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8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快被你们催疯了

3号厅检票员工 2022-05-21

写在前面

先给大家看一眼我们后台一个神奇的数据。

在我们留言板搜索“开端”,会出现整整5页,每页有20条,一共100条留言,内容全部一样,“什么时候写写《开端》呀?”


什么概念?

我们上周日到现在就发了3篇文,加起来一共也才600条留言,结果其中六分之一都是大家在催我们写这部剧。

行,看到第13集,可以写了。

《开端》


虽然《开端》这个剧名看着挺普通,也挺粗糙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有点儿“开端”的意思。
 
它是2022年开年国内第一部质量过关的剧集,豆瓣开画目前是今年第一,8.2分,更新到第13集,已有快23万人打分,分数也没往下掉,非常坚挺。

算是给今年的国产剧开了一个好头。


你们应该也听出来了,我总体是蛮喜欢这部剧的,虽然我也听到了一些批评,认为时间循环这个高概念,在过往很多影视作品里都被拿来用过,老套,甚至有极端者喊出抄袭。

但其实一直以来,软科幻,高概念,看的都不是用什么概念,而是用这个概念去服务于什么,最终达成了什么。
 
《开端》的成功,就是在于做好了后半句——

用超现实去抵达现实,再用现实去勾起观众的共情,最终服务于人性的讨论。


(以下含剧透)

 
用超现实去抵达现实
 
先回答第一句,什么叫用超现实去抵达现实。

超现实很明显,时间循环+悬疑。

前者是对人物的超现实,不断循环;后者是对观众的“超现实”,一直不停地反转。

每次主角肖鹤云(白敬亭饰)、李诗情(赵今麦饰)努力的方向都是对的,他们也成功地将眼前的问题解决掉。

观众就会被迷惑,认为这次事情应该可以平息下来了。


一个意料之外的风波又会出现,主角需要在下一个循环里去解决这个新的问题。

一开场,它让我们以为公交车是跟油罐车相撞发生的爆炸。在主角想方设法,阻止了这场车祸的发生后,结果公交车还是爆炸了。

这给到了新的信息,说明车上有炸弹,主角要解决的问题又变成了要找到凶手和炸药。

反正,每次都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那这些超现实服务于的现实又是什么?

看过剧的读者应该会记得,在刚开始那几次循环里,两位主角做的都是什么选择?什么反应?

第一时间是害怕,会下意识地保护自己。


无论是李诗情,还是肖鹤云,在前几次的循环里都只想着下车,避免自己再遭遇爆炸。

后来是发现自己只要不阻止爆炸,就怎么都逃不过,于是试图阻止爆炸。

也就是说,他们救人起初是因为不得不。

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是想让自己逃离一次次循环的死亡生活,而非一种全然无私、自我牺牲的意志。


这是这部剧最关键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现实。

也是上面“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悬疑设置的意义,每一波里都夹杂着选择,和不断变化着的选择。
 
最终服务于一种人性的变化。

我们发现,原来主角和自己一样“自私”和“怕死”。

所以,反而会产生一种微妙的移情,就是我们和主角从同一个起点出发,跟着他们一起循环的次数越多,同理心也就会变得越强。


到了第19次循环,看到为了救李诗情而反杀凶手的肖鹤云,我们会跟着他一起战栗、心寒。

循环那么多次,哪怕知道凶手是谁,主角想的从来都是如何将炸弹扔出去,而不是牺牲一个人,去换取一个车的性命。

如果一开始就如此“圣母”,观众只会觉得他们神性过重,人性失真,但循序渐进,让一切都有了说服力。


这时,观众看到肖鹤云误杀凶手的这个重大反转,情绪会直接被放大。

肖鹤云出于自卫杀了凶手,当刻全车无人帮忙,而在公车爆炸以后,没有录像可以证明肖鹤云是出于自卫,而循环这事又无人会信。

他只会成为行凶者,网友们口中的“炸弹客”,被谴责,怒骂。

这种落差会让观众不由地跟着愤怒,发出质疑,然后开始动摇:这些人真的值得救吗?

当你发出这样的疑问,你其实就是又被编剧带着入了“圈套”里。

 
如果我们是乘客
 
大众太习惯把自己代入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了,然后忘了,不论是现实还是剧中,我们更多时候都只会是那个乘客啊。

所以,值得救,还是不值得,《开端》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

它只是从第五集起,逆着悬疑剧的思路去拍,利用主角检验谁才是凶手的过程,去做乘客群像的刻画。
 


故事重新再来了一遍,只不过换了视角,换成了一个又一个乘客的视角。

给我们看,一次次循环下来,乘客们的故事与他们所作出的反应。

就会发现他们不过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是社会底层的蝼蚁,每天都在为了生计而发愁,把那个我们忘记的却最接近我们的视角,重新给捡回来。


像西瓜大叔只想早一点见到多年没能联系的儿子,口罩小哥只想早点带双肩包里的猫去宠物医院检查。

更别谈行李箱大叔了,他连个住处都没有,眼下最紧要的事就是去投靠工友,将住宿问题解决掉。

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平日里的自己。

不想为了陌生的女孩,临时停车耽误自己的事情,这其实很正常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更为牵挂的事情。


