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晓晏语文:跟演播名家诵读《春》(下)

2017-09-08 晓晏语文 名家讲名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

晏积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国内著名的影视剧配音演员、小说演播艺术家、朗诵艺术家,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专题片解说员,先后为电视连续剧《武则天》中的武则天、《康熙王朝》中的孝庄太后和惠妃、《少年天子》中的孝庄太后配音,还为《黑客帝国》《阿凡达》等多部电影配音,配音数量上万集,演播古典名著《红楼梦》。

许静,北京市文汇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北京市东城区学科带头人。从教二十多年来,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东城区人民教师、东城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区基本功大赛、评优课比赛一等奖;论文多次荣获国家级、市级一等奖。


作者简介


导语


 晏积瑄,主持节目时称“晓晏”,著名配音演员、小说演播艺术家,以下简称“晏”;许静,北京市优秀语文教师,以下简称“许”。在演播室,两位老师将开启一系列话题,探讨如何用优美的声音呈现语文世界,帮助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展现出自己的精彩语音世界。

片尾有演播示范,一起去看看吧!


1.

开启形象思维,激发想象


许:晏老师,朗读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好像不一样,我觉得《春》这篇文章里面,我想请您朗读一下这几个段落,一个就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这一段,它是一个整体的境界的;还有一个就是这个“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个很热闹;然后还有“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我觉得这个春雨很静谧,怎么来处理这个?

晏:因为许老师您是教语文的,所以您就特别注意这些语言的运用。那我的思维呢?我是形象的运用。比方说,你说小草,我的这个脑子里职业的习惯,我看就不是“草”这个字了,我看的这个“草”是我家门口那个草,还是河边那个小破河沟边那个野草,还是哪哪……,首先跳进脑海是形象。所以,为什么我们说朗读对于语文有帮助,是因为它更加带有一种形象思维,它的形象思维是活跃的。

许:把字面的东西以视频的东西倒进脑海里面了,是不是这样?

晏:就是形象,就是内心的视像,就是它一种就是内心的视像,同时内心的感触,都在你心里头建立起来。如果你心情好,你就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你看我说的是“园子里”,其实我的嘴相当于一个眼睛,相当于一个镜头,“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它是那种让你感觉,你看“草软绵绵的”,而不是字面的“草软绵绵的”,就是你没有体验感,对吧?“草软绵绵的”,一定你踏上去了,

许:听您这个,草真的是软绵绵的,而且触感都出来了。

晏:对。所以我是一般就是形成了习惯了,朗读的人都是这样,好像你的机体,你的眼睛所及之处,你的身体所碰之处,你要有感触,虽然是空的,所谓无实物表演,但是你要有这种想象。

许:也就是,把纸面上文字性的东西,全都立体鲜活为形象化,除了形象化之外,还有就是画面感,还有各种五观之感,都出来了,就像鲜活的世界一样。

晏:对,就像我演播小说,演播四大名著(《红楼梦》),都是这样的。我看到不是文字,我看到是通过文字,啪,自然而然内心就是一个画面。

许:应该说是一个5D的世界,不是一个平面的世界,3D、4D都不够了,5D的这么一个立体世界,而且还是有仿生效果的:草是有质感的;鸟要飞过的话,是有声音的,它的羽毛是软的,它的身体是有温度的,就让人如至其中。

晏:对,就是如至其中。因为我如到其中,你听得才真实。

许:那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要把文章要读好了,其实,看文字是第一步,然后把它在你头脑中的这种画面鲜活的展现出来是第二步,再用声音传达出来。

晏:对。我的意思就是说,朗读在语文学里面是刺激你的想象,这是它的价值所在。你说我朗读的好不好,你连想象都没有建立,你不会朗读好的。这需要一种能力和职业的习惯。

许:也就是说,我们要唤醒学生的这种想象。


2.

