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不周山 Vol.01 | 专访宋轶:从高原到山城 海岛的行进式
不周山:从高原到山城 海岛的行进式
受访者: 宋轶
采访者:MA 精灵
宋轶:这是一项由数十位创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媒体人参与,在15天内前往8个地点,行程长达3000公里,共同完成的大型作品。“不周山 ”项目将根据所到地点,有针对性地发起讨论、展示、讲述、实地探访、即兴的创作和写作。这些地方包括: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西宁、藏族聚集区玉树、位于丝绸之路的兰州、世界上行政区域最大的城市之一重庆,以及为大湾区跨海隧道生产沉管的桂山岛。 M:“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海经·大荒西经》就有对不周山的记载,不完整有所差异是它所象征的,请问宋老师这次的“不周山”艺术项目是否具有一些其他的隐喻呢?
宋轶:在《山海经》里,不周山的断裂造成了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这符合此次项目从西部(高原)到重庆(山城)最后到东南沿海(海岛)的行进顺序。不周山是一座偏离地理中央、被撞击、不完整的山。
宋轶:地点的选择首先是我去了解目前在中国非中心城市活跃的创作群体,然后去到这些群体所在的地点进行实际考察,了解那里的社会空间,了解在那里的创作者的作品和想法,然后感受那些看起来差异巨大的地点和人群里面,哪些具有共通的气质,然后完成选择。然后再来想,这种共通的气质意味着什么,可以怎么被更清晰地描述出来,可以放在什么话题框架里。
宋轶:这次参与者的选择不是公开召集,而是通过我们在要前往的地方进行实际考察,选择本地的创作者参与,还有就是朋友推荐、交流之后决定邀请名单,同时也会参考创作者的作品、研究者的思考是否在回应我上面描述的每个地点自身的现象。
宋轶:这是来自独立机构本身在北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逼仄有关,我们希望从在一个据点做活动的方式过渡到大范围移动、和各个地方的朋友共同工作的方式,我们的设想是每三年做一次这样的项目,但每一次的做法应该会根据选择地点的不同有变化。
宋轶:发现了自己潜在的巨大思维定势,我认为这是带给人创作欲望、创作动力的重要核心,这确实很难,因为能意识到的局限就不是真正的局限,做到这一步需要摸索方法、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所以,我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这样的经验:
◇
宋轶
项目名称不周山:从高原到山城 海岛的行进式
项目时间
8月17日-9月1日
项目地点
西宁(8月17日)
西宁-玉树的路途中(8月18日)
玉树(8月19日 20日)
玉树-共和的路途中(8月21日)
兰州(8月22日)
重庆(8月24日 25日 26日)
桂山岛(8月29日 30日 31日)
项目策划 执行 评述团队成员
宋轶 胡伟 冯发轫 伍勤 杨天歌
项目主要参与者(按展示 讲述的先后顺序)
高元(西宁)
格桑(北京)
贾煜(西宁)
马永进(西宁/玉树)
纯碱(西宁)
徐世达(兰州)
黄静远(柳州/北京)
甲央尼玛(玉树)
何俊彦(珠海)
马境若水(珠海/深圳)
王俊(重庆/贵阳)
刘劲勋(兰州)
王菁(上海)
王子洲(重庆)
李波(重庆/北京)
周诗岩(杭州)
李雨洁(悉尼)
徐浪(成都)
小耳(重庆)
余果(重庆)
杨逸民(重庆)
倪昆(重庆)
李牧(苏州)
向强(重庆)
邓春儒(深圳)
马立安(深圳)
王博(阿姆斯特丹)
潘律(香港)
张珺(香港)
李鹏飞(香港)
曾毓坤(北京/芝加哥)
黄山(北京/旧金山)
刘劲勋 | 新疆往事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