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院要览 (十八)| 生生日新 和谐发展:生命科学学院

广大招生 2020-09-07


你是否为生命的奇妙所感叹?

你是否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

你是否关注未来人类的发展?

这一期

小招要介绍的是

生命科学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学院介绍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其前身为由广州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与广州教育学院生物学系于2000年合并成的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学系和生物工程系。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制药2个本科专业;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生物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生物)教育硕士以及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点方向。目前,有在校生(含研究生)700余人。


专业介绍

生物科学专业


(包括生物教育师范和非师范二个方向)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本专业分师范和非师范二个方向招生。师范方向是广州大学传统特色,在超过60年的办学历史中,培养了近2000名中学生物教师,不少已成为教学骨干和相关领域知名学者。本方向重点为珠三角培养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及小学科学教师,同时培养生物类技术和管理人才。非师范方向主要培养现代生物检测技术人才,为食品安全、检验检疫以及医学检验等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

3.主干专业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生物教育学、教育学基础。

4.专业特色、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具有良好师范底蕴、培养面向珠三角地区教育的中小学教学人员;聚焦食品安全和检验检疫领域,培养具有扎实实验基础的现代生物检测技术人才。

5.职业发展方向:中学生物教师、生物、农业、林业等相关专业的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相关企业技术管理和营销人员、有关生物科学企业、政府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

生物制药专业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广药学和生物学知识,较强的生物学和药学科学研究及应用能力,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主干专业课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化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生物技术、化工原理、生物制药设备、工程制图、发酵工艺原理、药剂学、生物药物分析、药物设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剂学实验、生物制药上游技术实验、生物制药中游技术实验、生物制药下游技术实验。

4.专业特色、在省内外的影响力:本专业继承广州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一贯坚持的上中下游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一体化工程学科思维、一体化工程技术素养和一体化创新工程实验能力。广东省和广州市正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经过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由于具的扎实而系统的生物制药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5.职业发展方向:生物制药、保健食品、中药制药领域研发、生产分析检验及推广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经过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也胜任以上行业的管理工作。学生毕业后也可以继续攻读生物制药、食品工程、中药制药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定位。

师资力量

一、概况

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博士59名。在65名专任教师中有正高22人、副高25人,博士后合作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6人;有国外留学经历者30人。在13名实验技术人员中,3人具高级职称。学院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人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0人,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级学会理事3人,省级学会副理事长2人、理事10余人次,《J Genet Genomics》等刊物编委10余人次,广州大学教学名师2人,省市优秀教师8人。


二、名师介绍

向上滑动阅览

田长恩 博士,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广州大学教学名师,广州市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曾被聘为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学术委员、博士生导师,曾被评“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现任《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及《植物研究》编委,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普通高校生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国家基金5项;在《Plant Journal》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近2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6项;主编科学出版社教材1部。

孔凡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博士。06-08 年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08 -10 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特别研究员,2010-2017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是大豆分子遗传学和分子育种。主要从事控制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发掘和调控网络和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研究。系统研究了大豆开花基因FT的功能,阐明了FT家族基因的等位变异对大豆适应性及大豆产量的贡献;克隆了控制大豆适应性和产量性状的重要基因J,阐明了光周期调控大豆开花的分子机制,证明了J基因的等位变异是大豆适应低纬度地区和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机制。在Nature Genetic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四十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百人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

刘宝辉 博士,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大豆分子育种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且终期评估优秀,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十三五”《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技攻关规划》专家组成员、国家基金生命学部会评专家,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植物基因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J Genet Genomics》等刊物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等项目10余项。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选育大豆新品种2个,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主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物育种学各论》第24章。

吴毅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大学教学名师,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兽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兽类学报》、《四川动物》等编委。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2007),京都大学客座教授(2008.10-2009.3)。主要从事蝙蝠分类与系统演化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及部省市级项目20余项,在《INT J BIOL SCI》等发表论文80余篇(含SCI论文 20余篇,3蝙蝠新种)。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第2),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12),广州大学首届教学名师(2006)。指导本科生获“挑战杯”国赛三等奖1项(2015),省赛特等奖1项(2015)、一等奖2项(2013)。连续三年获中央十台《走进科学》等栏目报道。

