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说你一篇核心都没有,那是因为…

期刊哥 期刊投稿指南 2023-04-09

转眼间,毕业已经快2年了,上学期间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往事,其中特别不愿回忆的就是为了毕业,想法设法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这事。

我所在学校是要求发表2篇核心,其中一篇还必须是CSSCI收录,加上最终还需要完成毕业论文。一共有3篇比较费劲的论文要搞定,这对于我一个没有任何科研经验的我来说,几乎是两眼一摸黑。


可怕的是,隔三差五还要被刺激,因为跟我一起读博的一个哥们是一位研究经验丰富老手,各种研究方法在其手中都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每个月几乎都有文章录用的消息,其中大部分还都是C。不凑巧的是我们是同一导师,更不巧的是我还紧挨着人家一起坐。所以,每次当他兴奋的情不自禁发出“又中了”的感慨之时,我都感觉万般刺激



一开始我把这种差距归结自己不够努力。因为不论什么时间我去实验室,人家早已经泰然自若的坐在那里,美滋滋地码着论文,时不时的还停下来若有所思地打磨遣词造句……嗯……额……GOOD。



而我每次只能投以羡慕目光,心理默默地想啥时候自己也可以达到如此境界,装B一回。


没办法只发奋图强,所以我连续早起了1个月,终于完成一篇自以为还不错论文,便迫不及待就投出去了。很快第一家杂志有消息了,给拒了;接着开始投第二家,没过多久又给拒了;接着再投,同样被拒。

多次悲剧之后,我萌生“邪念”,想透过一位朋友走点关系看能不能发表,结果人家说,即便有关系,也是建立在你文章水平达到刊物发表要求之上才能用的了,而且也仅限于可以灵活安排一下刊期,以及过了编辑法眼之后,给你尽快送外审专家。


显而易见,我自以为写的不错的大作,是不受编辑们待见的,因为他们拒稿时甚至都懒的给一个拒稿理由,可想而知到底有多烂。后来,把这文章给一位博士友人过目,别人没好意思说文章烂,只是说了文章文采不错,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只可惜我当时只听进去了上半句。



等我领悟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时,已经博士二年级了,与此同时,共处一室的博士哥们已经6篇C刊高中,3篇出刊


更令人沮丧的是,硕士师妹用了100多份的调查问卷,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某个理论为基础,做了几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已成功在我们研究领域中非常有权威的期刊过了二审,并最终发表;还有一个师妹做了300多份的调查问卷,做了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也成功在北大核心收录的期刊上发表。



于是乎我开始拼命想学习各类研究方法,当时尝试学习了包括不限于共词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等方法。


那个时候,想学习这些统计方法,要么自己看书,要么到网上找视频教程来看。


我先是在网络上耗费了N长时间,通过各种方式购买了一堆视频资料,足足几十G,可是当我想要深入去学习时,却发现视频要么是讲各类统计软件如何操作的,要么就是枯燥地讲统计原理是什么。大多时候自己看完一遍视频之后,往往感觉好像学到了点什么,其实都是一知半解。

后来,发现必须找统计书来系统学习,于是当时花了不少银子买了一堆数据分析的书,结果每次都是看了前几页就再也看不下去了,因为这学习路径太陡峭了,动不动就遇到不懂的问题,还根本找不到人请教,即便找到了,提出一个问题,又会引起更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其他人也多半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往往都会告诉你——就这么记住就好



后来,我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记住就好,勉强学会几个统计分析方法,知道到什么是描述性统计分析,怎么样做方差分析,什么时候用回归分析,甚至还学会了结构方程建模。并借着这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方法,完成了几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以及博士毕业论文撰写。


虽然凭借这些雕虫小技,对我来说阶段性的目标已经完成,但惭愧的是自那之后自己已经快2年没有写文章了,倒不是因为没内容可写,而是一直觉得自己用一知半解的方法去写论文,总感觉底气不足,所以,我一直有个夙愿,就想把统计学至少学得半知半解以后再去碰论文。


其实,对于文科生来说学统计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去理解问题,所以,很多时候对一个抽象概念不理解时,不会理所当然地接受它,而会选择逃避。我本人亦是如此,总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如果你和我有一样的困惑,又想把统计学好,下面这门课你绝对不容错过。



这门课我是从头到尾认真撸过一遍,我不敢保证这是目前最好的统计教程。我只能保证是我目前学过的最好的适合文科生学习的统计学入门课程,课程订阅量已经突破 3500 人也足以说明这门课的吸引力。目前为止,系列课程已经更新完毕,包括统计理论讲解SPSS实操讲解两个部分,都非常精彩,现在购买还可以结合着一起看。

试听版请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44iejz2o&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课程主讲教师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连江教授

获取更多详情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