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打抗日神剧熊脸:一文看懂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枪械装备(上)

2016-10-13 空Sir 空中手游

抗日战争,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属于经久不衰的题材,从黑白剧时期满屏的八路军打鬼子到广电放开对刻画国民党部队正面战场作战的限制,再到近年来各种富家大少或山野土匪扛大旗打鬼子,最后到火的一塌糊涂的谍战剧,中国的抗日题材影视剧也完成了从黑白剧时期的朴实到如今被小鲜肉尴尬的演技和神一样的剧本霸屏的转折。




关于抗日神剧中那些有辱智商的桥段已经有很多文章都披露过了,Sir就不在这里多说,本篇只针对目前国内抗日剧中在枪械道具方面存在的硬伤做出考证与分析,纵观国内外多年来被奉为经典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无论是《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还是国产良心之作《我的团长我的团》,甚至是韩国高口碑的抗日题材电影《暗杀》,其对道具的考究都是非常符合史实的,如果一个连历史都懒得去尊重的剧组,Sir觉得实在是让人无法期待他们能为观众带来一部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大家可以关注下各路国产战争大片里面的枪械,往往都能发现各种各样的惊喜,这里先简单贴几个给各位开开胃:


美帝在太平洋战场上用半自动的卡宾枪就已经把小日本打的抬不起头,到了中国还要被手持AK的德械师和新四军虐待,真心觉得日本人太可怜了——



这部剧名为《神特李元芳之孤岛飞鹰》的电视剧的背景是1938年的上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1941年才列装苏军的波波沙和1942年才开始研发的美制M3,中国战场果然引领了世界枪械潮流——



没法说,反正司登冲锋枪出现在鬼子手里就总感觉是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一样——




狙击枪也不能幸免,顺溜手中这把M1941,美国人自己用的都少,抗日战争期间绝不会出现在中国本土——




下面这张截图虽然不是抗战背景了,但不拿出来说道说道简直是天理难容,导演你真以为我们玩CF长大的一代不认识这货叫AWP么,学名毛瑟六七式是什么鬼啊喂!




以上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桥段,即便是非军迷也能看得出其中的漏洞,然而在各种抗日剧中,枪械混乱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拿汉阳造冒充三八大盖、拿M3冒充MP40、拿司登冒充MP18的现象几乎是100%存在的,本篇主旨就是给这些抗日剧擦擦屁股,从重机枪、轻机枪(上篇)和冲锋枪、步枪 / 狙击枪(下篇)四个方面分别考证一下,到底哪些枪械在抗战期间,是可能出现在中国军队中的。


 一、重机枪  


首先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沁。早在光绪十五年,金陵兵工厂就造出了中国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1914年又成功仿制了德国的马克沁重机枪,取名叫“华宁”,并生产了300挺。到了1934年,民国政府正式从德国引进马克沁重机枪的图纸,并交由金陵兵工厂开始生产,并在1935年定型,命名为民国二十四年式,民24式可算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使用最为广泛的重机枪型号了。



北洋军阀装备的华宁马克沁



民24式


另外,民24式还有高射版本——




除了国产的马克沁,我国还进口过德国原装的MG08式马克沁(索姆河战役中的大杀器)和英国的维克斯MKI马克沁。



装备有英维克斯MKI的北洋部队



南京保卫战中的维克斯高射机枪


以及俄国的M1910水冷马克沁重机枪。而巩县兵工厂还仿制过俄国的M1910式水冷重机枪,因其枪架带有双轮,又叫做俄式双轮七六二机枪。



M1910水冷马克沁重机枪


美制M1917 / M1919重机枪、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这三种枪型主要装备给了中国远征军,国内战场也有部分国军部队使用。1943年开始美国陆续向国府提供M1917和M1919,不过这批枪完全到达中国时已经是1945年了,因此抗战中几乎没起太大作用,总数大约为三千挺。



勃朗宁M1917



此枪为汉阳兵工厂仿M1917所造的三十节式重机枪



远征军使用从坦克上拆下来的M1919



 米军指导国军使用M2机枪技术(来源第十四航空队)


除了各种型号的马克沁外,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重机枪也出现在了中国战场上,比如来自奥匈帝国的守瓦兹洛瑟重机枪。在一战中,奥匈帝国内部的捷克,匈牙利,奥利地,还有荷兰,瑞典等国都大量使用这款武器,而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一部分奥利地军火工程师失业,只得另谋出路。一些人就来到中国,成为地方军阀的洋人军火顾问,他们促使斯太尔公司和这些军阀合作,开始了守瓦兹洛瑟重机枪的中国化。自1918年开始,四川兵工厂就生产此种重机枪,在川军赶赴中原抗战期间,他们仍然带着一部分守瓦兹洛瑟重机枪。



守瓦兹洛瑟重机枪


还有来自捷克的ZB37气冷式重机枪。ZB37重机枪其实在二战中的名气很大,是捷克用来替换老旧的守瓦兹洛瑟重机枪的产物,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气冷式,可怕的火力,精密的结构。1937年,国民政府从捷克订购了最新型的1000挺ZB37气冷式重机枪,但直至1939年中日正式开战,只有850挺移交到国府手上。作为比马克沁要先进多了的重机枪,ZB37理所当然地优先装备到了中央军,但是在汤恩伯与新四军的多次抢地盘的战斗中,也被新四军缴获了一部分。



另外还有来自丹麦的麦德森通用机枪。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是一种轻机枪,安装两脚架的时候它就是轻机枪,但安装上三脚架,它就成为了“重机枪”!



