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用了20年才脱下的“冯裤子”,崔永元又给他穿回去了……
崔永元手撕《手机2》的连续剧,已经演到不知道第几弹了,反正整个娱乐圈都在抖三抖,牵连的不仅仅是几个艺人,股市中的整个影视板块也是集体崩盘一片绿油油。
但崔叔叔显然是咬定青山不放松,6月5日中午,崔永元继续爆出猛料,曝光了冯小刚在洛杉矶的两套房产:“冯导在洛杉矶用美元拿下的两套房子,价格呵呵。一套别墅一套公寓,看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挣钱的诀窍。”
此消息目前已经被证实,冯小刚徐帆夫妇的确于2013、2014年,在洛杉矶购入过2套房产,一套是位于著名的好莱坞山上的别墅,另外一套是丽思卡尔顿酒店毗邻的公寓。
有律师表示,按照2套房产当时购入的市价,约为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30万元),如果合法汇款的话,冯小刚徐帆夫妇需要汇80年。
这就有点尴尬了……
这出大戏看到这儿,很多朋友都会问,到底是森么仇森么怨,让崔永元要这样怒怼冯小刚?
这事儿得从15年前开始说。2003年,冯小刚凭借着一部被大家认为是“写实”的《手机》,包揽了第27届百花奖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奖项。
《手机》还夺得了当年国内票房之冠,堪称票房口碑双丰收,被认为是冯小刚导演风格的转型之作。也正是在这部影片中,主演范冰冰被大家夸为“已经具有了实力派演员的潜质”。
但是,这部影片在让冯小刚、范冰冰等人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给另外一个名人带去了无尽的困扰,这个人就是崔永元。
1996年,崔永元开始主持央视《实话实说》栏目,那时候他是全国知名主持人,火到什么程度呢?1999年央视春晚有个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创意就是赵本山和宋丹丹扮演的老头老太太去录小崔主持的《实话实说》。
可惜那一年春晚结束,小崔就因为严重的抑郁症不得不退出《实话实说》节目,由他的徒弟和晶接任主持人。此时,冯小刚凭借《甲方乙方》刚刚开始走红。
所以15年后的今天,崔永元也有底气面对镜头说——
崔永元、冯小刚和刘震云仨人那时候还是好朋友,冯小刚正在筹备自己的新电影《手机》,想找崔永元出演男主角,被小崔给拒了,但他也热心地提供了不少来源于自己的创作素材。
2003年,电影《手机》上映,影片中,由葛优扮演的《有一说一》节目主持人“严守一”,不论是主持风格,还是舞美设计,都和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相似度极高。而严守一这个角色,被设计成私生活极不检点,因婚内出轨工作被情人抢走的剧情。
当时正巧小崔从《实话实说》离职,接任他工作的是女主持人和晶,被外界一再解读为,崔永元婚内出轨,和晶便是其情人。这给崔永元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对于患有抑郁症的崔本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崔永元也在那时与冯小刚结下了仇。
而为什么冯小刚一定要含沙射影欲盖弥彰地在《手机》中拉上崔永元?有人分析说,因为小崔是当年的流量担当,还是一个被冯导加了男女关系戏份的流量担当,这是票房的保障。
之后几方撕逼结束,十多年过去,《手机》编剧刘震云已经道歉,冯小刚也上过崔永元的节目,也算是已经和解,可以继续维持塑料兄弟情。
不料今年冯小刚又打算拍《手机2》,崔永元联系编剧刘震云,希望电影可以改名,刘震云也表示同意,但电影海报一出来,名字依旧未变,彻底惹怒了崔永元。
那么,为什么冯小刚不惜得罪崔永元也要拍《手机2》呢?
首先是因为冯小刚旗下的东阳美拉与华谊兄弟在2015年签下巨额对赌协议,华谊兄弟以10.5亿元收购东阳美拉70%的股权,而冯小刚等业绩承诺期限为5年,保证东阳美拉每年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对比承诺的业绩,东阳美拉在2016年和2017年都是勉强完成。尤其是2017年,当冯小刚的《芳华》撤出“国庆档”时,市场普遍怀疑东阳美拉能否完成业绩对赌,因为2017年上半年,东阳美拉净利润才2700多万元。当时有媒体计算出,冯小刚如需完成对赌,这部电影的票房需要超过7亿元。
然而在怀旧等情怀的催化下,贺岁档的《芳华》出现了票房井喷。根据2017年年报,《芳华》在2017年实现票房收入约12亿元。也正是在《芳华》的拉动下,东阳美拉完成了2017年的业绩承诺。
也许《芳华》的票房成功给了冯小刚灵感,怀旧与情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卖点,2018年5月,冯小刚宣布与《手机》原班人马合作拍摄《手机2》。
2003年上映的《手机》不仅票房高,口碑也不错,于是市场预计,在原班人马和原剧IP的加持下,《手机2》定能取得不错的业绩。但冯小刚万万没想到,15年前与崔永元结下的梁子,在《手机2》开拍之后爆炸了……
冯小刚恐怕更想不到的是,因为《手机2》,他好不容易用了20年才脱下的“冯裤子”,恐怕又要被小崔给他穿回去了!
