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吵了,它就是烂片

脖子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11-11




写在前面


想想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无奈。


《诛仙1》上映到现在,两天了,被大家讨论最多的并不是电影怎么样,而是一场接一场的吵架。


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都是闹哄哄的。


原著粉丝和演员粉丝吵,打五星的粉丝和路人吵,男主粉丝和骂流量的影评人吵,和打一星的无脑黑吵,两家流量粉丝之间偶尔也还能吵一吵。


就像是一锅乱炖,什么陈词滥调,屎尿狗屁都往里面放,硬是被他们折腾出了一堆荒谬无比的东西。


比如上映当天呈现离奇分柱形态的豆瓣评分(6.7分的电影,却是打五星和四星的人最多)。



比如那两条无比尴尬的关于“XX演技”的热搜。


比如单日破亿的荒诞票房。


真是好笑。


《诛仙1》



这些吵闹,归根结底,还是“流量”这两个词惹来的是非。


大家都好像陷入了两种极端。


一边是蒙着眼睛非要把自家的爱豆演技吹上热搜。


一边是带着有色眼镜,不由分说,恨不得把电影的锅全给扣在流量艺人的头上。


但明明谁都能看出来,这部电影剧本,人设本身的质量低下,全员配音的偷懒,早已决定了演员在其中不可能得到任何的发挥空间。


从孟美岐到肖战,再到李沁,唐艺昕,每个人都被剧本框住,自顾自地重复着程式化的表演。


因为人物设定的失败,你没办法去在他们任何一人的表演里看到层次,中规中矩,只有平庸,


谁都不算彻底崩坏,到不了替电影背锅的程度,但也毫不出彩,离被夸上热搜更是差好些距离。


拿孟美岐的碧瑶来说吧。



原著中碧瑶的出场是这样的:


“看去只有十六、七岁,一身水绿衣衫,相貌秀美,细眉雪肤,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极是灵动,令人眼前一亮,便是比之陆雪琪也不输几分。”


结果到了电影里,碧瑶变成了爱翻白眼、脾气火爆、拽得二五八万的女土匪,造型还神似快乐星球的冰柠檬。


脱口而出“你个大男人出门竟然不带棍”这种低俗的台词,吃兔肉这一经典场面也变成了拾荒少女感天动地终于吃上饭。


再加上孟美岐本身演技的也非常稚嫩薄弱,慌乱永远是靠瞪大眼睛,虚弱也只会虚闭双眼,让观众对碧瑶的感情线始终难以产生共情。


不仅如此,《诛仙1》里被人设摧毁的角色也不止碧瑶,几乎无人幸免。


张小凡从原本的木讷变成了白痴,而且连带着大竹峰的师兄弟一起白痴;


陆雪琪成了周芷若,高冷被片面地当成了面瘫,台词文本还只有那几句,来回重复。



小竹峰峰主几乎是在复制灭绝师太,一群本该仙风道骨的长老峰主也成了聚在一起开师妹玩笑的糟老头子。


这是什么改编逻辑?


很明显,喜剧逻辑。


再说直白一点,投机逻辑,片方太清楚什么样的电影可以卖到最大化的票房,什么样的元素可以圈到最大化的受众人群。


于是他们将这部网文届的仙侠经典,拆掉了一切身段,去对着爆款《捉妖记》照猫画虎,用牺牲原本人物设定的代价,将喜剧强融进了电影。


最后也就成了这样一部,两不沾,四不像的市场公式电影。




但《诛仙1》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在人物上,而是剧本。


原著《诛仙》全书共八本,合计150万字,电影《诛仙1》选取了全书⅓的内容进行改编,大概50万字。


要把50万字的小说压缩成100分钟的电影,着实考验编剧和导演的功力。


但很显然,《诛仙》没有做好。


我看不到任何剧本被打磨过的痕迹。


编剧好像直接默认了所有去看《诛仙》电影的人,都看过小说或了解故事情节。全片没出现诛仙两个字,诛仙剑,诛仙阵也通通没有。


没有说明,更没有什么伏笔,暗线。



但至少这些问题,还能用这《诛仙1》只是下一部的“超长预告”来解释。


而主创们为了展现全部剧情交叉,将原著的段落硬塞进100分钟的野蛮方式,则好像显得有些“无法原谅”。


整部电影电影的叙事都是平铺直叙,碎片化的.


