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中!

寇大庸 盐财经 2021-10-01





▍盐财经 

作者 | 寇大庸

编辑 | 闰然



前阵子的端午节,河南卫视凭藉古色古香的《端午奇妙游》节目受到网友们的热烈关注。


加上此前春晚、元宵节和清明节的一连串惊艳众人的演出,连续“出圈”的河南卫视,令大家将目光纷纷投向这个地处中原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


图|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节目之一《祈》


以至于有网友激动地说:“咱们河南终于扬眉吐气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因为文化上的精彩表现离不开背后的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而这条发展之路,河南确实走得充满艰辛。



▋▍

河南的农业底色


提到河南,不能不提的是农业。在河南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们来看看与农业相关的几组数据。


首先看人口。我们把目光投向建国初期,根据河南省地方志的资料显示,1950年,河南省全省的农业人口为4009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93.6%。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河南的农业人口仍占全省总人口的86.4%,彼时其城镇化率依然十分低下。


河南的人口总数在2010年突破一亿大关,其中农业人口6385万人,城镇化率为38.82%。


虽然城镇化率有了不小的发展,但与同期其他省份相比,则差距不小。彼时陕西的人口总数为3735万人,城镇化率已达45.7%。


其次看耕地。从大的历史周期来看,1949到1954年间,河南省的耕地以年均34公顷的速度增长,而在1954年后,耕地面积开始不断减少,至1997年降至谷底的6773.4千公顷,此后河南的耕地面积又呈上升趋势,至2018年达到了8158.9千公顷的峰值。


最后看粮食产量。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面积,产出了全国1/4的小麦产量,河南的粮食总产量常年在1100亿斤以上,占全国近1/10。


这些粮食除了满足本省人民需要外,还每年向外输出400多亿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


图|河南耕地分布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虽有如此大的体量,但河南的农业生产是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耕地零碎,人均耕地面积约1.2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代农业在河南的发展尚不充分。


但凭其总量优势,河南一直被定为成农业大省、国家粮食基地。在2020年全国粮食增产1000亿斤的目标中,河南就承担了200亿斤的指标。可以说,河南的农业在全国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小集聚与大集聚


扮演农业大省的角色给河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不少压力。


河南地处内陆,在以海洋贸易为主的现代国际贸易体系中具有天然的劣势。河南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工业化与城市化。


在中国产业升级尚未完成的历史区间内,作为本就发展不足的中部省份,依靠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发展工业,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便成为了河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说,河南省的发展一直比较均衡,不同城市拥有各不相同的特色产业,数百个产业集群分散在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濮阳、平顶山、南阳等地。


图源:《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作者王庆娟|河南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情况


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说,长期以来,河南省内的各市发展水平不高,也不均衡。2002年,全国的城镇化率为39.09%,但河南的城镇化率仅为25.8%,到了2014年,尽管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达到了45.2%,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9.57%的差距。



图源:《河南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作者:李恒等|全国及河南省城镇化情况


经过了几十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河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空前增长,但河南一直缺少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


为此,河南给出了药方:集聚。具体的说,是按照产业发展需要,打造资源集聚群,以发挥区位、规模优势。


而河南的集聚式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集聚到大集聚的规划发展过程。


2000年,河南省以高起点、大手笔打造郑东新区,开启了河南产业资源向郑州集聚的序幕。


2005年,“郑汴一体化”的构想完成,并开始步入建设轨道。同年,“郑洛工业走廊”开始建设。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郑汴一体化”发展。


2016年,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同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了以郑州为核心,以一小时通勤圈作为半径,涵盖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漯河、平顶山、许昌等八个城市的“中原城市群”设想。


2018年,郑州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同年开始建设“郑开科技走廊”。


2020年,《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打造郑州大都市圈,形成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使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


202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郑开同城化”概念,这可以被视作是郑汴一体化的升级版。


......


在这些大的规划之下,更是有数量繁多的试验区、示范区落地,其意图十分明显:以郑州为中心,集聚全省资源,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并使这一集聚效应逐渐扩散到周边城市,以带动河南省的整体发展。



▋▍

农业基础上,如何更上一层楼


出于对全国农业安全的考量,河南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严格的政策控制之下。


盐财经记者在翻阅河南省政策文件的过程中发现,提及工业化、城市化时,伴随出现的往往是“农业底线”、“粮食安全”相关的内容。


2010年7月2日,时任河南省领导在说过的一番话,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他说:“对河南这个农业大省的发展来讲,中央首先考虑的是粮食、农业问题。若搞中原城市群中央就很难有大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也是如此。只有建设中原经济区才可以很好地体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可以说,保持农业稳定与粮食安全,是河南的首要任务。


这样的发展之路不容易。不集聚,无法进一步发展经济;集聚,那么中心地区每多一寸建设用地,其他地区便少一寸发展的空间。



比如在2013年,由于耕地底线的要求,郑州为了航空港综合试验区的建设,不得不通过跨区合作,将保持基本农田的任务通过协议的形式交给了周口、南阳、信阳、商丘、驻马店五个城市,为试验区的建设腾出用地空间。


而这一切,又是因为河南的农业之于全国的重要意义。如何平衡土地与发展的矛盾,如何在农业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成为河南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数据显示,2020年河南省生产总值5499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


其中,河南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去年粮食总产量连续第四年超过1300亿斤,并首次跨越1350亿斤台阶、达1365.16亿斤,增长1.9%。


令人欣慰的是,从产品产量看,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发动机、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89.2%、73.3%、40.3%、32.7%。


2020年,郑州GDP突破12000亿元,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经济成就。今年六月,河南省领导在郑州调研时表示,“中原要出彩,郑州首先要出重彩;河南要崛起,郑州必须成高峰。” 


期待河南,期待郑州开启新一轮的崛起。



作者 |  寇大庸

编辑 | 闰然

排版 |  栗子



 END

『盐财经』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在看把盐撒给更多的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