唤醒自我,融入情景和心情


晏:对,首先你得自己有,所以老师就更累了。刚刚我说教语文的老师很累,像许老师这样,每天要唤醒自己,但是变成一种职业的,就像你教语文,会觉得你很享受,这样一位老师,你上一堂课,就是演了一场戏而已。

许:我每天都有一个很美好的唤醒,多好啊!而且,还能用自己的唤醒来唤醒学生。

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说草就想草,我说想风就想风,雨就想雨,这个也不行。刚才我说了,体验,这就要有讲究了:是在什么时候想风,什么时候想雨,什么时候看草,跟你的心情有关系。

许:那咱们再来看看雨吧。

晏:道理都是一样的。你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其实这些写风景的,大家写这些东西,我一般看的都是镜头和心情——镜头和心情这两者结合就形成了一篇文章,它不是刻意的。

许: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景语就是您说的镜头,情语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情。

晏:就是两者结合,是它文章的流露,而不是刻意写。我们念也是,不能见字生情:哎呀,这个人伟大,伟大这样就伟大,其实不一定;写小草,小草很软……,不是,你必须要有体会。你的语言的“软”,你可能每一次体会的不同,“软”字出来就不一样。不是说我这应该是重音,小草。我看有的人的课本,小草,叭叭叭,软软的,几个形容词;递进的,嗒嗒嗒,几个三角;哐哐哐,几个阶梯,不是的:体会不同,可能这就不是递进的。对不对?

咱们就说最后这一句。朱自清的作品离我们这个时代比较远了,因此他的形容就不像我们这个手机里面的这些冒着泡的语言,他把“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的形容也跟我们不一样,对吧?所以说,你就是体会他的心情,我觉得的难。我觉得教语文,时代不同,教法也应该不同,对吧?朗读也应该不同,但是,你又不离开他的这种感受;同时又能够进入到自己的感觉:“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你看我到这,我就想起了,如果我要按朱自清的时代,这个娃娃的给我的感觉就是穿着大花棉裤,那种襁褓,那种感觉。

许:一个大肚兜,胖娃娃。

晏:现在就不是了,现在一说娃娃,就是叼着小奶嘴,好家伙。

许:他们特质是一样的,都是新生的。

晏:活泼,对。我认为刺激想象是语文教学里面非常重要的,刺激想象。我们经常看到现在很多小孩念东西,特平,太平了!我说你老师是不是就是平的啊?老师就是这样念的:“春天来了”,再加一起,全一块,那么白!其实,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集体朗诵。我认为艺术更注重个性。

许:对,个读更有魅力。


3.

朗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素养


晏:所以,我们的老师当我小时候老让我领诵,老让我念,我就在这方面比人家发达,老师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我的感受调发出来了。他认为你念的好,你就老念吧,但是别的人就老没有机会,那么,我体会到哪,他们就得到哪了。所以,特可惜。我为什么说今天的朗诵要变得老师应该刺激每一个学生的想象,我觉得跟老师也提出要求了。因为我也接触一些喜欢朗诵的人,包括喜欢配音、表演的人,我认为,是老师在教的朗读这方面,教的根本就是苍白的。

许:所以朗诵是一个很重要的的技能,或者说是语文老师非常重要的一个素养。

晏:太重要了!

许:所以也就希望您在咱们这个后面的节目当中,对我们这个语文老师的朗读有更多的这种指导和示范、引领。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受到这个美好的朗读这种感染,而喜欢上朗读,由诵读又喜欢上语文,说不一定也会像您一样走上播音的道路。

晏:将来是不是会成为一个播音这些都不重要。其实我原来特想成为一个外科医生,没有想成为一个播音员,一个配音演员,一个演员。我原来最早是一个话剧演员,我没往这想。但是实际上,你的未来也是和朱自清一样,它是充满了不定的因素,你要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有可能你的这方面就是一个语文老师刺激我的语言表达。所以语文老师太重要了!语文老师都讲同样的课文,好与不好,区别在哪?

