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烂剧活该没人看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08-13



 写在前面 


如果没有郑爽的那一番闹腾,很多人可能都还不知道,电视剧版的《悲伤逆流成河》已经播了快半个月了。


这半个月里,这部被改名成《流淌的美好时光》的电视剧几乎没得到什么好的话口。


豆瓣上前二十的热评全是一两星的差评,偶尔看到几个给四五星的也都只是在就着马天宇的脸下饭。


微博上因为郑爽的那一番话,也几乎是骂声一片。



大概对于郑爽来说,演戏真的是一件非常无所谓的事情,只是一件用来赚钱的差事,表演如何不用心也总有粉丝埋单。


但很显然,这次郑爽想错了。


《流淌的美好时光》开播快半个月了,豆瓣打分人数才将将3500,连出评分的权重人数都达不到,首页几乎全部是一星差评,五星鲜见。


对比同期的《陈情令》(49470打分人数)和上周上线的《亲爱的,热爱的》(11811打分)实在有些好笑。


为什么糊成这样?


因为那一地所谓的美好时光,其实就是一地没分类的垃圾。


《流淌的美好时光》




严格来说,这部剧算是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的一个影视化。


这是个大IP,但绝对不算一个容易改编的IP,一来它短,整个故事都没超过十万字,要扩充成电视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来它的很多戏剧冲突,人物关系放到今天,很多都有些过时,三角恋,堕胎这些东西里的俗套又极其容易被电视剧的连续属性去进一步放大。


要翻拍好这部疼痛青春文学,首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


而《流淌的美好时光》却选择了一种最低级的方式去解决。


注水。


这本来是菜场无良猪肉贩子发明的手段,谁能想到却被中国电视剧导演拿了去扩充集数,稀释狗血。


在《美好》里,从第一集开始就出现大量毫无意义的对白段落。几乎全是在家长里短的唠嗑中过去的。


第一场戏就是易遥和母亲吵架,这场戏本来就是为了交代母女关系不和睦,以及伏笔易遥昨晚彻夜未归。


哪怕不设计镜头语言,单纯靠对白都是没几句就能交代清楚的东西,他们硬生生吵了4分钟。



而同时为了对比出齐铭家庭的优越,另一组镜头里齐家母子又进行了将近4分钟的互吹。


“嫁给你爸是我前半辈子的成功,生了你呢,是我后半辈子的胜利。


“妈,我知道你长得天生丽质,但是你管这么多事情干嘛啊。


注水就算了,文本台词又根本不是一个正常家庭的餐桌对话,更像是展示给他人看的一场秀。



好不容易等他们俩走出家门,出门上学,总该结束唠嗑,进入剧情了吧。


结果迎面又来了三个邻居长辈和他们唠嗑,跟接力似的一个接一个,都不带掐断,三个长辈聊完,进度条又走了8分钟,第一集也已经快走完一半了。



剩下的时间怎么办呢,有52集呢,第一集怎么可以有故事呢?


那就让女二唐小米也这么出个场吧。


小说中,唐小米这个角色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强,但电视剧也给了她将近4分钟的出场时间,直逼男女主。


她自拍发朋友圈,跟前男友对话然后逃跑,像是一出春晚小品。



当然,电视剧的第一集一般都是在交代背景,但绝不能只是通过人物一来一往的对话来完成。


信息的利索交代,除了语言,还需要事件与冲突,这样才能快速把观众带入剧情中。


如果为了多拍几集剧,多赚几集钱,连叙事节奏都可以牺牲。


那它还能算什么东西呢?




被牺牲的远不止叙事,还有这部剧的逻辑。


编剧对很多东西的理解都让我怀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比如,易遥家“买不起一个杯子”的那种穷。


在编剧的理解中是浦东东方明珠塔附近的两室一厅大开间,还得坐北朝南,采光通透,无比敞亮。



易遥用的手机还得是苹果,大概在编剧的思维里,最穷的人应该都用得起苹果6s。



除了对贫穷的理解让我摸不着头脑以外。


编剧对大学的理解也让我愣了很久。


大学课堂上只要跟老师说家里着火,就能轻易地逃课回家;


大学不给学生分配宿舍,紧缺得只剩一个床位,需要抢;