郭培国 博士、教授、副院长,广州大学作物抗逆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负责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方向带头人,SCI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编委。曾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植物和土壤科学系研究专家、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生物技术学家。近10年来,承担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等项目近20项;SCI/EI收录论文20多篇,其中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为植物与动物领域前1%的ESI高被引论文(他引200多次);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胡位荣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市优秀教师。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理事,广东省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及广东省生物科学普及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主编专业科技书1本。参与的有关荔枝、龙眼、沙田柚的3项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排名5);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荔枝冰温贮藏(NY/TNY/T 1401-2007)(排名5);多次获教学质量优秀奖,主持、参与省、市、校级教改课题20多项,发表教改论文30多篇,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指导本科生获 “挑战杯”省赛二、三等奖各1项,省生化技能大赛三等奖、优胜奖各1项。

柯德森 博士,研究员,硕士导师,副院长,广州市优秀教师。曾两次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3,2000和1996),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排名第3,1996),获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排名第3,1996)。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项目5项,现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论文8篇)。

舒琥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 “千百十工程”校级重点培养对象,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物技术系主任、生理学硕士点方向带头人;广东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和动物学会理事,广东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及企业特派员。主要从事经济鱼类繁育及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在《CBP》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先后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广东省“南粤优秀班主任”称号,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广东省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合编教材5部。

缪绅裕 博士,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所长,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广东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曾3次赴柬埔寨热带季雨林考察;在《Chemistry and Ec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

王小兰 教授 ,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广东省高校 “千百十工程”校级重点培养对象,广东省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重要农作物(水稻、柑橘)与其重要害虫(褐飞虱、木虱)互作的机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青年基金项目(IFS)、广州市羊城学者“青年骨干项目”等多个项目,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science、JPP、Archies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Genetic resoures and crop evolution、昆虫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获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公派赴比利时攻读博士。

唐珂 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生物学学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专业理学博士;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细胞系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2012年6月至2017年5月,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2017年9月,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教授,主要利用基因组编辑和胚胎干细胞技术,构建基因组编辑突变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研究致病基因参与调控神经干细胞分化、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症等的分子细胞机制。迄今已在Development、Nature  Communication、eLife、J Neurosci、J Biol Chem和Endocrine Rev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

张元伟  博士,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助教授,耶鲁大学药理学博士后及研究员,广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耶鲁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膜转运蛋白的生物化学以及神经药理学,特别是神经递质转运体的转运机理,转运蛋白的构象变化,神经递质转运体功能的生理调节,生物胺转运体与精神性疾病,如抑郁症,强迫性障碍,自闭症和药物成瘾之间的关联,以及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开发与分子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志,生物化学,神经学,神经药理学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著书一部,论文被引用超1,200次,受邀国际演讲十余次。《CHIN  J PHYSIOL》等刊物编委。 主持或承担包括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基金,日本科学促进会,住友财团科学研究基金,美国NIH 研究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7 项。

邢珂 博士,教授, 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肿瘤基因组学研究。作为通讯作者或主要作者先后在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临床病毒学》;BMC genomics审稿人;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共6项。