/ 冯裤子? /
2006年,导演叶京把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改编成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由佟大为、陈羽凡、白百何、文章、齐襄、果静林等主演。
剧中的冯裤子这个角色,被认为是以冯小刚为原型:长相丑陋、性格猥琐、欺软怕硬,又爱哭、爱占小便宜,最后做了导演。并且京圈盛传此事已经被叶京本人证实,叶京很肯定地说:冯裤子就是以冯小刚为原型!
不仅如此,叶京还特意找了一个特别像冯小刚的演员来演冯裤子——
这位叫佟磊的演员,据说是叶京在一个综艺节目上看中的,他一看到就惊呼:太像了!真是上天眷顾我!演技无所谓,就冲佟磊这大板牙也一定要用他,还给角色起了个名字叫冯裤子,用尽全力来恶心冯裤子。
不怕冯小刚生气吗?叶京的回答是:有什么好气的。
而按照叶京的发小、作家王朔的说法是:干嘛不直接就叫冯小刚?
叶京为什么那么讨厌冯小刚?首先当然是因为冯小刚和王朔先掰了,王朔和叶京是发小,是铁瓷,叶京必须为瓷站队。
还有一件事,就是冯小刚其实也坑过叶京。1995年,叶京写出他的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后,很多导演都想做这部戏,包括姜文和赵宝刚,冯小刚也特想拍这剧本。
王朔对此事的评价是:这人有好事从来不落空,他生怕你的事跟别人合作,没跟他合作。
后来叶京决定自己拍,冯小刚以能给叶京搞到拍摄资金作为交换条件,拉着叶京陪他宣传《甲方乙方》。不料宣传回来后,由于冯小刚跟投资人开黑价,把投资直接谈崩了,并且连声招呼都没打,就没信儿了。叶京气得都要原地爆炸,所以他比王朔更讨厌冯裤子。
“冯裤子”这个名字其实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来源,说冯小刚早年认识了在北京大院长大的王朔,他觉得自己要发展,必须得依靠王朔这根搭桥线,于是想尽各种方法巴结讨好王朔,想抱王朔大腿,就像穿在王朔腿上的裤子,于是就有了冯裤子的称号。
有人说,是叶京、王朔之流嫉妒冯小刚成功,才想尽办法膈应冯小刚,但“冯裤子”这个外号,也精准地描绘除了冯小刚的性格,在艺术圈里面,大家都讲一个“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但是冯小刚恰恰就是不讲原则的那一个人。
/ 冯小刚的野路子成功学 /
《老炮儿》里,冯小刚演的六爷,力克所有小鲜肉,让所有人都为之着迷,不分男女。这个老牌顽主,一身混不吝,肝胆皆冰雪,似是江湖故人来。尤其是片尾看他穿着55式将校呢军大衣,携着军刀踩着鼓点踏上冰面,让人在电影院里都能平添一腔热血。
而戏外,冯小刚也似乎活得越来越像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六爷了——
《一九四二》票房不好,他怼垃圾观众没有鉴赏力,获奖之后他又当众批评了电影审查制度;
《私人定制》上映后,他说永远跟吐槽他的影评人势不两立;
《我不是潘金莲》载誉而归但排片量低,他又阴阳怪气地怼万达影业和王思聪。
不过大家还记得我们上文说过的冯小刚与华谊的对赌吗?冯小刚怒怼XXX,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票房!
