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和自由之间,差的也许不只是财富

念一 念念沐心 2020-08-2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念念时光






你和自由之间,差的也许不只是财富

文|念一   图|网络


1



前几天,一张关于“中国人财务自由的九个阶段”的图表在朋友圈里引起了一翻热议。


据说,是有人借鉴围棋段位的方法,按照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国人的经济能力进行了划分。从初级的菜场自由,到最高级的国籍自由,不同阶段之间,代表的是更大的财务自主权。


虽说这种划分见智见仁,不一定准确,但还是让很多人忍不住对号入座,感慨自己“连最基本的去菜场随便买的自由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真正的财务自由了。”


我把这个问题发给身边一些经济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的朋友,发现所得到的答案,也并未因财务状况的好坏而有所差别。


“经济条件是比以前好了,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谁敢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己能想干嘛就干嘛。”一个朋友这样回复我。


这翻话让我想起不久之前,联合国发布的一份“2017年世界幸福国家排行榜”。


在这份排名报告中,中国位列79位,虽然比去年前进了4位。有意思的是,报告特地强调了一点,中国人并没有比25年前更幸福。


(老外挺逗的吧,这么关心我们大中国国民的幸福感,呵呵··)


但纵观周遭,大家的幸福指数不高,确实也是无可回避的事实。


如果要追问造成这种越有钱越不幸福的原因之所在,我想,无外乎两点:一是收入越高,所相应承担的职业压力就越大;二是忙碌的工作,势必会导致闲暇时间的变少。


于是,一边疲于工作赚钱,一边却感觉自己离自由越来越遥远,自然也就成为许多人一致的无奈之感。


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财务自由”显然己经成为一个让许多人听之都眼眶发热的语汇。


什么是财务自由?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即指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简单地说,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


是不是想想就很美好?


关于这个美好的未来,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1928年做过预言:在不惜一切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过去后,人们终将后疯狂的工作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他给出的美好时代是2028年,到时,人们每天只需工作3个小时左右,其它时间就可以用来愉悦的玩耍。


然并卵,在拼死拼活地赚钱之后,真的就可以把人生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以享受到彻底的自由了吗?


也许答案恰恰相反。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配套效应”。起源于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的一个发现。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将其狄德德罗的这一发现称之为“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舒适感的现象。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人追逐名财富欲望就像脚上的红舞鞋,一旦穿上,就会不由自主地随其转动,无法停歇。


奔驰之后还有劳斯莱斯,别墅之后还有私人飞机。自由的标准,永远只会随着你的赚钱能力而不断地水涨船高,最终成为无法永远抵达的彼岸。


无论手中握着多少,你总会想拥有的更多。


3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的时间越来越值钱,你就会本能地越来越倾向于把时间换成钱,而不是自由。


深以为然。


尽管心里一定也渴望自由,但财富的增长,带来的除了更好的物质生活,还有更大的眼界、野心和责任,这些都是比自由更诱人的东西。


所以,每次有甘于放弃繁华城市生活,归于村野的故事出现,总是能吸引诸多眼球和讨论,因为那些毕竟都是极少数都做到摆脱物质欲望的人。


而他们最终所实现的自由,显然不是因为财富。


网络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段子,是关于马云的。他说,觉得自己最好的生活是月薪两三万的时候。


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话谁把它当真,谁就是傻瓜。


重来一百次,马云也一定还是会选择成为华人首富Jack马,而不是坐办公室里被人呼来喝去的小马。


比起对掌控世界的满足感,时间上的那点不自由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我也见过身边一些正在努力为实现人生追求而打拼的朋友。他们一边感慨着身不由己的忙碌,一边同样享受着奋斗所带来的更大的自我成就感和更为丰裕的物质生活。


一定要去追问他们想不想要真正的自由,我想答案也未必啊。


如果,自由意味着必须“事了拂衣去,身藏功与名”退下的话。


勇猛前进很难,但是懂得适时停下来,也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


再回到财务自由的命题上,要实现被动收入高于日常开支的目标,其实还有一种途径,是降低欲望,缩减生活成本,让所入足以覆盖开支。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把眼光投向高处。


一则故事。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美得让人神往。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得一辈子也抵达不了。


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来,结果什幺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一直认为,所谓的财务自由,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它也可以是远大的目标,也可以是近处的风景。


最重要的是,你要能让自己赚钱的能力和内心的欲望能够达成平衡,此时的财务自由才有意义。


这与财富的多少有关,因为还在为谋生发愁的人,确实没有讨自由的必要。但也并不绝对成正比,因为除此之外,它更需要的是一颗足够理性、自律和懂得感恩的灵魂。


比起把财务自由当作人生的唯一追求而言,在我看来,追求的本身会更有意义的多。


为了心中的自由,我们必须努力工作,竭尽全力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富有、更体面,更有价值感。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那些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去过好每一个当下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拥有自由的人。


把心变得简单一点,也许,自由真的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 ● ●    

   往期热文

从《伤逝》到《我的前半生》:子君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有一种爱情,是提笔为你

邬君梅:活出了亦舒女郎最好看的姿态

好的婚姻,都带着烟火气

人生实苦,但别丢了情怀

真正努力的人,都会这么做

《欢乐颂2》:所有美好的关系,都需要界限感

你的人品里藏着你的前程

每一个你所爱过的前任,都值得被感谢。



作者简介:

念一,用心码字的80后女子,现居福州。煲走心的鸡汤,写有爱的文字。个人公众号 :念念时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