大学上课是用高中的单人单桌,转学生来了还得上台和大家say hi。



人物行为上的逻辑也荡然无存。


比如易遥的疑似怀孕。


原著中易遥是因为爱上一个不良少年导致怀孕,而剧版被改成李哲因为跟朋友打赌一张饭卡,开始追易遥。



易遥根本不喜欢李哲,却毫无防备之心地跟不喜欢的人拼酒,喝得不省人事。


自己摇摇晃晃地走进酒店房间,没有强迫就倒在床上,轻易地发生了一夜情。


这场意外“怀孕”的剧情设定,更像是为了让故事能够多拍几集,故事能发展下去而胡编乱造出来的。



在聊聊表演吧。


作为主演之一,郑爽献出了从业之后最灾难的一次表演,每一句台词像是含了一颗糖,着急要把台词说话,语速极快,不看字幕基本听不太出来她在说什么。


在剧中,她走路的时候是这样的:



开心的时候是这样的:



生气的时候是这样的:



你甚至没有办法从她的脸部表情判断,易遥这一刻的情绪到底是困了还是难过。



她的表演的老毛病也根本没变。


歪头,嘟嘴,咬手指,甩头发,很多与剧情无关的小动作,让人分不清她是在扮演易遥,还是在演自己。


面对这样的表演,她却没有丝毫作为演员的羞愧:


“有时候会害怕镜头,就想快点把词说完,结果说的含含糊糊。


她的表演已经脱离去评价好坏的范畴,她根本就没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连演员最基本的态度也做不到。


而男主马天宇的台词,则是郑爽的另一个极端。


他也像含了一颗糖,只是说话没有起伏,执著于咬文嚼字,像一个刚开始学北京话的小孩,每时每刻都在故作放松,不仅不符合电视剧上海人的设定,更不符合齐铭的学霸人设。


他的表演如同他的声音,从头到尾嘴角都保持着假笑幅度,情绪几乎没有任何波动。



哪怕得知易遥意外怀孕,他生气地骑着自行车狂奔,脸上的表情也只是像骑车累了想休息一下而已。



两个入行10年的人,在对戏时没有擦出任何恋爱的火花,反而像是把剧本努力读完,然后赶着收工下班。


像是个笑话。




当然,压死这部剧的最后一根稻草,还不是上面的这些。


是审查。


因为不能早恋,电视剧把时间从高中改为了大学,但《悲伤逆流成河》所产生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中生的叛逆和不成熟。


于是很多剧情都变得有些说不通。


作为成年人,易遥只是一个晚上没有回家,被身边人扣上了行为不检点的帽子,买验孕棒被说小小年纪不要脸。


这些发生在一个高中生身上当然是可能的。


但在连结婚都不会有人拦着你的大学,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何况,高中是群体生活,大学则偏向于个体生活。


大学四年或许都不能把同班同学的脸认全,又哪有时间关心别人是否怀孕,甚至躲书架背后议论。


我不是在排除校园暴力发生在大学里的可能。


只是电视剧中所埋下的土壤,滋养出的是一个既像大学,又像高中的四不像,一切都像是为了过审在胡编乱造,在这种胡编乱造里,任何校园暴力都没了说服力。



同样,为了符合正能量的号召,编剧把易遥妈妈的职业从按摩女改成啤酒销售。


这个改动看起来很小,只是一个职业变动而已,但却对剧情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为它改动了一个角色的性格,必然会对其他角色产生蝴蝶效应。


易遥妈妈的工作不再处于灰色地带,身上的负面色彩减少,变成了一个嘴硬心软的母亲,从而她带给易遥的绝望,也就跟着减弱了。


更重要的是,人物本身的所有的行为都失去了逻辑,一个母亲要经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成为一个每天喝酒喝到歇斯底里,对女儿整天荡妇羞辱的泼妇?


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过程带来说服力。


很显然,这个过程没了,说服力也没了。



至于原著的结局,制作方曾公开表示,电视剧版会大幅修改自杀等情节,后期还会加入男女主角长大工作后的剧情。


小说中,易遥和齐名的故事在青春中戛然而止,美好被叛逆碾碎,生命被误会摧毁,这是当年小说最冲击人心的地方。


抛开它写得如何,至少这是郭敬明在十多年前对“正能量”的抽离,是一种悲剧式的警醒。


但现在,如果剧的最后,两个人相安无事的长大,反而是对霸凌受害者最赤裸的侮辱。




音乐/Fabrizio Paterlini - Rue des Trois Frères

配图/《流淌的美好时光》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