许:区别可能就在于,这个老师讲的或者说读的真是入心,入孩子的心了。


4.

语文课文是最好的朗读作品


晏:为什么有的时候 ,同学们想参加什么朗诵表演,给我拿一篇文章作品,很少有人拿课文,他不去拿课文。

许:其实课文都是很经典啊,

晏:这么经典为什么不拿来呢?他认为这个就是课文。这就是让我们学标点符号的、学停顿的、学起承转合的。他不认为它是一个作品。可见我们在讲的时候 ,可能对他的感染不够。其实它是多么严谨的、美好的一个作品。成为教材,你想得多好!他都不拿,都到网上瞎找,找这个,找那个。

许: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唾手可得的,可能反而不重视了;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可能没有带学生把它这个文字本身的东西,真正感染他,让他鲜活起来。其实朗读就是让其鲜活的第一步,就好像您刚刚的朗读打动了我似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说到刚刚那个话题,真的朗读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及其必备的素养,尤其现在来说,语和文,我们原来重文,就像您说的,在讲解,而现在“语”——朗读和口语交际——都提到非常重要的日程上来了,因为现在语文讲究语用,考试也朝语用方面,朗读其实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语用。

晏:把文字变成有声的时候,这个立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直是把它变成有声音了,有音频了就叫立起来了,其实不是。在朗读里面,它立起来是一个画面,它是一个画像,同时还是一种情境,甚至还是以你的心情,而不是朱自清的心情。

许:有画面,有情境,有心情,其实这就是一个小聚了很有感染力的这种状况了。

晏:如果我现在是一个初一的学生,我要学这个《春》:朱自清,太老了!这离我们太远了!他会这样感觉。从这个唐诗宋词开始对于春的描写,多人描写过春,杜甫、李白,全都写过这个春。那么,不同的春,为什么在每个人不同的阶段,每个人的手下都是不同的。那么,如果让你念出来,你会是什么?我认为也是不同的,50个学生会有50个春。

许:1000个读者就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

晏:但这个在什么时候体现?只有在朗读的时候体现,但是我们的朗读哪有机会啊?

许:我们多给他们创造机会。


5.

《春》离我们远吗?


晏:对!我觉得如果老师念一遍,老师先范读一下,学生特别容易跟着老师走。其实,语文老师是一个语言艺术家,应该是这样。

许:我们努力向那里迈进。应该说语言艺术家的话,晏老您才是语言艺术家,声音艺术的大师。今天是一个开始嘛,您给大家,寄语一下,把这个“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直到“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我觉得给我们孩子们也好,老师们也好,给予一种很大的希望,用声音能够来给大家很大的感染力。

晏:我要念这个《春》,我是以一个学生的视角,还是以许老师的视角,还是以朱自清,还是我晓晏的视角?拿一个作品,一定考虑是谁的心情?像老师一样,比如说晓晏你用你的心情,我用我的心情了;但是为什么我的心情能鼓舞大家,学生的心情不能吗?可以!每个人拿到作品,要有一个情绪的定位。这就是受过训练的小孩,他不会马上拿马上就念,他这就是一种能力:他要先设定,我到底是什么情境下,我再张这个嘴。比如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其实这个新,不光是真看到娃娃了,还有这个事物,还有我穿越这个春天,所看到的我的对于一个事情的开始的一种启盼,它就变成了带有祈盼了。许老师一定要体验多一点,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体验的层次要多,你对他的感染力就越强。因为每个人,别看小孩现在他的思维比咱们,也不少,他有他世界的思维;同时,像这种的每个人的启盼和层次不同,可能这个作品就不觉得遥远了。

许:其实春天对于我来说也是新的,也是充满希望的,美丽的。

晏:所以,为什么说有的东西称为永恒,是因为它能够穿越时空,它的感觉,如果你来到什么世界,什么朝代,这种感觉都能够引起共鸣,这个东西就是永恒,这东西才是艺术。

许:他们能打破时空的束缚,直击人性最根本的东西。

晏:从这个角度来讲,《春》,老吗?这个作品,不老!

