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C | 你的城市对年长者友善吗?以台中市为例,从空间看城市高龄友善度
前言:台湾已进入高龄社会,政府长照2.0政策准备将医疗及社会福利资源整合,将各级照护据点、社区中心相互结合,让各据点间能相互支援并落实“在地安老 (Aging in Place) ”的理念。本文以地理空间的角度检视现有服务设施的分布现况,并设想可能提升城市高龄友善度的方式。
▲台中市南屯里。董其乐摄
0. 高龄议题之于城市
随着医疗进步、少子化,高龄化社会已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台湾整体也在近年迈入高龄化社会。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高龄与少子化会造成人口成长数量的停滞,使得过去建立在“人口正成长”下的发展逻辑,产生改变。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二项:
第一,城市发展从“开发导向”的腹地与基础设施扩张,转向“更新导向”的既有空间活化;
第二,现有的城市机能,将因人口结构改变而需有所调整甚至转移。
究竟城市资源应当如何布署才能有效发挥,并且能适应人口改变下的新兴需求?而基于就近提供照护的原则,我们如何才能落实“在地安老 (Aging in Place) ”的人本理念呢?以下我们以台中市为例做讨论。
1. 高龄人口集中在市中心
▲台中市区分年龄层人口分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龄年长者都居住在哪里?”
上图中,颜色越深的区块,代表人数越多。可看出,幼童人口(0~14 岁)与青壮年人口(15~64岁)明显分布在市区外围。而台中市高龄人口(65岁以上)则均匀散布在市中心区。
高龄人口大多居住在市中心这个情形,与许多城市类似,也就是说发展历史较久的市中心区,通常会有较高龄的人口结构。
2. 高龄养护机后分布不均
依据台湾2010 年的户口普查资料, 65 岁以上人口失能比率约为12.7%,也就是65岁以上人口,超过一成为失能者,无法独立自主生活。养护机构作为高龄失能者的长照据点,因此,检讨养护机构便是检视城市高龄友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养护机构。广恩老人养护中心提供
目前养护机构数量不足与医疗照护人力短缺,已经是社会明显感受到的问题。除了“量”的不足,其实“分配”也有不均匀的状况。
另外,养护机构的服务对象,不见得是附近居民,这与政府的长照政策“在地安老”的目标上还有段距离。
台中市的情形是如何呢?以下我们利用空间区位来检视台中市中心的养护机构分布情形。
上图的底图是台中市高龄人口的分布,颜色越深的区块,代表人数越多;而养护机构则以红色三角形表示。可看出现况机构的分布不均,如西区南侧、北屯区、西屯区等,缺乏邻近养护机构。
接着,我们画出每间养护机构方圆一公里的涵盖范围,计算养护机构“就近服务”的高龄人口数量。三角形越大,代表样护机构周边的高龄人口数量越多,如下图。从中能看出,不同养护机构能“就近服务”的高龄人口数量差异很大。
▲台中市区养护机构就近服务失能人口数
上面虽然估算出照护机构可能涵盖的高龄人口数量,但是,每个照护机构,实际上能负担的人数有限。
3. 养护机构的供给远不及需求
前一段提到,台湾 65 岁以上高龄人口失能比率是 12.7%。我们利用这个比例,推算照护机构的床位,并与周围失能人口做比较。
结果如下图,从中可看出大部份机构床位数,都远低于附近的失能人口数,也就代表能够就近照护的供给量,远远不及需求量。而少部分床位多于失能人口的机构,应更积极承担更大区域的照护功能。
▲台中市区养护机构周边失能人口数与床位数
另外,从上图的数字来看,平均每间机构服务范围内的失能者,约有 390 人,然而,平均床位却仅有 62 个,平均约有 328 人的落差。这样的落差,则都必须仰赖居家照护,因此可见居家照护仍占大比例。这部分或许需要靠提高居家照护的可负担性与配套措施,或增设机构与床位才能有效解决。