罗富均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神经科学中心博士毕业。2010-2013年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NIH)从事博士后培训。2013年11月-2017年10月在霍华德修斯研究所/斯坦福大学Thomas Sudhof(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实验室历任助理研究员、特别研究员及研究员。2017年11月起任广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从事脑科学研究,主要致力于在突触和环路上探索大脑神经元是如何计算以及传递神经信息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实验室主要利用交叉学科的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分子、遗传、免疫组化、电生理、光学成像、电子显微镜及3-D蒙特卡罗模拟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euron、PNAS、EMBO、Cell Reports及J. Neurosci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孔波 博士,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教授,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学术带头人。2012年起任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大学药学院助理研究教授;2017年9月起任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从事与类法尼醇X受体(FXR)相关的研究,包括其参与机体的胆汁酸稳态和脂质代谢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肝脏肿瘤发生发展、肝再生的机制机理。目前课题主要研究FXR在肥胖病(obesity),糖尿病(diabetes),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和酒精性脂肪肝炎(ASH)等慢性疾病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机制,以及与这些疾病治疗密切相关的药理机理研究。目前已在国际知名SCI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肝肠学研究领域的顶尖杂志上(Hepatology,Gastroenterology),并且多篇论文单篇引用次数已超过百次。研究成果论文摘要多次在享有盛誉与权威的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上作口头报告。

董志诚 博士,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Nina Fedoroff实验和布朗大学Judith Bender实验室博士后。2012-2017,历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华南植物园分子分析与遗传改良中心副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华南农业植物分子分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植物基因表达遗传调控及豆科植物发育的研究。包括在体外重组植物microRNA的加工过程,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与小RNA互作关系,植物新生链RNA合成调控,和豆科花模式建成等。论文发表于Proc Natl Acad Sci USA, PLoS Genetics, Nuleic Acid Research, Molecular Plant, Plant Physiology, EMBO J等国际权威期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子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和广东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子课题等。

杨莉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医学院博士后;2004年任美国贝勒医学院助理研究员;2010年任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心理学院教授;2017年应聘广州大学百人计划,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从事神经退变性疾病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及早期生物标记物、beta淀粉样蛋白前体(APP)的突触功能、情绪及社会行为的神经环路等研究。研究手段包括全细胞膜片钳、长时程增强(LTP)、在体细胞内/细胞外记录、神经振荡电位、行为动物多通道记录等电生理技术;光遗传;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及多种行为测试等。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创新、广州市科技计划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示范课程等。在包括Neuron、PNAS、eLife、Cerebral Cortex、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国际著名刊物在内的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陈鲲,男、博士、NUS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 Keele University senior lectureship(UK)、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 visiting professor,生物工程系主任、国际教育办主任、基因干扰与应用研究所副     所长(主持工作)、广东省第三批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重点培养对象、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际暨港澳台联合创新平台:广州大学-keele大学基因干扰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2004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2008年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医学院药理学系 博士后;研究兴趣:生物活性分子对心脑血管(干细胞)保护、免疫调节及肿瘤药理学(开始),在 Eur J Med Chem、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Molecular Pharmac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参编教材《生物工程上游技术》;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广州市科研项目。主讲《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学》等。指导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新训练项目获优秀奖,获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 一、二、三等奖。



就业深造情况

1. 各专业就业率

2. 本科生就业情况

(1)就业分布情况

(2)部分知名就业单位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州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毕业生深造院校(可多个院校,不限硕士、博士)

(1)香港理工大学;

(2)中山大学;

(3)清华大学;

(4)厦门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

(6)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获奖情况

学院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院学生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专业学习、考研深造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5年来,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作大赛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获“华文杯”全国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特等、一等奖各8项、5项,教学设计特等奖5项;学生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国内外交流项目

学院与包括英国基尔大学在内的海外大学开展了“3+1+1”、“2+2”以及“2+2+1”的合作培养、“本-硕”连读等多种办学模式。优秀学生可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学位机会。生工151班吴健鹏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赞助攻读英国基尔大学“3+1+1”项目。


优秀校友

王英

广州师院生物系1989届毕业生,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主要从事热带亚热植物繁殖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姜科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发现了植物界的一种全新主动自交机制——“花粉滑动自花传粉粉” (Nature,2004,431: 39-40),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黄强

