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不起,我对生活无能为力

2018-01-07 脖子 3号厅检票员工



  “谈论加州享乐主义的人,一定没在萨克拉门托过过圣诞节” 


 ——琼.狄迪恩


作者:脖子

音乐:lady bird-Jon Brion

配图:《伯德小姐》




写在前面


想了真的很久,不知道该怎么给今天要写的这部电影开头。


因为它离我,离我们,都太近了。


里面的每一幕都在我回忆里默契的出现过,触手可及。


《伯德小姐》



其实《伯德小姐》火了很久了,很多人都有关注,都在聊,这部青春片有多么好评如潮。


"烂番茄历史上连鲜数最高"


"新鲜度一度达到100%"


"收割全球无数奖项提名”


“明年的奥斯卡的夺奖热门”


确实,它很优质,剧本成熟,剪辑精妙,罗南的演绎丝丝入扣。




但是,今晚,我想抛开这些,聊聊这部电影一直被忽略的那部分。


-


《伯德小姐》的故事其实很普通。


它依旧在走好莱坞青春片的特定套路:升学,恋爱,决裂,和解,最终成长。


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女主角Lady Bird在高三那年经历的种种变化与矛盾。



但是它有着它独有的不普通。


把一如既往当主角的中产女孩,换成了家庭拮据的叛逆少女。


角色的阶级定位下移了,青春片的镜头,终于对准了穷孩子。


这是好莱坞青春片中非常鲜见的,也是我们不可少的。


于是,全新的青春矛盾在银幕上出现了:


梦想,有;

但钱,没有。


她想要实现一个梦,好像都会比其他阶级的孩子要难一点。


尽管她的梦,只是去纽约读个大学。



故事发生在美国加州的州府萨克拉门托,女主角给自己起名叫Lady Bird。她想像一只鸟一样,飞走。


可能提到加州,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西海岸的阳光沙滩,好莱坞的造星工厂,旧金山的硅谷神话。


没人知道这个闭塞落寞,充满宗教气息的州府,这,也是Lady Bird最初愤怒的源头。



“我想去东海岸闯闯,像纽约,那儿的作家都住在森林里。”


母亲却对她说:


“你哪里也考不上,你就应该读一个社区大学,然后进监狱,再出来接着读社区大学。”


上一秒因为广播剧热泪盈眶的母女俩,因为读大学产生了分歧,妈妈觉得女儿异想天开,女儿觉得妈妈不可理喻。Lady Bird一怒之下跳了车。



其实家里很糟糕。


父亲的公司正在裁员,事业岌岌可危,母亲的心理咨询师收入也不高,家庭的拮据不允许她有“去纽约读私立大学”的念头。


Lady Bird无奈又愤怒,她泄愤的方式就是跳车,然后在石膏上写上


“fuck you mom”。



不死心的Lady Bird,只好向和善的父亲求助,恳求他瞒着母亲帮自己申请奖学金。


但是父亲的应诺,却也没有缓和她和母亲的关系。


青春期过剩的荷尔蒙使Lady Bird变得喜怒无常,跟母亲的矛盾也日渐扩大,逛街,买衣服,甚至早上谁来炒鸡蛋,都能成为她们吵架的理由。



当得知自己被离家30分钟车程的农业大学录取,愤怒的Lady Bird张牙舞爪,讽刺自己的亚裔哥哥。



她不会就这么折了自己翅膀的。


因为在学校出言不逊,Lady Bird被勒令停学,和母亲的争吵中,这个女孩儿的叛逆情绪彻底爆发。



给我一个数字,养大我到底需要多少钱

我会长大然后赚很多钱

把我欠你的用一张支票还干净

然后再也不用跟你说话



-


你说她,幼稚?不懂事?自然都有。


可背后也是一种未曾表露的心酸,还有青春撞上贫穷,自己却也无力改变的无奈。


多少人都有过吧。


再加上西尔莎.罗南抓人心尖的表演。恍惚间能让人觉得,这他妈不就是我们自己吗?