4. 养护机构与医疗资源的连结
▲台中市区养护机构与医院连结性
养护机构能提供高龄者一般性的医疗照护,但紧急或进阶的医疗设施仍需仰赖医院支持。
虽然大多数的养护机构已有相关配合的医院,但就区位上而言,理想情形应是将有需要的病患送至最近的医院。
为此,我们将养护机构距离最近的大型医院标示出来,进一步以 Google Map API 计算每个机构到最近医院的最快路径,以此检讨交通输送的效益,结果如下图。
▲台中市区养护机构到医院最短路径与时间
整体而言,以平日下午非段尖峰时为例,市区的养护机构与最近的大型医院联系都可压缩在 10 分钟车程内,所以医疗资源的连结性尚可。
5. 健康高龄者的现有活动场域受限
针对高龄者中另外87.3%的健康与亚健康人口,更重要的可能是日常生活的去处。
除了家庭之外,年长者也需要社交活动、休闲运动、甚至学习进修。各邻里的社区活动中心,就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长者的体操与学习活动。董其乐摄于东海里
社区活动中心的设置,应力求步行可达或公共交通便捷的地点。下图是各社区活动中心的位置与公车路线叠图。图中社区中心的图标越大,表示在250m服务半径内覆盖的高龄人口越多;公车路线则是越多线路重叠,颜色越深。
▲台中市区社区活动中心分布与公车路线密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
1.现有社区活动中心也有分布不均的现象,其中西区特别明显缺乏活动中心;
2.若要弥补西区社区中心不足的问题,除增设社区中心之外,也可以透过加强南北向的公车班次,让有需要的居民更容易前往附近的社区中心。
3.政府或地方资源可优先投注在服务人口较多的活动中心,以便获得较大的边际效益。
然而除了增设活动中心之、改善公共交通可达性外,还有什么解决方式呢?
6. 高龄友善场所的拓展
高龄者的活动,不只局限在社区活动中心。
因应少子化现象,台湾各地已着手鼓励校园空间释放与再利用[3],这些校园空间可以结合如长青学苑、社区教室、共餐空间等功能,进一步满足高龄设施不足的问题。
▲社区教室与老龄共餐。广恩老人养护中心 提供
此外,社区型公园,甚至街头巷尾的庙埕空间,都可以更加强高龄友善的硬体服务配套,成为社区高龄据点,让高龄者在城市中有更多选择,也更全面的兼顾到不同的人群需求。
▲庙宇是社区高龄者的生活与信仰空间。董其乐摄
▲台中市区高龄生活网络示意
上图是将学校、公园、庙宇也纳入高龄生活据点的示意。可看出,将高龄友善所拓展至更多空间时,覆盖性明显提升且较为均衡。
图中的线段代表两点之间距离小于500米,代表容易到达,有机会做功能上的互补,形成在地社区的高龄友善网络。
▲拓展后的台中市区高龄生活网络
小结:以城市体系的角度思考高龄友善对策
台湾的“长期照护2.0”政策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即是建立“社区整体照顾模式,布建绵密照顾网”,并对设施站点进行分级。不同的站点有不同的职能与角色,相互辅助,以完善社区整体照顾模式。
然而,若缺乏通盘的检讨依据,是否容易出现大者恒大、资源分配落差加剧的隐忧?
而要能实现空间上“在地安老”的关键,在于地方型设施落点与品质是否符合周边高龄人口的需求。当社福资源有限,如何科学且全面的评估各个社区中心的负担能力或潜在效益,就变得格外重要。
最后,除了就医与养护需求,一座高龄友善的城市更应加强生活面向,让健康的高龄人口也能在生活服务、社交活动、终生学习、社会回馈等方面得到满足。
我们希望以上的观点,能提供给关切高龄议题的机构与单位一些新的思考角度,让高龄友善的作为真正融入都市系统,也融入居民生活。
备注:本文以“亚洲跨国黑客松”参赛队伍KOH 作品与“台中数位文化地景”IVC-InVisibleCities社群参展作品为基础,衍生汇整而成。
资料来源:
[1]台湾内政部统计月报
[2]台湾卫福部<长照十年计划2.0>
[3]台湾教育部国民中小学整并后校园活化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