1967年生,广东肇庆人,1990届生物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广州胜大营销顾问机构联合创始人和UP迈上品牌策划公司高级合伙人。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服务的客户以农资农业和保健食品为主,如杨氏果业(上市公司,水果行业种植、加工、销售的领导品牌)、嘉博文生物科技(国家环保和土壤改良项目,餐厨垃圾转化为有机肥)、丰康生物(生物肥料)、宁夏九月兰山葡萄酒(农产品营销)、湖南三十九铺茶叶(上市公司,茶叶产供销)、农语互联网科技(与腾讯合作的大农业项目)、生机田园(农场托管、有机蔬菜种植与管理)、乾龙圈生态农业(生态肥料)、德盛肥料(水溶肥)、真格生物科技(生物农药)、易马达科技(电动车、共享电池)、学良科技(自动售笔机)、德国罗福斯(办公文具)等等。

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具有超过二十五年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任职经历,涉足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办公文具、农资农业等,是中国文具行业和中国农资行业的知名高级经理人。擅长企业战略制定、企业组织管控、企业运营绩效改善、流程重组、营销策略制定与执行、品牌策划与传播、产品规划与管理、销售渠道规划与管理、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新零售、供应链管理、营销和管理培训(企业内训导师)。


麦维军

1978年7月生,广东肇庆人,汉族,博士。2001年广州大学生物系本科班生物学教育专业毕业。现就职于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任副教授(硕导),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工程和江苏大学青年学术骨干人才工程。 

在海水鱼类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控、鱼类功能基因及种质资源、鱼类分子辅助育种等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迄今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SCI期刊发表10余篇(包括SCI一区2篇,SCI二区2篇),总引用超500次。申报发明专利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近10项。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研究课题。 

李国辉

1978生,江西南城人,副研究员(硕导)。2001年毕业于广州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2005年硕士毕业后考取中山大学王珣章教授(原中山大学校长)的博士研究生,主要开展昆虫病毒基因功能和病毒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研究,2009年3月起在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工作。

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课题四项,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0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排名分别为第三和第四),独立指导硕士毕业研究生5名,2012年荣获江苏大学优秀教师的称号,2013年获批江苏大学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017年3月到世界著名高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一年的访学研究,主要开展病毒miRNAs方面的研究。


游永亮

2000届生科专业,师范方向,现任广州市第一一六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大学期间曾任广州师范学院国旗班班子、生物系团委副书记、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等。白云区督学,区优秀工作者,广东省骨干校长培养对象。到目前为止已经任教16年,当校长9年。

陆瀚恩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届毕业生,广东广州人,现为广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栏目导演;广州广电艺术培训中心总监;广传艺术教育总监。

2014年负责拍摄制作大型武术纪录片《洪拳大名堂》,担任总导演,历时两年,其中《洪拳大名堂上部—榄菊绽放》参加2014年中国国际纪录片大会,在全球2千7百多部参评影片中脱颖而出,成为63部成功入围的优秀影片之一;2015年,《洪拳大名堂下部—鸿雁》参加2015年中国国际纪录片大会,同样成功入围,并获提名角逐“最受网络观众喜爱影片”奖,影片在中国纪录片网、爱奇艺、凤凰网等获推荐展播长达一个月,并在广东10所高校做巡回展播演讲,分享创作心得;2015年,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发展研究中心与广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14首届红棉奖”公益视频大赛上,《鸿雁》荣获二等奖,《源远流长》荣获三等奖,《榄菊绽放》荣获入围奖。2016年《鸿雁》荣获旧金山国际新概念电影节“优秀纪录片奖”。


看到这么优秀的教师团队和教学资源

你有没有心动呢?

归结为三点

知识应用技能up

老师很nice

学生很healthy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66912 

联系人:杨老师

微信公众号:gh_9acd02d6ce51

网站:http://portal.gzhu.edu.cn/web/smkxy



精彩回顾

招生资讯 | We want you!最实用报考指南

招生资讯 | 2019年广州大学面向省外招生计划

招生资讯 | 2019广州大学面向省内招生计划

招生资讯丨选择广大的现在,拥有广大的未来




编辑:刘馥珍

责编:肖斌  蔡嘉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