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次我想替杨幂说几句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08-17




前面

 

大家应该这几天或多或少都听说了。

 

杨幂主演的文艺片《宝贝儿》上映。

 

是的,大幂幂终于开始要试着好好演戏了。

 

说起来真的很魔幻,在这部电影之前,几乎不可能有人会把杨幂这个名字和侯孝贤,和文艺片,和多伦多,圣塞巴斯蒂安这样的国际A类电影节联系在一起。

 

几个月前那张海报公布的时候,很多人产生的关联性表达都带着一串问号,这种搭配让我们都感觉到了讶异甚至不适。

 


但有意思的是,我们这群人又集体中毒一般,对这部片对杨幂产生了一种无理由的好奇感。

 

就像是两道风马牛不相及的食材,你惊于“居然还能这么煮”的同时,又一定会产生“到底会是什么味道?”的猎奇感。

 

所有人都在等它出锅。

 

而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发生的事情,又让这部片子的味道变的越来越捉摸不定。

 

先是入围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映,世界首映后,IMDB评分开画高达8.1,烂番茄开画也是100%新鲜度。

 


说不上好评如潮,但总归算是佳作。

 

紧接着又入围了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主竞赛,算是拿到了一次高含金量的国际肯定。

 

谁知道仅仅过了一个月,国内上映之后它开始了一场出乎意料的滑铁卢。

 

豆瓣评分开画评分不及格,从5.9一路下滑到了5.7。

 


一星差评和三四星好评在它的评论区唇枪舌战,口碑两极化严重。

 

另一头的票房也扑的一往无前,上映三天总票房才刚够上2000万,还不到上映22天的《无双》的单日票房。

 


我记得一次路演的时候,导演打趣说过一句“因为杨幂,这应该会是我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杨幂笑着接了一句,“这可能也会是你评分最低的一部电影。”

 

谁知道,一语成谶,还只成了杨幂那句。

 

 

 

《宝贝儿》到底怎么了?

 

杨幂到底怎么了?

 

要回答上面两个问题,其实我们应该先问问我们自己两个问题。

 

我们对杨幂是期待什么?

 

我们对《宝贝儿》是期待什么?

 

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一样的,我们想看到杨幂要与以往不同,要有起伏,要像预告片里那样有多次的情绪爆发,要人物讨喜,要肉眼可见的演技进步。

 

而电影本身则要共情,要夺人热泪,要像《药神》那样,作盛满泪水的现实主义煽情。

 

但很可惜,大部分人看到这部作品应该都是失望的,因为上面的这些东西,杨幂没有,电影里都没有。

 

今天碍于篇幅和时间,我们就先聊聊第一个问题,说说杨幂,电影本身,我们放着下次。

 


 

杨幂这回演了一个非常让人讨厌的角色。

 

江萌。

 


江萌小时候是个弃婴,因为身体缺陷被父母丢在了福利院的门口。

 

幸好被福利院收养救治活了下来,被寄养在一个农村的家庭里,长大成人。

 

电影拍的则是在她刚够上十八岁成人的那年,出门工作的时候,遇上了另一个和自己旧时遭遇极其类似的婴儿。

 

同样的先天无肛,同样的脑部残疾,同样的难治,活下来也很大概率要伴随一生的脑部后遗症。

 

但不同的是,她的父母没有选择遗弃,而是放弃治疗把孩子接回家。

 

说白了,等死。

 

很残忍吧,但我们要知道不管从法理还是情理,面对这种希望渺茫的病症,是否放弃治疗都是孩子父母自己的事儿,谁也没办法干涉。

 

但江萌不这么觉得,脑部的残疾,自己的遭遇,让她觉得自己必须救下这个孩子。

 

报警,偷孩子,再报警,她开始想尽一切办法的去闹,去逼着孩子父母继续给孩子治疗,哪怕她根本不认识这一家人,也不了解这一家人。

 


听上去就很让人讨厌吧?

 

确实,这也成为了许多人打下一星的理由,用他们最爱用的道德评判词来说,这就是个“圣母婊”的故事。

 


他们将本身就厌恶的杨幂和观影时对江萌的行为厌恶进行了非常幼稚的杂糅,然后愤愤又自以为有理的打下一星。

 

“电影三观不正,杨幂演的角色太恶心人了”

 

可这是电影的错吗?


是杨幂的错吗?

 

甚至说,这是错吗?

 

江萌这个角色,更多的是在传递出一种导演想传递的道德拷问,也就是那个“救,还是不救”的终极问题。

 

她就是用来让所有人思考,这个看似无解的道德悖论,到底有没有答案。

 

至于全程以江萌视角作为唯一叙事视角,也不是什么赞颂或者美化,只是让大家能够用那么一部电影的时间,进入江萌的思维模式,看看边缘群体的成长和表达。

 

然后思考,我们真的有资格以上帝视角去评判一个人吗?

 

所以,用自己的三观去作为标准评价《宝贝儿》是一件非常无知的事儿。

 

这不公平,对电影不公平,对饰演江萌的杨幂也不公平。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杨幂的表演。

 

演的好吗?

 

老实说,不好。

 

就像豆瓣热评里的那句“不是扮丑,演文艺片就是演技好了”


这次的杨幂依旧不出彩。

 

《宝贝儿》是一部讲述特殊人群的现实主义电影。

 

里面被塞进了大量的公共议题,弃婴,先天残疾,无子老人,导演想讲的很多,杨幂饰演的江萌自然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层次。

 


但杨幂的表演恰恰是缺了这种层次感,许多镜头都过于同质,没有情绪的起伏,台词功底也没太多长进,南京话里还是能听到几句普通话。

 

所有的表演都依旧是浮在皮相上的,太过于看重角色在救婴儿问题上的倔,而忽略了其他时候该有的情绪表达。

 

但我也同时认为,这部戏杨幂是诚恳的。

 

诚恳这个词我真的想了很久。

 

当我知道她为了《宝贝儿》扮丑,脸上抹鞋油,补拍九个月,混入街头剥离演员身份,学手语学南京话的时候。

 


其实本打算说她开始“认真努力”演了,但想想好像又有些缺乏说服力,(明明这就是演员本该具有的修养啊。

 

所以想了半天还是决定用诚恳这个偏中性的词汇。

 

而这种诚恳,其实还是建立在她的进步上。

 

我倒也不是想夸她什么,只是看着大量豆瓣评论因为她演的烂而给电影打一星感觉有些不平。

 

这次杨幂是有进步的,尽管这种进步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她的起点实在太低。

 

这次她有了明显的导演调教痕迹,扬长避短,台词功底差就让她少说话,给她一个哑巴来做对手戏。

 


再加上她敢抛开以往所有的明星包袱,沉下来演戏,这多少又产生了一些效果。

 

所以这次的杨幂虽依旧离演好一部戏有些距离,但总算是在往这个方向跑着了。

 

这样的杨幂,可以批评,但以此去打一星是不是又有些过分了呢?

 

 

最后

 

我其实一直没法说服自己,将杨幂的突然转型归结于她捡回了对表演的赤子之心。

 

她的转型,其实更像是在市场风向产生转变,流量逐渐失去响应的转折点,随着风向的一次旋转跳跃罢了。

 

但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我也还是会认为这是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毕竟她正在试着正视,接纳甚至转变些什么。

 

退一万步说,虽不保证演艺圈是否真的能多一个叫杨幂的好演员,但至少能少上一个缺乏演员信念和业务能力的差演员。

 

怎么看都是一件功德事儿,对吧。


(end)





若喜欢我们,望星标 




音乐/晨雾—cicada

配图/宝贝儿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