除了比武线之外,其他的都像是电视剧里的生活小品,零零碎碎凑到了一起,前一个小品出现的意象,人物,和后面的另一段全无关系。


比如那条神兽灵尊,只是出现了那么30秒,就直接在电影里消失了,也没再交代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还有那个比武时候,唯一一个给张小凡加油的别派师兄,后半部分也直接消失了。



片中所有的情节推进,也几乎都是靠巧合,或者靠那只猴子。


张小凡撞见师妹和齐师兄约会靠的是巧合;


噬血珠与摄魂棒合体,是靠猴子指引;


张小凡偶然救助陆雪琪,是猴子指引;


七脉会武马上要被陆雪琪打死,也是大黄驮着猴子赶来送噬魂棒。


可以说,对于主角张小凡的一路成长来说,这只猴子的重要性已经快多过另外几个女性角色了。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还是张小凡和三个女性的感情线,主创“只删不改”。


完全无视一条故事线的起承转合,以及人物产生变化那个过程的合理性。


比如张小凡和陆雪琪感情线。



原著中,七脉会武是张小凡和陆雪琪感情线的源头.


而导演则把张小凡改的油腔滑调,用一场“青云山众弟子偷窥小竹峰女弟子习武,只有张小凡一人被抓”当做了凡雪感情线的铺垫。


加上广场上众目睽睽之下那个毫无由头的拥抱,青云山第一女弟子陆雪琪就对这个二百五一样的张小凡产生了好奇。


这两个铺垫牵强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次偷窥只有张小凡被抓,是因为人多,被挤出去的。


第二次拥抱,又是因为人多,被挤出去的。


而为了这些事可以发生,两次张小凡都被挤出了一种接近弹射的反物理效果(见下图)。



就这样,没有滴血洞和流波山的情感累积,仅仅是两次弹射,湖边一次喂药,就使得陆雪琪对张小凡萌生爱意,不顾灭绝师太杀人的指令也要放他离开。


张小凡和碧瑶的感情线发展就更是天雷滚滚。


没有客栈的初次相遇,碧瑶就好像是闻着噬魂棍的味儿出现的,怎么知道的也没讲。


明知道噬魂棍认主人,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一样的方式盗取,让观众很难觉得这个角色和机灵沾边。



两人也没有滴血洞的相依为命,单单是吃了一只烤兔子,讲了个童年故事,就让碧瑶死心塌地为张小凡挡了一剑。


更奇葩的是导演为了加速推进剧情,不惜用上花海强吻这种老掉牙的情节。



有一瞬间我恍惚的觉得这不是张小凡和碧瑶,这是小燕子和五阿哥。


这也不是青云山,这是美丽的大明湖畔。


其实碧瑶和陆雪琪还算好的,多少有些交代,剩下的那几个在大战里为张小凡挡刀的大师兄,师父更是连动机都被放弃交代了;


师妹明明爱着齐师兄,也非常矛盾地为张小凡舍身


(是的,最后故事编不下去了,只能全员出来为张小凡挡刀)。


连张小凡自己和自己的魔化,也都是跳跃式的魔改,直接删去了过程,几乎是一瞬间完成的。





除了人物,剧本这些大问题,《诛仙1》还有一堆小问题。


比如很多人都在吹的特效场面,其实也很不稳定。


当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谈电影视效不能只看空镜头,大场景,更应该看细节。



比如开片张小凡的炒菜,完全是二维动画的质感,青云山弟子御剑飞行拍的也因为每个人都过于整齐划一而被拍的像蝗虫过境。


服化道更是几近灾难。


仙侠的鹤骨仙风没看见,七位道长穿的像乞丐开会。


陆雪琪的出场是带着天琊神剑跳艺术体操。


田灵儿的琥珀红绫也变成了白绫。


张小凡的噬血珠一会像是五花肉,一会像是话梅核。



当然诛仙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导演将巧思用偏了地方。


片中鬼王的四个护法的出场无疑是全片最出彩的一处,打斗场面剪辑到位,密集精彩。



四个护法的技能,样貌也都诡谲无比,有了些当年香港cult片的意思。


也是看到这里我才昏昏欲睡地意识到,噢这是程小东的电影来的,那个拍和张国荣拍出《倩女幽魂》的程小东。


写在最后


到发出这篇文为止,诛仙的评分已经掉到了5.6,评分分布也渐渐回归理性。



这确实是一场黑粉大战,但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黑粉大战,流量之争,那这些讨论未免也太过无意义。


我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诛仙1》除了流量标签,它更像是一部(大IP+流量明星+大比例特效+喜剧元素)的大数据投机电影。


这种电影没有什么市场风险,票房也绝对不会难看,就像是读书时候仓促给老师交差的暑假作业,能通过,但毫无益处。


现在,它一天轻松破亿,霸满热搜。


也许该想想,我们要担心的,警惕的,到底是什么?


音乐/Cat naps - Time配图/《诛仙》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