这些话现在听起来混蛋,但青春期阶段的我们完全不觉得自己错了。


我们虚荣,自私,迫不及待的长大,企图摆脱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不安与恐惧,我们很怕被这种家庭环境限制了自己,限制了自己的思维,眼界,让我们难以展现真正的自我。


我们和无数个Lady Bird一样,想拥有一个完美男友,和酷女孩做朋友,考上纽约的大学,逃离现状,做那个我们理想中的自己,不再被这个家庭“拖累”。


然后换来了多少的无疾而终。


Lady Bird是幸运的,她最后做到了。


离开家去纽约的那天,母亲还在为Lady Bird和父亲的隐瞒生气,甚至不肯下车送她,可当女儿走后,母在车上默默流泪,立刻调转车头返回机场,可是女儿已经走了。



其实母亲怎么会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好,她们已经尽力给孩子们最好的生活了。


可现实如此,父母也没有办法满足我们的每一个愿望,在我们急于摆脱原生家庭的同时,殊不知父母作为家庭的负责人,比我们更焦虑。



Lady Bird18岁那天,她充满仪式感的买了第一包香烟和第一本成人杂志,这些限制级的东西这是自己成长的标志。


她终于能跟过去糟糕的自己和萨克拉门托一起say goodbye。



再后来,她却开始觉得自己有些不适应。她不想承认,自己竟然有些想念那座小城,还有那个阻拦自己的“老女人”


我印象很深的一幕,Lady Bird在大学的第一个派对上搭讪一个男孩:


“你信上帝吗?”

“不,他们太荒谬了”

“人们用父母给的名字称呼彼此,但他们不会信上帝。” 

“你叫什么名字?”


“克里斯汀”


Lady Bird变回了克里斯汀,她顶着宿醉的妆容在纽约的教堂里听唱诗班唱歌,想到的是从前在天主教高中里日复一日枯燥的祷告。她开始确信萨克拉门托其实很好,街道,商店,一生中所有熟悉的路线,都在那里。



克里斯汀是幸运的,尽管艰难,但她还是从萨克拉门托走出来了,走向了那个作家都住在森林里的纽约。


但是,我们呢?


写在最后


这是我在三号厅的第一篇推文,本来第一次见面不该聊这么沉重的,但是因为这部片子实在忍不住想聊聊自己。


我高考那年报志愿,其实可以选择一个比现在就读的学校好上很多倍的大学,是我喜欢的城市,喜欢的专业,但临交志愿表的那天晚上,母亲拉着我的手促膝长谈,归根结底一句话:那所大学学费太贵,我和你爸爸会很辛苦。


于是我眼泪一抹,改了志愿。


肯定会有人说,为什么把这些怪在家庭身上,你自己努力一点成绩好点,不就能上好大学了?


对,确实是我不够努力,我没能给自己更多选择,可我的家庭,是不是也堵死了我的另外一些选择?


当然,这绝对不是责怪,是无奈。


无奈中还隐藏着一丝恐惧,如果我不加把劲,我好怕我将来的孩子有一天也要面临同样的抉择。


BBC有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导演为了证明英国社会的阶级固化,从1964年开始,跟踪拍摄英国不同阶级的14个小孩子,从7岁开始,每7年回访一次,直到他们56岁。



遗憾的是,导演的验证成功了。通俗点说,就是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上层阶级的孩子,7岁的时候在私立小学,每天读《金融报》和《观察家》,计划着将来在牛津读什么专业;


中产阶级的孩子想着将来帮助有色人种反对种族歧视;


贫民窟的孩子没有梦想,他们仅仅希望在寄宿学校少挨打,吃饱饭。



这个实验结果真实到令人害怕,但现实就是这样,成长环境和童年教育就已经决定了大方向。


原生家庭的财富累积,父母双方的受教育程度,眼界范围,这些都是决定一个孩子会如何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普通家庭长大的我们,不是不努力,是真的没有太多选择。



我们能怎么办呢?


“没事,我们只是在起飞前提前准备一会罢了。”


“得提前多久?”


“不知道。”






今晚三号厅检票员:脖子

一个特别不努力的人



也许你想看看往期?


“我不喜欢《前任3》,没哭,也没故事”


学校大概还以为,禁止早恋真的有用


其实你比自己想的,可怕多了


电影  |  短片  |  生活


 " 透 过 电 影 窥 探 生 活 本 身 的 模 样 "

3号厅检票员工

 ID:jianpiaoyuango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