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妇坠楼事件:在事件真相出来之前,我们最该做的是闭嘴

2017-09-06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不想放音乐了


我想说点丑陋的真话。



#榆林产妇跳楼事件#


大概是事发第二天,我看到的新闻,非常惨痛的悲剧。


立马有自媒体朋友,来问我会不会写点什么?


确实,单纯从自媒体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素材,有明确的观点,有最好的煽动点,传播点,以及为女性发声这样一个最大的社会意义。

 

我找到了所有写这件事的理由,但是最重要的那一个,我却没找到:


“真相”


我翻遍了整个微博,百度,我没有找到任何权威机构或者警方对这一事件的定性。我看到的只有双方各执一词,充满矛盾,疑点重重。


院方称家属不同意剖腹产,家属称院方含糊其辞,拖延剖腹产。

 

谁对谁错?家属真的是该被抨击的一方吗?我不确定也不知道,所以,不能写,也没法写。

 

可让我意外的是,当天晚上,我的订阅号列表里,井喷式的推送了一篇又一篇关于这个事件的推文。


而且这些推文的舆论导向出奇的统一:家属冷漠的拒绝了产妇剖腹产的请求,出于省钱或者二胎的考虑,坚持要求顺产,导致产妇情绪失控,跳楼自杀,为了钱又讹上医院。

 

第二天,微博上群情激奋,用各种最脏的词汇和最毒的诅咒,唾骂着这一家人,甚至不惜将这个“禽兽”丈夫的个人信息人肉并且公之于众。


 


我感到非常惊愕。

 

为什么这些公众号和网民会觉得自己比医院,家属,警方更清楚这个事情的真相?

 

我找来了大量网上已知的证据,并且认认真真看了三遍监控视频。

 

不可否认,已现有的证据,我确实也会偏向大部分责任在家属身上,因为我实在找不出医院不允许剖腹产的动机。


但是也必须承认,存在很多疑点,比如,医院声称产妇,两次下跪家属,并且放出截图,这是一张让婆婆成为所有网民众矢之的截图。


但是只要认真看过整个监控视频的人,都能发现,产妇的两次下跪(蹲),面前都没有人,只有边上搀扶的丈夫,对方的婆婆是在产妇下跪(蹲)之后,上前询问及搀扶,而截图也是在那一瞬间被截下。

 



我也询问了许多在妇产科工作的朋友,他们都告诉我那确实更像是因为疼痛导致的下蹲,行业中的称为“鸭子坐”,在妇产科经常能看到。

 

但是

我的观点能作为真相吗?

那几位妇产科工作的朋友的判断能作为事实依据吗?

刷爆网络的那些文章就一定能写出真相吗?


很显然,我们都不能。


如果能那还要找第三方做责任认定干什么?还需要警方干什么?

 

我唯一知道的是,这件事已经成为了双方各执一词的罗生门事件。

 

除此之外,我一无所知。

 

想起之前和大家聊过的一部纪录片。

 

《童心无归处》

 


今天想换个角度,重新和大家聊聊这部片子,因为实在太像今天的事儿了。

 

这部纪录片把镜头对准了一起谋杀案。

 


这是一起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轰动的谋杀案:20年前的一个圣诞节,美国六岁选美小皇后琼贝妮特.拉姆西在自己家中神秘失踪,家中只留下了一封接近三页的绑架信。


 

信中明确要求家长不能报警,并且,要赎回琼贝妮特拉姆西必须要交出11万8000美元。但是她的父母,选择了报警。

 

失踪一天后,他们发现了琼贝妮特.拉姆西死在了自家的地窖里,是的,我没写错,是她自己家的地窖。

 

一个人孤零零躺在冰冷的地板上,身上盖着她最喜欢的柔软的白色的毯子。

 

而且,死前,曾被性侵。

 


由于案件至今未抓到真凶,并且存在大量的疑点。

 

所以在案发后不久,突然有媒体称从警方内部得到消息,绑架信的笔迹和死者母亲的笔迹一模一样!