2012年,《一九四二》的市场表现成为冯小刚的滑铁卢,也让诸多行业人士大跌眼镜。当时,投资2亿多元的《一九四二》票房只有3.7亿元,远低于同档期的中低成本电影《泰囧》。受其影响,华谊兄弟股票多日下跌,市值一直跌到70亿元。
接着,2016年,范冰冰主演《我不是潘金莲》再次暂停了冯小刚电影票房增长势头。当年票房仅4.84亿元。
在53届金马奖上,冯小刚凭借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得了最佳导演奖。他很动情地说:要感谢金马奖的胸怀,让我看到它的公正。
但就在6年前,因为徐帆在金马影后的争夺中输给了吕丽萍,冯小刚曾炮轰金马不公正。
曾被广大影迷视为反体制英雄的冯小刚,造反只是一种姿态,一种手段,最后,都是为了被招安。在他的人生信条中,规则可以随时更改,一切只是为了上位。
老炮儿牛逼,关键在老。冯小刚的上位史,就是一部野路子成功学。
1958年,冯小刚出生在北京的一户普通家庭,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母亲身体不好,独自拉扯他和姐姐两个孩子。生活艰辛,可想而知。他在自传中写道:那时,去礼堂看场电影都是件奢侈的事,更别提做梦都想要一辆自行车。
和姜文、王朔、马未都、郑晓龙,这些出生在军队大院的子弟不一样。这些人打小骨子里长出来的,都是英雄主义,有一股自以为是的劲儿。
很难揣测冯小刚内心的自卑有多深,不过就现实而言,放在一拨孩子里,他的确没什么存在感。所以,他那时就明白一件事——别说让别人看得起你,至少先让别人看得见你。所以,冯小刚不在乎放低姿态,迎合他人。
1986年,冯小刚第一次见到王朔,那时王朔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而冯小刚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美工师,说是美工,其实就是打杂、跑腿,谁也没把他当一号人。
80年代,王朔的文字领一时之风气,当时的青年人心中就两面旗帜,一是崔健,一是王朔。认识王朔以后,冯小刚就王老师长,王老师短,接触也渐渐增多了,二人成了朋友。不过坊间传言,每逢饭局,冯小刚坐的都是末席,敬酒陪笑。
但冯小刚一直都有进步之心,想往上走,他人聪明,也愿意使劲。叶京见冯小刚“贴得紧”,曾经问过王朔:“天天管你叫老师你不烦呀?”王朔回道:“一个人一天到晚拍你的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在旁人看来,冯小刚是个特别聪明的人,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擅长从别人身上借鉴优点。作为一个小市民的孩子,他一没有父母的背景,二没有通达的关系,一出道就明白:“你每说一句话,不是你自己高不高兴,是要知道人家高不高兴,你能走多远,这取决于你取悦他人的程度。”
凡事谨小、慎微,逢人笑脸相迎,不要因为得罪谁,造成无法承受的恶果。这是冯小刚多年的信条。
王朔为人仗义,当年为了让冯小刚能做《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曾对郑晓龙说:如果不让小刚一起参与,我也退出。该剧一共25集,冯小刚模仿王朔的风格大概写了7、8集,剩下的基本都是王朔写的。
拍《北京人在纽约》时,本来也没冯小刚的份儿,但是郑晓龙顶不住王朔的说情,让他参与了导演。
包括冯小刚后期及现在都还合作的刘震云,也是王朔引荐的。当年冯小刚正在帮冯巩写小品,王朔给了他一个剧本,告诉他这个很适合他拍,十集电视剧,就是《一地鸡毛》。
冯小刚还通过王朔认识了叶京,拍《甲方乙方》时,通过叶京无偿调到了一个营的坦克。
但王朔们也一直不喜欢冯小刚,和王朔、叶京这样天然拥有大把优质资源的大院子弟不同,冯小刚那种极度渴望被人认可的心境是王朔们怎么也理解不了的。他们认为冯小刚太功利,太鸡贼,所以叶京才不屑地说:“冯小刚为了成事,什么都肯做。”
致命一击的还是在1997年前后,全国掀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王朔日子不好过,知识圈嫌他痞,官方部门嫌他狂,书也不让出了,电影也被毙了,一点投资都拉不着,逼得王朔出走美国去避风头、散散心。
走之前他给冯小刚留下一句话:“咱们分开吧,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
冯小刚就一个人去活了。他根据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了电影《甲方乙方》,如果挂王朔名字的话也会被毙,所以最终冯小刚没挂,电影顺利上映,票房爆炸。
冯小刚托制片主任给王朔送去5万块钱稿费,王朔没要,直接扔了回来。此后,他俩就慢慢疏远了,真正践行了一把只能有福同享,不能有难共当。
也是从那时起,冯小刚跟王朔形同陌路。
十几年后,马未都作客窦文涛的《圆桌派》,讲道:“这俩人之间是彼此影响的。要我说,这叫相互利用,而且这个利用,它不是个贬义词,是个中性词。就跟我请你去主持,你请我上个节目,这是一个意思。”
那期《圆桌派》聊的就是冯小刚和王朔,孟广美回忆说,第一次见冯小刚,他在台上气场格外强,再一次见面,他又能把自己放得特别低跟投资人说话。孟广美感叹:“人家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
冯小刚后来一部接着一部贺岁片,终于跻身一线大导俱乐部,却被王朔讽刺说:冯小刚同志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名流圈。直到一次机会,冯小刚当面向王朔端酒赔罪,才算把这段势利眼的过节了结,有了后来的《非诚勿扰2》与《私人定制》。
2013年9月7号,王朔的女儿王咪咪在北京大婚,王朔没有到场,此时冯小刚顶上来救场,出席并担任司仪,撑住了场面。
叶京看不起冯小刚,说他“用时候朝前,不用时候朝后”,这句话堪比当面扇耳光,已经功成名就的冯小刚也没解释,只顾端酒赔罪。后来叶京导的电影处女作《记得少年那首歌1969》要拍了,冯小刚还友情跨刀当总监制站台。
叶京自己说,要是没有小刚的挂名,估计投资都拉不到,他和小刚提了挂名的事,小刚很痛快,这还有什么说的。二十多年的恩怨情仇一笑了之,大家温暖相拥在一张电影海报上。
也难怪有人说,别只看冯小刚演过杜月笙,现实生活里,他就是杜月笙。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难得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