许:永远年轻。

晏:但你说它文字,我也看一些朱自清的、徐志摩作品,他的表述,他的比喻,冰心的东西,你就会感觉,用词怎么那么老啊?有的时候,在白话文之间在跨越的时候。 

许:文言向白话转换。

晏:好像那个词怎么那么别扭啊。但是,找感觉。因为那时代的文字就是这样子,咱们要尊重那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尊重历史。同时还要感觉,只要属于你,永远不陈旧。所以,你什么时候让我念,今天让我念“盼望着,盼望着”,明天我再念就是另外一种了。我认为这就是朗读魅力所在。对于文字的理解,其实不是死的。如果你教《春》是这样的,他教《春》也是这样的,我觉得想通过朗读来引起我们感受不同的春天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什么样的,可能这就没有时代感了。就是,此时此刻都是有用的。语文不能让人感觉有一搭无一搭的。

许:就好像您刚刚说的,就是呈现了不同的春天的感觉,对吧?那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来朗读《春天》,大家来朗读春天也好,就呈现了朱熹的对春天的那句诗了“万紫千红总是春”。


6.

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朗读


晏:开始体验,然后再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把课文念出来,一定不能这样。那你要是那样,我和你探讨这个没什么意义了。朗读是要学会一种文章里面带着一种情绪的体验、情境、态度。其实你说写春,从写风到写草,到写果树,然后到写雨,其实写了这么多东西,都是围绕着心情,同时围绕着你眼前的景象。

许:对,都是体现春的这种生机,美好,它会让人产生无限的向往,而让你去追寻。所以说,这个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就给人无限的憧憬嘛。今天就以晓晏老师对于春天的一种赞美,还有一种期望,展现这美好的景象,来寄语大家,好吧?

晏:这样吧,您从一个老师的角度,你先给我范读一下。

许:我哪敢给您范读啊?

晏:每个人的体验都是有价值的。

许:好,大家就先欣赏我的。我的砖先出,晏老师的玉后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晏:好,非常好。我觉得您有一个特别突出一个优点,就是您朗诵这段的时候,您有对象感,您的学生就在您面前听着呢。但是我可能要念起来,就没有这个对象感了。我就完全是我的感触啊。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许:太好了!(掌声)您刚刚评价我,是我眼前有学生,对吧?您的眼前是有整个的春天和整个的大家。哎呀,我真的是感染到了,我听的时候我觉得,我就站在春天里。

晏:您的那效果也很好,但是您是面对学生,如果要是能够更多的把它带到一种境遇,就更好了。每个同学都有这种带入的能力,课文的朗诵,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这种想象的能力,激发这种能力。每个学生如果说他有一个激发、能够想象,表达不好都没有关系,起码他有一个想象在那了。我刚才说的是表达。其实有的人可能不能够想象,但是他的表达不行,这也需要锻炼。

许:咱们慢慢来,这个咱们今天也是朗读品语文,请晏老师来给我们谈的一个开端,可以说是让我们也站在了朗读品语文的春天的部分,来看到姹紫嫣红的状况,至于到底怎么样朗读才能够更美好,我们下期再说,敬请期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1324dex77d&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更多精彩内容

晓晏语文:跟演播名家诵读《春》(上)


下期提示:

前两期晓晏老师和许老师以《春》为例,探讨了语言表演艺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那么对于《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如何体验?从哪些地方体验?体验的前提是什么?请关注“晓晏语文——跟演播名家诵读《秋天的怀念》(上)”。


“晓晏语文”是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晏积瑄(晓晏老师)与北京市优秀教师许静老师关于语言表演艺术与品读语文的一系列话题讨论。

您对本节目有何意见和建议?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名家讲名著

微信号:mingjiamingzhu

长沙潇岳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