生虫都怕热,肉中的囊尾蚴在54℃经5分钟即可被杀死。
生熟刀具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加强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的管理。
总之,想要预防寄生虫感染
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熟!
为了健康着想
切莫贪“鲜”~
参考文献:
[1]鱼艳荣,贾卓,齐永芬.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及检疫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11):1042-1046.DOI:10.13350/j.cjpb.2013.11.008.
[2]殷国荣,杨亚波,李佩珍.中国常见的食物源性寄生虫病及其防治对策[J].疾病控制杂志,2006(04):400-402.
往期推荐
暑期返程高峰将至,旅途中请做好个人防护,倡导外市来(返)莞人员“三天两检”
来源/广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