 

而死者又正好死在自己家的地窖。

 

且绑匪要的赎金正好是死者父亲几天前拿到的公司奖金数目。

 

有媒体由此大胆推断,凶手是女孩的家里人,并且,很可能是其父母。

 


一时间,女孩的家人逐渐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紧接着各种指向其家人是凶手的证据越来越多。

 

有邻居出来指证,母亲一直对女儿的尿床感到非常恼怒,甚至有过打骂。

 

还有人爆料,女孩的哥哥曾经因为嫉妒打过妹妹。

 

尸检发现,女孩体内有未消化的菠萝,是死前一个小时吃的,而在她家的厨房中,有一个盛满菠萝的碗,上面满是其母亲的指纹。

 

但是这些都被女孩的父母否认了。

 



就在这种双方各执一词,无法找到凶手、警方无作为的情况下,媒体的煽动便开始奏效,再加上民众对媒体的听之信之,很多人甚至已经开始以“杀人凶手”来称呼女孩的父母。

 

女孩年仅九岁的哥哥,也被民众联名指控,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出庭接受聆讯。

 

而女孩的父母因为不堪舆论压力,不得不临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列举了已知的能证明他们清白的证据。



结果呢,媒体和民众关注的却是他们在发布会上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悲伤,更加坐实了其作案嫌疑。

 

还有人会关心这个案子的疑点吗?没有,因为当时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他父母作案的嫌疑非常大。而媒体向公众展示的,几乎全部都是不利于女孩父母的证据。

 

当所有人说你就是凶手的时候,即使你不是,你也逃不掉了。




直到十年后,警方才用最新的DNA检测技术还了其父母一个清白。

 

清白足足迟来了十年。

 

在这十年里,女孩的家人因为受不了舆论暴力,举家搬到了另一个城市,而女孩的母亲,也因为精神压力太大,几年前就患上了癌症去世了。

 



纪录片还原以上这些,并不是通过传统史料影像和旁白。

 

而是通过招募一群演员,让他们选择这个案件中自己想要试镜的角色。


角色有被害的小女孩,女孩的父母,女孩的哥哥,警察,有嫌疑的恋童癖。


并对他们一一进行访谈和试镜,用镜头纪录下这一个过程。

 



与其说它是一次事件还原,不如说它是一次舆论实验。


这些演员,来自各行各业,为了试镜,他们对这个案件做了十足的功课,你能从他们的嘴里听到许多似是而非,不知真假的“证据”。

 

好像每个人都有权利来推测是谁谋杀了琼贝妮特,但是很多人所列举的证据,其实都只是在媒体上听到的未经证实的揣测罢了。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判断标准结合媒体给出的舆论导向,去评断拉姆齐一家,把拉姆齐家庭的悲剧用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标签。

 

电影海报底部有一句话“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真相”

 


就像是这一次的产妇坠楼事件,每个人都坚定的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

 

可在没有任何官方责任认定出来之前,谁给你的资格去坚定?

 

你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当初嚷嚷着要言论自由的是他们,当事件发生,跟从媒体和大众的,还是他们。


而那些媒体,在一阵舆论狂欢后,他们对悲剧的态度早已不是同情,只是一场集体的意淫和煽动罢了。

  

我无意帮家属辩白,更不想帮医院解释什么,更不知道眼前的是不是事实。

 

只是,我实在不想在以后的中国,看到被你们逼到走投无路的“拉姆齐一家”!





三号厅检票小哥

没啥好介绍的,就一普通男孩



也许你想看看往期?


我虽然年纪小,但我身体差啊


屋顶告白大会?这个节目可不止告白这么简单


诺兰拍《敦刻尔克》不是为了让我们爽的。


电影  |  短片  |  生活


 " 透 过 电 影 窥 探 生 活 本 身 的 模 样 "

3号厅检票员工

 ID:jianpiaoyuango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