由于麦德森机枪是第一款成功的轻机枪,中国方面不但早就开始购买,也很早就开始仿造。而在1938年到1940年间,国民政府兵工署分两次向丹麦订购了两批麦德森机枪共3300挺。


而提到通用机枪则永远都绕不过大名鼎鼎的MG34和MG42,当然这两种德军自己装备都嫌少的高端杀器是不可能流到中国的,但他们的前身MG13可是实实在在曾批量存在于中国军队中的,当然,严格意义上讲,MG13属于纯种的轻机枪。


八路军装备的MG13


MG13乍一看上去似乎与MG34很像,其实它们还是很容易分辨的,左侧插有一个弹匣就是MG13的特征,而MG34是不可能插弹匣的。



至于MG34,据说国府曾派人前往北非采购缴获的MG34,但最后不了了之——




最后要说的就是小日本的制式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和大正三年式重机枪了。九二式重机枪是日军二战中最有名的重机枪,以哈奇开斯机枪为蓝图,推出了此枪,该枪身和枪管布满散热片,俗称“鸡脖子”;而大正三年式则可以看做是九二式的前身,这两种重机枪在中国战场上出镜率极高,当然也属于被国军和共军缴获数最多的重机枪。


抗战期间八路军缴获的三年式和九二式重机枪


以上是曾批量出现过于中国军队中的重机枪,有意思的是还有N多种型号的重机枪也曾存在于中国军队,只不过与上边几种比起来数量较少,这些小众型号包括——



法国M1907圣.艾蒂安机枪



来自意大利的菲亚特M1926机枪



美帝早期的柯尔特M18,主要装备东北军



捷克产的斯柯达M1909,主要装备东北军



法制哈奇开斯13.2mm大口径高射机枪


 二、轻机枪  


捷克ZB26镇楼。根据捷克资料记载,1927—1939年间,共向中国出口32272挺机枪。后来,中国国内各主要军工厂均曾大规模仿制。捷克式轻机枪是中国军队基层火力的支柱性武器,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为数不多的重机枪和火炮。在迄今存世的抗战照片中,处处可见“捷克式”的身影。而对于抗战影视剧来说,捷克式轻机枪更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其次是来自英国或加拿大的布伦式轻机枪。中国军队则更喜欢称之为“勃然轻机枪”。虽然布伦式的综合性能要优于捷克式,但由于该枪使用7.7毫米口径弹药的问题,在中国使用远不如捷克式广泛。所以自1944年起,加拿大向中国提供了大约40000挺7.92毫米口径的布伦式轻机枪,而这种口径的布伦式则使用20发直弹匣。



大名鼎鼎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自1937年8月苏联就已经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通过苏联的军火贷款,中国共获得了近万挺轻重机枪,而这些轻机枪就是大圆盘捷格加廖夫。




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这是苏联军援中仅次于捷格加廖夫的轻机枪型号。




然后是功勋元老——刘易斯轻机枪。刘易斯轻机枪是经历过一战、二战的一种轻机枪,曾经广泛装备英联邦国家。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进口此枪,并参加了直奉、北伐、内战、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等自北洋时期以来多次数得上名号的战争,在国军、共军以及如藏军等地方部队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来自瑞士的启拉利轻机枪。此枪是由老牌军火商SIG公司制造,1928年~1939年间,国民党政府曾向瑞士政府购买了3025挺,一度成为中国军队的主力轻机枪。1934年,四川军阀刘湘控制下的华兴机械厂开始仿制启拉利,提供给川军。到1939年停产时,一共生产了6000余挺。而川军生产的山寨品也曾在战斗中被红军缴获。






以及由高卢鸡出品的哈奇开斯1922轻机枪。哈奇开斯1922型轻机枪并不算是成功的作品,甚至连法国自己都在嫌弃这款枪,但当时国民政府全力扩军准备和日军决战,由于武器缺口巨大,只要有人愿意卖,他们一律照单全收。所以从1931年至1938年期间,国民政府共计向法国采购了将近4000挺哈奇开斯1922。



来自美帝的BAR也曾大量装备过国军部队,但在各大影视剧中,我从没看见过有BAR这么经典的武器出现过。中国订购的是比利时生产的BAR轻机枪,到抗战爆发之时,已经有9100挺BAR轻机枪被运输到中国国内,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抗战爆发之后,国府又向比利时续购了8000挺BAR,也就是说在抗战初期就有高达1万7000挺BAR在中国服役,这个数量相对于300万的国军虽然并不算大,但在军购的轻机枪上面,已经是前三甲了。





最后是敌人为我们造的歪把子和96/99式。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是影视剧中最常出现的枪种,但历史上这种枪早在1936年就被96式轻机枪替代掉了,而侵华日军装备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被中国部队缴获后也很少装备到正规军中,因为操作体验实在是太差了。




而96式轻机枪出现在中国战场上的数量其实是要比歪把子多得多的,由于这枪的性能要比歪把子好,所以被我国部队缴获后,大多都会补充到主力部队中。所以以后看剧的时候注意了,真正的主力部队可是不屑于使用歪把子的,最起码也得是个96式吧?




至于二战期间日本最先进的99式轻机枪,则主要被装备到太平洋战场上的部队中,驻中国的关东军在战争后期也有少量装备。




纵观近年来的国产抗日剧中,唯有一部《我的团长我的团》在枪械道具上做足了功课,不论是对跳弹壳还是对机枪换弹匣换枪管的刻画都让人眼前一亮,这种不怕浪费时间的镜头终于让部分观众如恍然大悟一般:握草,原来机枪是需要换弹匣的啊~~(未完待续)




——  END  ——

 文字 | 空sir

图片 | 网络

空中手游:一个爱聊军事的手游自媒体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