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鹏颖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历史意义

田鹏颖 思想田野 2022-04-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历史意义


田 鹏 颖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04期

内容提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不仅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创造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世界奇迹,使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中国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体系深刻蕴含着人类的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性地提供了世界治理的中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刻回答了21世纪“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时代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一百年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就,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而且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人们心潮澎湃、感慨系之。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得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且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有启迪人类、昭示时代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当我们按照马克思的思维逻辑,从实践与主体方面观察和理解之时,不难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绘就的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谱写的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物质存在条件”的“成熟”是更高社会形态出现的历史前提。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现代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演进,是一种进步的、向上的趋势。19世纪,一些欧洲国家抓住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开启了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他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上,追溯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变迁,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本质规律和一般趋势,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阶段性和暂时性。马克思虽然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历史作用,但在理论上宣判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诚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资本主义率先通过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比以往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革命性飞跃,进而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变迁。正如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我们应当承认,在人类社会形态的更迭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变革是空前的、广泛的。在这里,“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资本主义既在横向空间轴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又在纵向时间轴上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即实现人类社会从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但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在历史上曾经为创造“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世界范围内的交往条件发挥过作用,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矛盾和灾难。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波折”,人类必然去发现、探索、创造现代文明新动力、新模式、新道路、新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在开拓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中,领导全国人民既认真总结汲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又把人们的思想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直面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问题;既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确保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从“初步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蹄疾步稳、矢志不渝地接续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如何建设小康社会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障覆盖近10亿人,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从而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神话,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世界奇迹

回望历史,自“人猿相揖别”以来,人类就一直面临着贫困、瘟疫、战争三大问题的困扰。资本逻辑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使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问题严重。“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全球仍然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全球发展严重失衡,已经难以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已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成为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平均每年有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有了保障。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曾经被病魔困扰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近1亿农村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历史性成就和根本性变革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实属罕见。中国为促进人类福祉的整体性提升、历史性跃迁作出了重大贡献。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从根本上为“中国理论”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伟大实践之源,而且也为联合国构建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政策框架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思想借鉴;不仅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或消灭绝对贫困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中国经验”,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国日益发挥“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重要作用的时代底气。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同时也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一种崭新的制度文明,更是人类发展史上构建政党制度、国家制度、社会制度乃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新成就。

  早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国家制度建设提出过明确要求。

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所有这些规定和目标,既是不同时期我们党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程的重要历史记录,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伟大实践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世界上唯一一个GDP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等客观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意义


1.“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展现天下情怀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制高点上,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实践了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做到“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的政治要求。不仅如此,习近平还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他强调:“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将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的精彩演绎,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情怀、人民情怀、天下情怀。

2.“新发展理念”蕴含人类共同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现实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及时作出了调整,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理论创新。正如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显然,新发展理念并不是一般的、简单的“理念”或“提法”,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注意从根本宗旨上把握新发展理念,确立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正确发展观和现代化观,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必须指出的是,新发展理念不仅是中国的发展理念,而且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解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显然,新发展理念发出了时代强音、引发了世界共鸣、奏响了人类和弦。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世界治理方案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进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特别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大家庭”的正确主张及其现实转化,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不仅成就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为“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习近平指出:“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应该志存高远、敢于担当,着眼本国和世界,着眼全局和长远,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坚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合力编织出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的斑斓绚丽的时代图画。这些重要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幕“历史活剧”,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战略和战术的统一、中国和世界的统一。

1.回答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如果以1516年英国政治家托马斯·莫尔创作的《乌托邦》为标志,那么世界社会主义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风雨历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纪元,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亚洲有11个国家阔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阵营。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西方国家诸多势力则开始借机鼓噪“共产主义溃败论”“社会主义破产论”。面对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历史挫折,中国共产党敢为砥柱立中流,顶住巨大压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

纵观50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索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更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有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表率。

21世纪的今天,虽然“东升西降”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改变“西强东弱”的格局,但总体趋势是“东升西降”。特别是这次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世界各国的领导力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高下立判,使“东升西降”大趋势加速演进。时和势都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我们既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又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胜利。

2.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而且以其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进一步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

跨越重重山峦,开拓全新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必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实现由“量”到“质”、由“大”到“强”的一次历史大跨越。14亿中国人民并肩携手、齐步迈向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分配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物的全面丰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给人类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面对蔓延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中国所展现出的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方法,折射了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和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尖锐对立,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鲜明的时代对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战略性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建设之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从战略上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

3.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显然,邓小平是在中国建设和实现现代化的意义上使用“小康社会”的。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运用“小康”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词语来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21世纪的今天,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标志着我国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建设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带领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从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考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现代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其基本建设理论、发展理念、建成方式、实现路径等必然具有世界意义,特别是对破解“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具有重要方法论启示。众所周知,当前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入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恐怖主义、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严峻问题层出不穷。

虽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依旧领先,对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控制依然强势,但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下,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弊端丛生,矛盾不断,乱象纷呈。“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故事正在影响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世界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进全球治理新变革;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新进步;坚持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树立国际关系新典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世界生态文明新建设等,这些无疑是解决“世界向何处去”问题的正确选择。

21世纪的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怀着对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史敬畏,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里的预言,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畅想,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的呼唤,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逐渐化为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使得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历史意义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是迷雾重重中的光明灯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洪荒伟力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正在复兴的伟大中华文明和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3]谢伏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4]姜辉:《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红旗文稿》2021年第1期。

[5]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

[6]张维为:《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责任编辑:陈铁迪

推送制作:卞有为

图片编辑:赵佳丽、陈祎玮

文字编辑:冯钰鹿、底旭东

审核:孙鹏伟、底旭东



#往期推荐#

#  田鹏颖 |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  东大人的故事——田鹏颖老师

田鹏颖 | “两个没有辜负”的时代启示

#  田鹏颖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脱贫攻坚的辩证统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