只是站在李诗情的角度,站在循环的上帝视角,我们很难看到、听到乘客们的难处而已。

只有在走入乘客的生活后,我们有可能看到一个更全面的人。

他们的苦衷,以及在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对陌生人展现出的善意,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此多面。

比如,每次李诗情说自己心脏不舒服时,阿姨都会关心地将自己袋子里的药拿出来。


还有那个西瓜。

原本肖鹤云为了测试麻袋里是否有炸药,踹烂了大叔带给儿子的西瓜,他生气地将肖鹤云推倒在地。

李诗情假装自己是大叔儿子的同事,听到儿子常常提起自己后,大叔露出难得的笑容,不仅跟肖鹤云道歉,还请一车子的人吃西瓜。

那也是这么多次循环里,车上笑容最多的一次。

整个认识过程所产生的情感纽带,让我们拥有双重身份和视角,既是有循环意识的“李诗情”、“肖鹤云”,也是这车上的芸芸众生。


然而,一切的温馨和美好,又在凶手拿出刀的那一刻粉碎掉了,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局面:

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选择自保。

我们再次切换回起初的主角视角,去看乘客的冷漠,网友们不曾换位思考就脱口而出的网络暴力。

那一刻,只会不由地问自己,这么做是否值得。
 

而在后几次循环里,李诗情、肖鹤云想要新的方法,用短信声称自己是警察,说明车上有炸药后,情况又变了。
 
大部分乘客弄清楚情况,也相信警察的身份,愿意配合主角去控制凶手。

这时,我们又会感慨还好自己没有完全放弃人性,这种来回反复的想法恰好直观地呈现出人性的复杂。

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然会先为自己考虑,乘客选择自保是人之常情的行为,李诗情、肖鹤云在前几次循环里也是如此。

是啊,乘客的做法其实也都没错,我们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是善良又辛苦的人,都值得更好地活下去。

那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凶手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看到这,你会发现 《开端》看似是一部悬疑剧,实则反映的是人性的复杂。
 
否则,它不会在第八集就揭露出凶手是高压锅阿姨,在第十集就告诉我们帮凶是司机大叔,那是一般悬疑剧里最大的谜底。
 
将谜底前置,是一种有意的引导。
 
让我们所好奇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凶手是谁,而是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凶手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通过讲述凶手的故事,引发出更多带社会性的思考。
 

凶手原本也跟我们一样,跟车上的乘客一样,都是一个普通人。

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一家三口过着小日子,女儿王萌萌考上了大学。

但在五年前,王萌萌在桥上要求司机临时停车,下车后被开过来的车撞死,一切就都变了。

司机大叔没能接到女儿生前的最后一通电话,公车录像看不出她要下车的原因,只是拍到她下车前还回头看了一眼车厢。

他们想知道的是真相,可一切就以一句“坐过站要求下车能理解,是常有的事”结案了,网上都是王萌萌自作自受的声音。


对于这类事件,我们常常会用一个词语“社会性惨案”,听完故事以后都会说一句“我能理解”以示安慰。

这句话,在剧中仅一集的时间里,就从不同人的嘴里多次冒出。

但一句“我能理解”说完以后,没有后续跟进抚平父母的心理创伤,没有重新开始调查,也没有在网络上给到王萌萌一个公正的说法……

而是逐渐遗忘掉这件事。


这才让每一个“他们”饱受精神折磨,从而一步步地变成杀人凶手。

也让我不禁开始怀疑,我们真的能理解吗?


人与人无法永远互相理解

理解与否,是《开端》更为细微的人性落点。

人类原本就无法跟他人感同身受,难以产生共情,于是才习惯性地用一句“我能理解”,将事情轻飘飘地一笔带过,但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只会催生出更多的问题。

而无数次循环的形式,就如同一种社会观察,可以客观地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互不理解。

比如,司机大叔和高压锅阿姨困在自己遭受的痛里,他们无法理解自己这么做,也会让车上其他乘客的亲人也陷入到跟自己类似的境况里。


还有,乘客们因为没有进行循环,他们无法理解李诗情、肖鹤云在此前做过的很多举动,常常会成为阻止爆炸的“阻碍”。

以及,就算已经知道凶手作案动机的李诗情,也依旧无法理解、认同他们的做法:
 
“是,发生在王萌萌身上的事情,是很不幸,但这不是你们带着一车人去死的理由啊,他们都是无辜的。”


这句话完全激怒了司机大叔,确实它听起来是挺不近人情的,但放到遇难者以及他们的家属身上,它的出发点又是没有错的。

这种矛盾性,正是《开端》这部剧越发闪光的原因。

在里面,无论是主角,乘客,凶手还是警察,你无法通过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件事,或是一条新闻,就将他们简单地盖棺定义。

没有人是只有一面的,每次循环都会带来蝴蝶效应般的新变化,让我们在愤怒与悲悯中成长,扩宽自己对于人性的认知。

这是永远不会中断的“循环”,也是认识到人性复杂性的新“开端”。

配图/《开端》
配乐/发光曲线 - 《死在旋转公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