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主撰二十世纪划时代名刊,一套沉甸甸的收藏品。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青年》创刊词这是一部沉甸甸的收藏品,重10公斤,全12册,每册400-500页。重量不是沉甸甸的主要原因,它也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特别提醒:
平台特别推出!
《新青年》杂志,从生到死(1915——1926),未删减版,当下环境不可能再全版了!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划时代刊物!
仅有百套!购完即空!值得收藏!
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对中国时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政治革命没有作用,而“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民国四年(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准备筹备《青年杂志》,先是同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商量,在得知亚东图书馆无法合作后,又被介绍给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几人商议后由群益书社出版《青年杂志》,每月一本,每期支出在200圆。最初发行量为1000份。
《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了开闳的态度﹐它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安特莱夫﹑索洛古勃﹑库普林﹑阿尔志跋绥夫﹐波兰的显克维奇﹐瑞典的斯特林堡﹐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创作。第4卷第 6期(1918年6月15日)办了“易卜生号”。该刊还译介了苏联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的文学论文。此外还发表了陈独秀﹑周作人﹑陶履恭﹑胡适﹑沈雁冰介绍西方文学流派和作家的论文多篇。这些译介﹐对于借鉴外国文学﹐推进文学革命和新文学创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保卫和推进文学革命﹐《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这主要包括对以刘师培﹑林琴南为代表的“文选派”和“桐城派”封建复古势力反对白话文维护文言文﹑反对新道德维护旧道德的斗争﹔对腐朽无聊的黑幕派文学和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斗争﹔对诋毁革命文学的上海美术界守旧派人物的斗争。刘半农的《答王敬轩书》﹑鲁迅的《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钱玄同的一些通信等﹐都是《新青年》在这一斗争中发表的战斗文字。1919年 1月发表的由陈独秀执笔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回答了整个封建势力对于思想和文学革命的各种非难﹐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新青年》杂志同人在这场斗争中最有代表性的宣言。
(全套12本 书封为蓝色)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
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刊物的影响力,可与《新青年》堪比。
“《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
保有这样一份刊物,便如同珍藏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 胡适
《新青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杂志,是旧中国时代最早的一份思想启蒙刊物,也是中国最早介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刊物。凝聚了当时中国一大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如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等,堪称是一代大师的群英会。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刊物的影响力可与《新青年》堪比,即使时至今日,当今的许多青年依然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本书为去年上市的国内第一部简体横排版《新青年》杂志全集的精选本,同时还保留了全集中各卷各号的总目录索引,以方便读者查询。为使读者一窥《新青年》原貌,精选本也附了《新青年》原稿,以供读者对照欣赏。
历尽磨难:
《新青年》第八卷5号编订还没出版就被租界巡捕房查没,并严禁在上海印刷发行。自此编辑部由公开转向地下。第八卷6号不得不声明社址迁到广州,以作烟雾弹。
在如此艰苦条件下,杂志一直撑到陈独秀1921年8月回上海,及至陈独秀再次被捕,连带刊物和全部印刷品都被搜去。到了1922年7月,《新青年》最终停刊了事。
从1915年到1922年,《新青年》走过了辉煌的7年,作为新文化运动之摇篮和滥觞,不但萃思想经典和启蒙时代智慧,而且诞生了世纪预言。它曾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翻检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对照检查中国的问题,寻求国富民强的兴盛之路。
《新青年》反对关在传统牢笼里的故步自封,高举民主和科学推动新道德和新文学建设,煽起了思想启蒙的狂飙,唤醒了民族灵魂的觉醒,直接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所表现出来的科学主义、民族主义、高调民主与乌托邦,这几条结晶成五四运动的红线,竟成为后来激进主义的思想来源。
还有其以斩草除根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坚决的扬弃,“打倒孔家店”为新知识和新思想腾出空间,这些偏激的做法对传统文化伤害深远。学衡派吴宓曾客观描述当时反孔情形时说:“而近一年中,若武汉湘中等地,摧毁孔庙,斩杀儒者,推倒礼教,打破羞耻,其行动之激烈暴厉,几令人疑其为反对文明社会,非特反对孔子而已。”吴宓:《孔子之价值及孔教之精义》,《大公报》,1927年9月22日。
如同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全盘西方文化却又水土不服,让后来几代人那么多年来,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海外的余英时、林毓生、张灏甚至把它和“文革”相提并论,认为全盘反传统带来了中国意识的危机,才会有后来的“文革”。
通过反思我们会发觉《新青年》并不是金科玉律,真理中夹杂着谬误。然而终究瑕不掩瑜,谈论中国的现代史,《新青年》就像一标杆矗立在那里,怎么也无法绕过。正如胡适所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它作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角色被反复演绎和叙述,已开创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代。
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碾过,《新青年》那振聋发聩的声音却在岁月的山谷间回荡。曾经的叱咤风云尽管风流云散,但她的精魂仍在当代飞舞。当我们回眸那段壮丽的精神日出时,并非只是某种为了忘却的纪念。《新青年》点燃了民主与科学之火,擂起了思想解放的战鼓,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并为之继续跋涉前行。
重要文章:
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
特别感谢:
由于再版的工程量浩大,自停刊后至本书发行(2011年),都是以影印为主,繁体字竖排版对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更不会被现代的青年人所理解。因此,这神圣的使命完成,既是对这份沉甸甸的启蒙刊物的致敬,也是寄望于新世纪里的人们能通过它而更方便地接触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脉搏,更为贴近地聆听那些敬爱的大师们的教诲。
大连大学 :王萍燕老师,学生戴晓兰、吴燕、孙红梅、邢艳薇、吴苗苗、陈亚男、李阔。
北京智美利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张海平、王长明、王若阳、张晨阳、陈栎宇、胡丽姣、徐明月、李伟燕、赵萍、及袁大伟老师。
感谢所有为此书的出版做出贡献的小伙伴,
再次感谢。
原价:1600元
小编推荐优享价:899元
特别说明:
此书为2011年版,无删减无针对性取舍,只做阅读修正,为不影响相关研究工作,外国人名、事物名称、地名以及著作名皆保留当时译法。因历史久远,刊登照片及绘画已模糊不清,故忍痛割爱,还望读者海涵。
另:
本书库存极为有限,
因超重物流运输较为不便,
有需要收藏的小伙伴请抓紧购买。
点击阅读全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